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州牧、刺史、太守分别是什么官职?!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那个大。都是负责什么事情的?!
不要复制一大堆。

首先刺史与州牧其实就是一种官职,只不过是称呼不同而已,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刺史是起监督他们的。在《三国》中第一次提到刺史还是在董卓进京的时候,董卓就是西凉刺史,但是从董卓的兵力还是权势来看感觉刺史应该都是比较打的官职。但是实际上刺史的官职并不高,他的俸禄都只有几百石,跟太守的俸禄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太大了。但是刺史有很大的权力,当初汉朝皇帝忌惮各地太守权力过大。

加上当时的御史没有多大的用处,于是就有了刺史的出现。刺史主要的职责就是监督这些太守们,当时将汉朝分为十三个地方,派出十三个刺史去监督,这些刺史可以说是在外呼风唤雨,因为他们手中有尚方宝剑,任你怎么厉害都顶不过一剑,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所以刺史基本上都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但是权力过高谁都会有野心,殊不知这又是另一个“太守”。所以在三国中是有很多刺史才是当地的一把手,比如董卓就是这么位人物。

在王莽时期,就将刺史改为州牧了。而且权力更加大了,由一个监督官吏变成了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了。这其实无疑是加强刺史的权力,削弱太守的权力。其实当时的君王知道这会导致刺史权力过大,但是就是要让哪两个争权夺利,才会削弱双方实力。这样国家才会安全。但是这样的做法当时还是挺有效,日久下来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在三国可以看到又是州牧又是刺史。太守本来是叫郡守,后来在汉朝时改为太守。太守权力其实也是很高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刺史都能压制太守,从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就可以看出太守还是有很多的。

刺史后来又较为通判,通判的权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处在一个很合理的位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0
州牧,是封疆大吏,掌握一州(东汉末全国分13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某军区总司令兼几个省的政治财政第一长官。
刺史,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派遣监督州牧、太守的官员,汉朝刚刚设置时相当于后世的参军一样的官员,官位不高,却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因此后来渐渐做大,不过名义上仍然只是个类似于监军一样的官员,俸禄只有六百石。
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某市市长,俸禄二千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三国时期的州牧、刺史、太守分别是州的行政军事长官、州的行政军事长官、郡的行政军事长官。
1、州牧
曹魏继承东汉的州牧制度,将其固定化,正式成为州郡县三级制度。州刺史(州牧)为地方行政官,且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再次者为假节。不带将军号的为单车刺史。曹魏将州级军政大权集于一人的做法,对以后影响深远,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2、刺史
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3、太守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州牧就是刺史,这是一样的官职。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太守: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第4个回答  2009-07-20
州牧: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主管地方的军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军区的司令员,是省一级的领导
刺史:是一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官名,始于汉代。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西汉时期主要行使监察职能,东汉时期军事行政两者兼具有(渐演化为全权郡县长官)三国时期也主要延续东汉时期刺史的权限,但隋唐以后刺史更多的是一种虚职
太守:是一种官名,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县)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各县市的最高一级行政领导
以上都是对LZ提问的大致回答虽不太全面但比较有概括性 还有很多的细节限于时间和篇幅未能一一说明 可自己查询相关资料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刺史》《太守》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