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里最后一句到底是“泪满春衫袖”,还是“泪湿春衫袖

不是高手莫乱答,在网上查的也别答,要权威!!!!

最后一句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扩展资料:

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十分充分。


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5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原文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 :一作:满)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7-28
查了下几本古籍,

《文忠集•卷一百三十一》:泪满春衫袖
《六一词》:泪满春衫袖
《乐府雅词•卷上》:泪满春衫袖
《词综•卷二十五》:泪湿春衫袖
《词苑丛谈》:泪湿春衫袖
《正杨•卷四》:泪湿春(罗)衫袖

可见,在古代,即有写作“满”的,也有写作“湿”的,本身就有歧异,所以应该来说二者都可,并无对错之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7-28
生查子 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是目前我看到的 不同字的
~~~~~~~~~~~~~~~~ htytc回答专用切割线~~~~~~~~~~~~~~~
此词一本题作 “元夕”,作者一作欧阳修,二作朱淑真,三作秦观。 不同书中记载的不同。有那个意思就ok~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就记哪个字,课本上说哪个字,你就背哪个字~~~~~
~~~~~~~~~~~~~~~~ htytc回答专用切割线~~~~~~~~~~~~~~~
老大不好意思~~~~~~~~又抢~~~~~~~~~~~
第4个回答  2006-07-28
完整的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宋词三百首》里,这首诗是这样的。所以应该是“泪湿春衫袖”。但也可能有不同的版本是“泪满春衫袖”吧。我也不太清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