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名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有文字记载,秦皇岛境内最早出现的地名就是《禹贡》中记载的碣石,属冀州。地处古碣石地区的秦皇岛,在商代,属文明昌盛的孤竹古国,国都便在今卢龙城附近;商被灭后,孤竹又归属周朝;至公元前664年,齐灭孤竹,孤竹古国历经1100百多年。

商周时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让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

扩展资料

秦皇岛的文化:

秦皇岛是一座既蕴涵古都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都市,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山海文化、长城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汇聚,城市文化印记俯拾皆是。

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19处,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1处,文物藏品5000多件,拥有在册非物质文化遗产97项,国家级5项。长城博物馆、玻璃博物馆、港口博物馆、北戴河博物馆、轮滑博物馆、青龙民族博物馆等12个博物馆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明,也成为与世界交流的平台。

秦皇岛被誉为“长城文化之乡”、“孤竹文化之乡”、“吹歌之乡”、“民间诗词之乡”等。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等民俗文化不断“走出去”,彰显地域文化风采。秦皇岛每年举办望海祈福节、中华爱情节、海洋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皇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十六世纪以前,秦皇岛地名未见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版《山海关志》最早记有这一地名:“秦皇岛,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稍后,蒋一葵《长安客话》也记述了秦始皇从这里派方士入海求不死药和拜荆的传说。清光绪四年重修的《临榆县志》载,岛上有“李斯碑”。这些都说明“秦皇岛”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后来,秦皇岛曾一度叫“秦王岛”,据说与唐太宗东征高丽有关。其实,唐太宗征高丽在他即皇位以后的贞观十九年,人们不会再称他为秦王。由于“秦王岛”一名不合理,就被人们摒弃了。至于秦皇岛的“岛”,指的是现在海港区的东山,二百多年以前,“四面皆水”,未与陆地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泥沙堆积,演变成半岛。

至清代中叶,这里有了小渔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自辟秦皇岛为商埠。四年以后,英国在这里筑码头运开平煤。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建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16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秦皇岛(简称“秦"),别称:港城,河北省省辖市,全球避暑名城,中国海滨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被誉为车轮制造之都”,有“天堂之城”的美誉。
秦皇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秦皇岛港是中国最早的自主通商口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