九十岁和一百岁的老人叫什么?

如题所述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从0岁到100岁
0岁
汤饼之期
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初度
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也称生日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赤子
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
指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岁
龆龀【tiáo chèn】
指七八岁的儿童。《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
指八九岁至13岁的少年儿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9岁
黄口
十岁以下。本指雏鸟的嘴。
10岁
幼学
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外傅之年
儿童十岁。
12岁
金钗之年
女孩十二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古代女子12岁开始带钗梳妆。
13岁
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
指男子13-15岁之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15岁
及笄之年
即将年满15岁的女子。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袁枚《遣兴二首·其一》
结发
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之年
15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
男子十五岁。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男子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指男子的15-20岁,也是童子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成童
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16岁
二八
为16岁。
破瓜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孙绰《碧玉歌》
20岁
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
女子二十岁。
24岁
花信年华
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借此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30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
三十岁。《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30岁。
40岁
不惑
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活到这个岁数,应该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50岁
知天命
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60岁
耳顺
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花甲
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耆【qí】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61岁
还历寿
61岁的寿辰。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还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
指70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因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77岁
喜寿
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耋【dié】
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mào】
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88岁
米寿
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名。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
九十为上寿。
鲐【tái】背之年
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
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年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100岁
期颐
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
养生学术语。谓最高的年寿。《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8-01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风俗,而老年人的别称也颇多。
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岁的老人。杜甫《曲江》诗:“清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指八十、九十岁的老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日耄。”
期颐:指一百岁的老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称之。”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号。《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英庙官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
老子:老人自称。《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待中。”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掘。”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谦重,非老朽所敢当。”
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综上,答案应该是-----------耄.期颐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3个回答  2019-01-14
80至90岁都称为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第4个回答  2019-12-27
耆耇,读音qí gǒu,汉语词语。释义是指年高望重者 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指年高望重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