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量出口,更要海外建厂!从比亚迪来看全球车市巨变

如题所述

中国汽车的未来将是高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观点!

其实高端化和智能化搞起来并不难,但国际化则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其能正面彰显中国车企的全球影响力。而令人开心的是在2023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37万辆,已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与此呼应的是,中国进口汽车辆已连续三年低于百万辆,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仅进口汽车16.3万辆,同比下滑更达27.4%。

出口量的第一和进口量的史低,都离不开我们中国车企的艰辛付出,而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更是将中国车企向全世界猛推了一步!毕竟新能源车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甚至在智能化和营销服务上,都与传统燃油车有极大的不同,这也导致很多海外老牌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并不顺利,船大难调头,它们有一堆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可谓硕果累累,中国的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以至于在汽车界执牛耳者的丰田,也曾表示要向中国车企虚心学习。

但全球市场风云莫测,中国汽车企业想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面临着政策、本地化和竞争等一系列挑战。

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在1983年11月,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成功CKD组装下线,其背后离不开上海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也有当时中国市场对国外先进乘用车的巨大渴望。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导致桑塔纳轿车的下线不仅让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觉醒,更让大众汽车在中国迈出了无比坚实的第一步!

所以我们不仅要整车出口,还要从CKD过渡到全面当地生产,打通所有产业链,如此才能睡得安稳!

所以从前几年前开始,我们的很多中国车企就通过海外建厂、收购工厂等方式推进全球化战略。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车,无论在性能或是设计配置都非常优秀,这一切都令众多欧洲车企倍感压力,市场广受欢迎也是合情合理。而且中国车的价格在海外并不便宜,也确保了中国车企的利润和品牌健康度。

数据显示,在中国处于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的比亚迪,在今年4月的出口量达1.48万辆,同比增长了15.5倍。而今年1-4月,比亚迪海外销量约5.36万辆,已经接近去年全年5.59万辆的汽车出口量。身为比亚迪战略出海的首席大将,全球化车型ATTO 3已获得多国纯电动汽车销冠。此外,海豚、唐家族、汉家族、海豹、宋家族等,也都在海外获得很高的认可度。

在本地化投产方面,今年3月,比亚迪在泰国罗勇府的工厂正式奠基,预计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能达15万辆,该工厂生产的汽车预计出口至欧洲和东盟国家。

另外,比亚迪还将在越南建厂造车,5月5日,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河内会见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使用最佳技术扩展到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领域,服务于越南市场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越南也将成为泰国之后,比亚迪在东南亚地区第二个生产电动汽车的国家。

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巴西这8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和比亚迪传出绯闻,这一架势像极了当初国内多个城市抢夺特斯拉第二工厂的盛况。对此比亚迪方面回应到,“公司正在评估在欧洲建设乘用车工厂的可行性,并在寻找合适的地点。”


全文总结:

经过30年多的艰辛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借助新能源车路线,成功地完成了产业升级甚至弯道超车。放眼过去,谁能想到中国车的出口量能超越日本和德国?谁能想到中国车能在发达汽车工业国家受到追捧?

当然,中国汽车的海外反击只是第一阶段的成功,待到那些老牌汽车巨头们艰难地完成产业转型,我们依然要面临不小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持续通过品牌营销、产品本土化等来守住打开的大门,我们的海外节奏既要很快,但也要稳扎稳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