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段的作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锚段的作用是:

(1)缩小事故范围。当发生断线或支柱折断等事故时,由于接触网是分段的,从而使事故限制在一个锚段内,不致波及相邻锚段。

(2)便于加设张力补偿装置。分段后,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两端加设张力补偿装置,使其下锚处与中心锚结处的张力基本保持不变,提高了供电质量。

(3)缩小因检修而停电的范围。在进行接触网检修时,可以打开绝缘锚段关节的隔离开关,使停电范围缩小,保证非检修锚段的正常供电。

(4)锚段便于设供电分相。通过绝缘锚段关节可以将不同段的异相电分开,以满足供电方式的需要。

●拓展:

含义:锚段是指将接触网沿线分成一定长度并在结构上有独立机械稳定性的分段。用以在接触导线和承力索内采用张力调整装置,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及便于维修。其实际长度根据温度变化时,接触导线由此产生的张力差决定,与线路情况和悬挂类型有关。

锚段长度:接触网的每一个锚段包括若干跨距,接触网锚段长度确定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首先考虑到发生事故时,使事故范围尽量缩小,因此锚段长度不宜过长。

(2)其次考虑到在温度变化时,由于线索的伸缩而引起的吊弦、定位器及腕臂等处的偏移不得超过允许值。同时考虑到锚段两端补偿器坠砣在极限温度下不致过低或过高,必须限制锚段长度。

(3)最后考虑在极限温度下,承力索和接触线在补偿器处与在中心锚结处的张力差不能超过允许值来确定锚段长度。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在中心锚结处张力和在补偿器处的张力差,不能超过补偿器处接触线额定张力的15%;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除考虑接触线张力差外,还要考虑承力索的张力差,不能超过补偿器处承力索额定张力的10%。

⑷锚段长度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取值法和计算法进行。前者根据铁道部颁发的“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中的经验取值表确定;后者则通过对线索张力差的计算进行确定。

⑸对于正线双边补偿的最大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800 m,困难情况下也不宜大于2×900 m。单边补偿的锚段长度,应当为上述取值的50%。站场最大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850 m,困难时也不可大于2×950 m。隧道内一般不分段,但如果隧道长度大于2 000 m时,应当划分锚段。其长度的确定原则与上述方法一致。对新建隧道,如预留锚段关节断面及下锚洞时,锚段长度不宜大于2 000 m;对既有隧道,当未预留锚段关节断面及下锚洞致使改建困难时,锚段长度不宜大于3 000 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