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我家里农村的亲戚很多,有很多上岁数的老人,这辈子都没出过他们所居住的县城,而且几乎也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他们唠起嗑来一套一套的,有些话说出来让人回味一些,感觉特别的渊博。

农村有很多俗语和农谚,总结的很有哲理性,而且因为世代相传被很多农民尊为行事指南。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等,听起来感觉特别的有意思。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一,“喜不送伞”伞的谐音是“散”的意思,农村的喜事一般就是婚事、生孩子的百岁宴,这样的事才会把大家叫到一起庆祝一下。中国人是讲究礼仪和人情来往的,尤其是农村十里八乡都是亲戚,办喜事的来宾都会准备一份礼物。以前农村不富裕,办喜事的时候不是给礼金,都是送点新人能够用的上的礼物。比如:暖瓶、脸盆、餐具、被面、花布等。我父母现在80岁了,家里还有当年他们亲戚送的一对樟木箱,这个被他们当做了“传家宝”,搬了无数次家也没舍得扔。

如果人家办喜事去送伞,这不是诅咒人家早散的意思么?所以这个是万万不能的,就像大年三十给人送钟表一样,不但得不到对方的喜爱,还会被对方痛骂。我们这里农村“有送礼不送梨,请客不请单”的说法,也是这个道理。二,“寿不送烟”这个就非常好理解,农村给老人祝寿是特别讲究的,一般农村老人过生日祝寿基本都过“六十六”和虚岁“八十”,这样的生日才会由子女大张旗鼓的请亲朋们来操办。其它的生日一般很少有请客收礼的。

烟是烟囱和冒烟的意思,农村老人把去世调侃为“爬烟囱”,㊗️寿的时候送烟给老人,这个是不是找打呢?三,“丧不后补”农村办事一般都是红白喜事居多,只有这样的大事才会把亲朋好友都叫起。有句话说:“人这一辈子要善待两种人,一种是能够参加你婚礼的人。另一种是肯参加你葬礼的人。”农村的丧事一般都是出殡这几天举办,用来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这个过后办太不伦不类了吧?就跟提前预订白事宴席一样,让人感觉极其不舒服。农村的老话能够流传下来,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经过几代人总结出来的,自然有它流传下来的道理。“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补办”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为啥要这样讲究?

第2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伞”字和“散”谐音,如果人家半办喜事,你送伞就意味着希望人家早日散伙。“烟”的谐音是“咽”,如果送这个礼物就觉得不吉利,有希望人早日咽气的嫌疑。“丧不后补”的意思,如果已经出殡了,就不要再给人送礼钱,那样是咒诅别人家再办丧事,非常不吉利。
第3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伞代表散开的意思,烟就代表咽气的意思,丧事后补肯定不愿意再补一次。
第4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寓意不好,遭到主人家忌讳。“伞”与“散”同音,“烟”与“咽”同音,丧事后补会让人更加伤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