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什么战斗力惊人的军队,在历史上有什么战绩?

如题所述

冷兵器时代,比起现代的各种高科技高杀伤的武器,古时候的战斗主要依靠将帅的智谋和士兵的战斗素养。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虽然儒学独占鳌头,但孔子没有完全束缚住炎黄的战斗血脉,历朝历代均有战神名将出世,也有一支支在青史留名的悍勇“特种部队”。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中国历史那些战斗力超强的“特种部队”,我们虽然是农耕民族,但我们其实也很能打。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年代先后为准。

1、秦锐士(秦)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敌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秦锐士杰出统帅——白起

当时吴起组建训练的魏武卒天下无敌,五万“魏武卒”在阴晋之战中击败五十万秦军,大大压制了秦国东进以图天下的步伐,为了跨过这道铁关,秦军开始组建精锐士卒——秦锐士。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制定了“军功爵制”,不论普通百姓还是贵族子弟都得凭借战场上的军功才能获得升迁。秦军战士如果战死,家人将受到抚恤奖赏,如果投敌或逃跑,家人将被株连责罚。大秦杀神白起就是秦锐士千人长干起来的,但是秦锐士的数量很少,二十万秦新军里面,只选出1600人,足矣看出秦锐士战斗力的强大。秦军吞六合扫八荒,一统天下,河套会战一战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

2、大汉铁军(汉)

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汉使傅介子

大汉铁军杰出统帅——卫青、霍去病

汉朝初立时,多年战乱经济凋敝。北方的匈奴,兵强马壮,多次侵犯汉朝边境。汉高祖曾亲率大军北伐,却差点全军覆灭,后无力北征,遂采取和亲政策。高祖死后,汉朝历经四朝,继续维持和亲政策,另一方面则厉兵秣马,训练组建大汉铁军。等汉武帝即位后,武帝一改委曲求全政策,决心以武力征服匈奴,面对朝中大臣的劝谏,武帝语:“寇可往,吾亦可往!”此语所表现出来的霸气,血脉贲张!

在武帝针对匈奴的两次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中,卫青堪称大汉国柱,统领全局。霍去病则一种近乎开挂的姿态横扫匈奴,霍去病率汉军多次孤军深入,纵横匈奴境内两千余里,杀敌十余万,在茫茫大漠中四处追杀匈奴。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西归大河,列郡祁连,落日长河,茫茫大漠,孤军纵横——当之无愧的千古“冠军侯”。

匈奴被汉军打跑了,但当年匈奴人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欧洲人把匈奴骑兵奉为“上帝之鞭”,不知他们要是能遇见卫青、霍去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北府兵(东晋)

玄募骁勇之士,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资治通鉴·晋纪》

北府兵杰出统帅——谢玄

北府兵是东晋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四年,谢玄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太元四年,前秦将领彭超等部进攻淮南,并包围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

北府兵的巅峰之战是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击败八十万前秦军队,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是一支由南逃的北方农民组成的精锐之师,每个人都与五胡有血海深仇。这支军队有东晋最著名的战略家谢安,又有东晋最著名的将领刘牢之,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据说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小儿辈已破敌。”但回家的时候,却因兴奋过度连门槛都撞断了。

4、玄甲军(唐)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资治通鉴·唐纪》

玄甲军杰出统帅——李靖

玄甲军是从李世民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每战必当先锋。李世民曾用一千玄甲兵大破王世充,斩俘六千余人。在关键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三千五百名玄甲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跑,随后王世充投降。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李世民登基后,拆分玄甲军。一部分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玄甲军的主要部分,交给了李靖统领。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奉命北征突厥,他率三千唐朝铁骑,冒着北方严寒,向恶阳岭挺进。突厥颉利可汗根本想不到唐军会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朝野上下无不大惊失色。但他们认为唐军太弱,李靖决不敢孤军深入,但李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定襄,颉利可汗仓皇逃跑。定襄之战令突厥胆颤心惊,奠定了北征突厥胜利的基础。李靖率领的这三千大唐铁骑,应该就是“玄甲军”。

