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赏析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如题所述

两个人和这两首诗,都很有名气,我们先来看看原诗,再细致的分析。
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写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在浙江任知县,任期已满,在返回故乡途径杭州时,他登上飞来峰看日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那时他正值朝气蓬勃,心怀高原,所以写的诗也大气磅礴。
他之所以不畏惧会有浮云能把他的眼睛遮住,是因为站的高看的远啊!是啊,王安石当时正在朝廷做官,高高在上,看下边看的一清二楚,他也不担心有人会把他能怎么样。
这首诗同时也侧面反应出一个人生哲理:当我们的思想和见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的途中,来到了庐山,被庐山的美丽景致所感动。到庐山一般都去大寺叫东林寺,那的人多,香火旺盛。而苏轼确偏偏来到小寺西林寺去观赏,西林寺小巧紧凑,也是秀丽玲珑,在西林寺的墙上,苏轼有感而发题写而成。
该诗的前两句主要还是描写庐山的美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诗的后两句非常的有份量,诗人观山之后,借景抒情直抒感情,引出富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真是振聋发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借看庐山的感受,说出了不能看一山一壑一川的景致,会总是失之片面,为什么不能看懂全貌,因为我们在这山中,顾此而失彼,难以全面。要全面正确的看清事物,必须要立于之外而不能深陷其中,成为一个耐人回味的哲理,很受人赞美。这些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点关联,王安石当时年少气宇轩昂,而苏轼已是老成持重,深有感悟了。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年龄相差15岁,但从他们作的这两首诗看,确有很多相通之处。
两首诗在立意上很是相似。王安石用动词“登”飞来峰,苏东坡用动词“题”西林壁。王安石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东坡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王安石的“身在最高层”与苏东坡的“身在此山中”也何其相似。
从那个哲理性来说,苏东坡的诗中的哲理是说的全局性,整体性。而王安石诗中说的哲理只是说的一个向上的方面。也就是说苏东坡诗中的哲理就包括了王安石诗中所说的哲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5
两个人和这两首诗,都很有名气,我们先来看看原诗,再细致的分析。
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写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在浙江任知县,任期已满,在返回故乡途径杭州时,他登上飞来峰看日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那时他正值朝气蓬勃,心怀高原,所以写的诗也大气磅礴。
他之所以不畏惧会有浮云能把他的眼睛遮住,是因为站的高看的远啊!是啊,王安石当时正在朝廷做官,高高在上,看下边看的一清二楚,他也不担心有人会把他能怎么样。
这首诗同时也侧面反应出一个人生哲理:当我们的思想和见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的途中,来到了庐山,被庐山的美丽景致所感动。到庐山一般都去大寺叫东林寺,那的人多,香火旺盛。而苏轼确偏偏来到小寺西林寺去观赏,西林寺小巧紧凑,也是秀丽玲珑,在西林寺的墙上,苏轼有感而发题写而成。
该诗的前两句主要还是描写庐山的美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诗的后两句非常的有份量,诗人观山之后,借景抒情直抒感情,引出富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真是振聋发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借看庐山的感受,说出了不能看一山一壑一川的景致,会总是失之片面,为什么不能看懂全貌,因为我们在这山中,顾此而失彼,难以全面。要全面正确的看清事物,必须要立于之外而不能深陷其中,成为一个耐人回味的哲理,很受人赞美。这些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点关联,王安石当时年少气宇轩昂,而苏轼已是老成持重,深有感悟了。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年龄相差15岁,但从他们作的这两首诗看,确有很多相通之处。
两首诗在立意上很是相似。王安石用动词“登”飞来峰,苏东坡用动词“题”西林壁。王安石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东坡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王安石的“身在最高层”与苏东坡的“身在此山中”也何其相似。
从那个哲理性来说,苏东坡的诗中的哲理是说的全局性,整体性。而王安石诗中说的哲理只是说的一个向上的方面。也就是说苏东坡诗中的哲理就包括了王安石诗中所说的哲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