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电子”,“正电子”真的存在么?

电子不都是带负电么?为什么还有带正电的?
怎么根据相对论能说明正电子的存在阿?

正电子

1932年8月2日,美国加州工学院的安德森等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他们发现了正电子。

所谓正电子,是指质量、带电量与电子完全相同,但带正电的粒子,最早是由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的。其实在安德森之前,曾有一对夫妇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皮埃尔·居里夫妇的女婿与女儿)首先观察到正电子的存在,但他们并未引起重视,从而错过了这一伟大发现。这对居里夫妇也为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他们除错过了正电子的发现外,还同样错过了中子的发现及核裂变的发现,以致于三次走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门槛前而终未能破门而入。但因他们在放射性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们仍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正电子,其质量为m=9.1×10-31千克,电量为g=+1.6×10-19库仑,自旋与电子相同。正电子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呢?这就要借助于电磁场中的云雾室了。

我们知道,每一种物质都存在饱和蒸汽压,当外界压强大于该物质的饱和蒸汽压时,这种物质的蒸汽就开始凝结成液滴。但是如果蒸气很纯净,这时即使外界压强超过了它的饱和蒸汽压,蒸汽却不会自动凝结,这就成了过饱和气体。如果这时在过饱和气体中加上一个很小的扰动,如带电粒子的存在或其它杂质的存在,气体就会以这个杂质为核心迅速凝结成小液滴。因此当带电粒子在过饱和蒸汽中飞行时,蒸汽就会沿着粒子飞行的径迹凝结,从而我们通过观测这些液滴的轨迹,就可以知道粒子的运动情况,这就是云雾室,是由著名物理学家威尔逊发明的。

正电子的发现也是利用云雾室来观测的。在云雾室中充入过饱和的乙醚气,当物质放射出正电子时,正电子穿过云雾室,在正电子运行轨道中出现液滴线,通过外加磁场测量

正电子的偏转方向及半径就可以知道它的带电符号,及荷质比(带电量与质量的比值)从而确定正电子的性质。正电子的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反物质领域的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27
安德逊(Carl David Anderson,1905—)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教授密立根的学生,从1930年开始跟密立根做宇宙射线的研究工作。尽管密立根对宇宙射线的起源的见解后来证明是错误的,但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宇宙射线的研究方面作出过许多贡献,发展了观测宇宙射线的各种实验技术,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安德逊1930年起就负责用云室观测宇宙射线。云室置于磁场中。为了鉴别粒子的性质,在云室中安有几块金属板,粒子穿过金属板,就可以区别其能量。1932年8月2日,安德逊在照片中发现一条奇特的径迹,与电子的径迹相似,却又具相反的方向,显示这是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从曲率判断,又不可能是质子。于是他果断地得出结论,这是带正电的电子。当时安德逊并不了解狄拉克的电子理论,更不知道他已经预言过正电子存在的可能性。狄拉克是在他的相对论电子理论中作出这一预言的。从他的方程式可以看出,电子不仅应具有正的能态,而且也应具有负能态。他认为这些负能态通常被占满,偶而有一个态空出来,形成“空穴”,他写道:“如果存在空穴,则将是一种新的,对实验物理学来说还是未知的粒子,其质量与电子相同,电荷也与电子相等,但符号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反电子。”他还预言:“可以假定,质子也会有它自己的负态。……其中未占满的状态表现为一个反质子。”关于反质子的预言,到1945年才由西格雷(Emilio Segrè)证实。
关于正电子产生的机理,安德逊解释错了。他认为,初级宇宙射线撞击到核内的一个中子,会使中子分裂成为正电子和负质子。为此,他还建议实验家寻找这种“负质子”。稍晚才由布拉开特和奥基亚利尼(G.Occhialini)从簇射现象的观测搞清正电子产生的机理。他们用盖革计数器自动控制云室,首次看到了正负电子对的产生。他们正确地解释簇射现象是由于γ射线从原子核近旁通过时,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同时又有更多的γ射线产生,从而产生雪崩现象。
由于发现宇宙射线和正电子的功绩,赫斯和安德逊共享1936年诺贝尔物理奖,而布拉开特因改进云室技术和由此作出有关核物理和宇宙射线的一系列新发现而获1948年诺贝尔物理奖。正电子的发现,对研究光与实物之间的转变有重要意义,使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第2个回答  2006-07-27
所谓正电子,是指质量、带电量与电子完全相同,但带正电的粒子,最早是由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的.
第3个回答  2006-07-27
PET是英文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中文全称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显像技术所采用的是正电子核素。这些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或性质极为相似的核素,如氧(0)、氮(N)、碳(C)、氟(F,与氢相似)等。运载这些正电子核素的示踪药物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如葡萄糖、水、氨基酸;或是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因此每一项PET显像的结果实质上是反映了某种特定的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是否存在生理或病理变化。
第4个回答  2006-07-28
说这么多全是废话.
宇宙中一切物质都有它相对一面.电子对反电子其实就是正电子对负电子.中子对反中子.质子对反质子.它们可以组成物质和反物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