5、背嵬军(宋)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

背嵬军杰出统帅——岳飞

岳飞创建了一支军纪如山,战力强悍的岳家军,被金军评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就堪称当时战斗力爆表的精锐部队,而“背嵬军”则是岳家军中的精锐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岳飞组织抗金战斗之初,苦于南方不产良马,无法组建骑兵部队与金兀术对抗。后在两次针对伪齐军的奇袭成功后,获得战马一万五千余匹,这批战马为岳飞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先后拥有了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三支骑兵部队,其中背嵬军战斗力最强。

岳飞第四次北伐当属他的巅峰一战,也是他最后的一场大战。岳家军攻克郑州、洛阳,后于郾城大破金军,收复颖昌、临颍,进军朱仙镇,使金军一败涂地。岳家军的五百背嵬军抵达朱仙镇后,与金军一次交锋,十万金军就全线崩溃。就在这种情形下,秦桧暗中策划岳飞撤军。当岳家军大军兵锋杀到朱仙镇时,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十二道班师诏书,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立刻去朝见圣上。如果岳武穆没有被冤杀,相信有一天岳飞终将率背嵬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6、大明水师(明)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大明水师杰出统帅——戚继光、李如松

从鄱阳湖水战开始,大明立国近三百年,大明水师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大明水师的光辉也就被淹没了。事实上大明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大扬华夏国威。只可惜后来明朝实行海禁,撤裁舰队,使倭寇横行,但经过戚继光整顿,大明水师重新爆发了战力。

平壤鏖战,“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李如松率大明水师抗倭援朝。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倭寇伤亡11300余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李如松彻底打掉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大明出兵的消息令整个朝鲜半岛的倭寇闻风丧胆。剩余的大量倭寇纷纷争相南逃,一路狂奔全线后撤了四百余里,全没有了“长驱直入大明国”的狂妄。

7、关宁铁骑(明)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

关宁铁骑杰出统帅——袁崇焕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关宁铁骑全部使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眼铁铳,可以发射三发子弹,这种武器全身带刺,即可远战,也可近战当狼牙棒使。宁远大战中,一万明军击败十三万满清八旗兵,战后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凶猛异常的部队就是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

崇祯二年秋,皇太极避开关宁铁骑,绕道蒙古草原,突破喜峰口入塞,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遵化。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四千轻骑急援遵化;袁崇焕自己则亲率九千关宁铁骑驰援北京。赵率教领军赶到之前,遵化已经陷落,明军中伏,全军殉国,赵率教战死。九千关宁铁骑赶到蓟州时,狡猾的皇太极却已绕开蓟州向通州进发。袁崇焕又率领铁骑来到通州,刚刚驻扎下,得知八旗军已开往北京城。就这样,袁崇焕率关宁铁骑,追着八旗军的屁股,疲于奔命。待赶到北京城下时,已是人困马乏。皇太极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先把关宁铁骑累垮,然后再在北京城下,当着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歼关宁铁骑。

一边是皇太极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兵精粮足;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疲惫之师关宁铁骑,人数只有九千。可是袁崇焕赢了,皇太极再一次败给了关宁铁骑,就是这么霸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蒙古铁骑,蒙古铁骑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之一,踏平整个亚欧大陆,有着强大的机动性,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大明水师是当时最强大的海军,总共拥有3800艘战船,郑成功依靠强大的海军打败荷兰人收复了台湾,足以见得其强大。
第2个回答  2020-10-30
宋朝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和铁浮屠,金兀术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明朝的戚家军,把倭寇打得大败,维护了沿海的安宁。
第3个回答  2020-10-30
1、北府兵:淝水之战8万5千北府兵大败88万苻坚前秦大军。2、玄甲精兵:虎牢关之战李世民3500玄甲精兵大败前窦建地10万大军。
第4个回答  2020-10-30
我认为清朝前期的八旗军具有相当大的战斗力,在对明朝,外族侵略的作战中骁勇善战,战斗力惊人,康熙皇帝带领着八旗军雅克萨战役中大胜敌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