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叫扶桑?

日本为什么叫扶桑呢?

扶桑是古书里记载的一种树名,在《山海经》里最早提到这种树。传说中,太阳出于扶桑之下,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因此有时也用“扶桑”指太阳。据说扶桑树最高可长达四十多米,叶子略像桑叶,春季花朵与叶同放。喜欢阳光,多生于山麓河谷,秋叶鲜红。汉唐时人所认为的“扶桑树”,多指这种巨树。

扶桑还是古书中记载的一个国名,《梁书。扶桑国传》中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史书上还说扶桑国人以扶桑果实为食,以树皮绩布为衣,以扶桑皮为纸。扶桑国按照方位来说,约相当于日本,因此后世就用扶桑作为日本的代称。

从“日本”的字面意思来看,“本”字,具有草木本根的涵义;以“日本”为名,就寓有太阳、太阳树本根之所在的意思。在日本岛上的古代列国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称的国名或族名,这正是以太阳所在的神树之地而自命。日本人的这种观念,反映出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一种宇宙结构观念。

日本的古称--倭国

《抗倭图》(部分)韩剧《大长今》中称呼日本人为倭寇,熟识历史的人都知道明代亦有此称。这种叫法和日本的古称有关。古人称日本为倭国,亦称倭奴国,而“寇”则是对于盗匪或侵扰国境者的泛称。

称呼日本人为“倭”、“倭人”,是古代中国对日本的泛称。这个说法首见于《山海经》,其后的《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可能就指以日本北九州为中心的许多小部落国家。倭国和中国建交很早,早在汉代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玺。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上刻有“汉委奴国王”的文字,证实了史书的记载。但是一般认为,“委(倭)奴国”只是北九州博多附近的傩县。后来为了称代方便,将日本简称为“倭”,到了646年大化革新后称“大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2
《梁书》第五十四卷记载,在我国东方大海中,距大陆3万多华里有个名叫“扶桑”的国家。这是我国正史中第一次记载我国东方海域中距离最遥远而神秘的国家。书中对扶桑国的地理位置、国家的政体、法律。宗教、风土物产等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还指出,该国宗教信仰为佛教,是由东方的5个和尚东游到该国后传播去的。而《梁书》上所有关于“扶桑国”的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名字叫慧深的和尚口中说出来的。成书较《梁书》为晚的《南史》、《文献通考》等书,也都以《7梁书》为底本,记载了“扶桑国”的故事。

而最早将“扶桑国”的记载与美洲大陆联系起来的,是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又译作金勒·吉尼)。他于1752年在我国的古籍《文献通考》中见到“扶桑国”的记载。他认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0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美洲。此后,及至今天,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扶桑国”发生了兴趣,作了许许多多的研究与考证。

据《梁书》中“扶桑国”条的记载,扶桑国东距我国大陆达3万2千余华里,远在日本国(倭国)之东,因盛产一种扶桑木,国名因而就叫扶桑国。学者们大都认为,书中描述的那种有种种用途的扶桑木,就是盛产于中南美洲的龙舌兰。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美洲特有农作物——玉米。书中所提及的许多物产,也大都能在今天的中南美洲一带得到印证。还有一些学者发现,史书中记载的扶桑国的建筑、文字、刑法制度和国家制度,也与古代墨西哥一带的情况相似。总之,书中的记载,或多或少都能在墨西哥一带找到根据,因而,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扶桑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而慧深和尚,学者们大都认为是中国人。更有学者根据古籍,整理了“纪元5世纪中国僧人慧深年谱”,肯定慧深确有其人。另一方面,外国学者根据墨西哥史籍记载,认为该国史籍中记载的“归萨克须发皆白,由东方渡海至墨西哥,与同伴多人,均衣长袍大袖”所说的“归萨克”就是慧深,就是墨西哥传说中的蛇神。而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的拉克布拉达广场上,有一座中国帆船到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000多年前到达当地的一艘中国帆船。其所述的年代正好与《梁书》中所记载的“慧深东渡美洲”的时间相一致。

如果关于“扶桑国”与“慧深”之谜都能解开的话,无疑将把中国与美洲大陆的交往史前推到公元5世纪左右。同时更说明早在那个时候,我国的航海水平已经能够跨越太平洋,这就把我国航海史中的东方航线向东延伸了许多。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的,慧深其人与扶桑之国,都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谜。除了有许多证据来证明它们的真实性外,也同样有众多的学者提出很多的证据来否定它们的真实性。

与殷人东渡、徐福东渡传说一样,慧深东渡扶桑的传说也同样具有某种神话色彩。
第2个回答  2018-06-29
《山海经》中说,太阳从扶桑树下升起,因而认为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扶桑也就有了指代太阳的意 思。但是太阳所倚的神木究竟在哪里,并没有资料明确记载。屈原有诗曰:“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汉朝王逸注释说:“扶桑,日所扶木也。”明确指出扶桑木在日本。将日本国名拆开解释,“日”有太阳的意思,而“本”则有草木根,事物本源的意思。所以,按照古书注释,“日本”正是太阳所出的地方。而在日本,很早就有地方以扶桑自称。《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中说:“东夷海外,碣石、扶桑。”因而,中国人便把日本称为扶桑国。
第3个回答  2019-03-11
第4个回答  2013-10-14
梁书》第五十四卷记载,在我国东方大海中,距大陆3万多华里有个名叫“扶桑”的国家。这是我国正史中第一次记载我国东方海域中距离最遥远而神秘的国家。书中对扶桑国的地理位置、国家的政体、法律。宗教、风土物产等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还指出,该国宗教信仰为佛教,是由东方的5个和尚东游到该国后传播去的。而《梁书》上所有关于“扶桑国”的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名字叫慧深的和尚口中说出来的。成书较《梁书》为晚的《南史》、《文献通考》等书,也都以《7梁书》为底本,记载了“扶桑国”的故事。

而最早将“扶桑国”的记载与美洲大陆联系起来的,是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又译作金勒·吉尼)。他于1752年在我国的古籍《文献通考》中见到“扶桑国”的记载。他认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0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美洲。此后,及至今天,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扶桑国”发生了兴趣,作了许许多多的研究与考证。

据《梁书》中“扶桑国”条的记载,扶桑国东距我国大陆达3万2千余华里,远在日本国(倭国)之东,因盛产一种扶桑木,国名因而就叫扶桑国。学者们大都认为,书中描述的那种有种种用途的扶桑木,就是盛产于中南美洲的龙舌兰。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美洲特有农作物——玉米。书中所提及的许多物产,也大都能在今天的中南美洲一带得到印证。还有一些学者发现,史书中记载的扶桑国的建筑、文字、刑法制度和国家制度,也与古代墨西哥一带的情况相似。总之,书中的记载,或多或少都能在墨西哥一带找到根据,因而,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扶桑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而慧深和尚,学者们大都认为是中国人。更有学者根据古籍,整理了“纪元5世纪中国僧人慧深年谱”,肯定慧深确有其人。另一方面,外国学者根据墨西哥史籍记载,认为该国史籍中记载的“归萨克须发皆白,由东方渡海至墨西哥,与同伴多人,均衣长袍大袖”所说的“归萨克”就是慧深,就是墨西哥传说中的蛇神。而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的拉克布拉达广场上,有一座中国帆船到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000多年前到达当地的一艘中国帆船。其所述的年代正好与《梁书》中所记载的“慧深东渡美洲”的时间相一致。

如果关于“扶桑国”与“慧深”之谜都能解开的话,无疑将把中国与美洲大陆的交往史前推到公元5世纪左右。同时更说明早在那个时候,我国的航海水平已经能够跨越太平洋,这就把我国航海史中的东方航线向东延伸了许多。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的,慧深其人与扶桑之国,都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谜。除了有许多证据来证明它们的真实性外,也同样有众多的学者提出很多的证据来否定它们的真实性。

与殷人东渡、徐福东渡传说一样,慧深东渡扶桑的传说也同样具有某种神话色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