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日本坦克比手机还要薄,为什么能在中国无人能挡?

如题所述

日本由于资源缺乏,因此在军事装备上要求尽量节约资源。比如它在早期一直没有发展冲锋枪,认为冲锋枪对子弹消耗太多。在重装备上也是如此,日本设计生产的坦克,实际比起欧美国家的坦克,要整整低一个等级。日本在与苏联和美国作战时,它的坦克在苏联和美国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但是,就是这些坦克,却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确实是中国那个时代的悲哀。

至于说在装甲比我们现在的手机还要薄的坦克,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日本九四式轻型坦克。我们在历史资料和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坦克小得可怜,连日本人都叫它们“豆战车”。它的尺寸为:长3.12米,宽1.6米,高1.62米。就是这么小的空间还要坐进两名人员,使得它的武备只能安装一挺7.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它的装甲很薄,只有8—12毫米厚,比起现在的手机都要薄。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种坦克,却在中国到处横行霸道。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根本没有多少办法来对付这种坦克。当时中国的军队连枪支都难以保证人手一支,更不要说用来对付战车的装备了。战防炮只有嫡系部队才配备一些,剩下的部队想都别想。甚至连对付这种战车的钢芯弹都不多,前线部队只得交给特等射手使用。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大家只能用集束手榴弹来对付它。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我军将士抱着集束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的画面。可是,在残酷的现实中,这种画面都难以见到。这是因为,日军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它的战术协同作战动作十分熟练,爆破手是很难冲到日军坦克面前的。

日军的这些豆战车一般不会直接冲入中国军队的阵地,它只是起着引导掩护步兵的作用。在后面的重火力支援下,先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破坏。然后配备有掷弹筒和轻武器的步兵进行冲锋。豆战车一面用火力掩护步兵冲锋,并且在确认没有威胁的情况下,在步兵队形前引导步兵前进,这个时候,爆破手要接近豆战车是很困难的。他们很容易被日军步兵和豆战车上的火力杀伤。

正是因为我军缺乏对付豆战车的武器装备,这让日军将大批的豆战车投入中国战场。日军甚至将这些原先只是用来牵引、侦察的战车,进行大规模的编组,成十上百的投入战场。这让我军吃了大亏。在南京战役中,日军就是在50多辆豆战车的引导下,冲入了南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才让这些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战车横行一时。落后必然挨打,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我们迎头赶上,让祖国富强起来,才能保证我们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有了解过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中,我国军队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装备都远远比不上日本,甚至部分军队连“一人一枪”的军队标配都不能满足。可反观日本那边,不管是飞机、坦克甚至步枪以及后勤都胜过我军一大截。

而抗日战争能赢下来,除了我军坚定的意志外,背后还隐藏着惊人的战损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军队可能要用3个人的生命才能换日军1日人的伤亡,正是依靠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我国的战略纵深才勉强赢下了这场抗日战争,所以说那些抗战神剧简直是在污蔑历史。

可你不会想到的是,能在我国战场中时叱诧风云的日军,要真放到了欧洲战场,那绝对就是个渣渣。除了轻装备的日军远差欧洲军队外,就连飞机和坦克这种大杀器,日本造的放在欧洲就是个纸糊的货色。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日本的坦克——比你手机还要薄的坦克装甲,日本著名的豆丁战车。

1,肆虐中国战场的豆丁战车

1930年,日本陆军从英国人手里买下了一辆名为卡登罗伊德的轻型坦克,这玩意放在欧洲战场基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别说正面怼德国坦克了,就是面临轻武器齐全的德国步兵都得怂。

而日本在经过几个月的测试表明,这种轻型坦克不适合正面作战,更适合运用于战场运输物资等后勤工作上。

而日本军方起初也是这样看,于是在1932年日本陆军的相关研究部门,以卡登罗伊德为蓝本,改造出了一款名为“TK”为代号的轻型运输车,该运输车最大载重为750kg,最终被命名为九四式牵引车。

稍微比人高一点的豆丁战车

可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这种一开始被定义为牵引车的后勤用车,会被大规模运用在中国战场上,充当坦克来使用。不是日本人太抠门,或者弄不出重型坦克,而是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中国军队在当时可以说什么都缺,飞机、坦克?这些东西基本想都别想,也就少数大型师团可能会有几台老家伙在仓库压仓底,不到危机时候还不会拉出来使用。

而日本的九四式坦克,需要直接面对的是连反坦克步枪都没有的中国军队,就连有概率能打穿九四式坦克装甲的轻机枪,中国军队当时都没有多少。


说白了,日本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军队的装备会那么差,连这种纸壳坦克的防都破不了。当他们意识到这点,也就将其大规模运用在战场上,反正中国人怎么都破不了防,重型坦克还是纸壳坦克这时候还重要吗?

九四式坦克全长仅仅为3.36m,宽1.62米,高1.63米;全车也就3.4吨左右,并且最重要的是九四式坦克的厚度仅仅为8—12mm,这个厚度的装甲是什么概念,你的手机都可能比日本的九四式坦克的装甲厚。

九四式坦克

这玩意也就日本人好意思叫坦克,如果放到欧洲战场上,这玩意就是装了铁皮的拖拉机而已,就连美国和苏联的步兵班都能有多少干掉多少这种坦克。而也因为造价便宜,1935到1937年间,日本共生产这种豆丁战车超过一千辆,并且基本都是投放到中国战场上。


可最可悲的是,这种被称为豆丁战车的纸壳坦克,竟然在当时的中国战场所无人可敌!

2,吃大亏的豆丁战车

让日本吃到苦头的,绝对不会是连轻机枪都没多少的中国军队,而是苏联人还有美国人。

当苏联人跨过寒冷的西伯利亚,来到中国战场抗击日本人的时候,日本人才吃了豆丁战车的大亏。


日本人起初还将苏联军队来当中国军队来对待,然后这种豆丁战车在被派上对苏战场上,被打成筛子的时候日本人才知道自己要吃亏了。

除了日本人轻视苏联军队的实力外,日本长期在中国战场待久了以为全世界都是渣渣,就没有起研究重坦克的心思,这也导致了全日本军队都没有几台重坦克可以拉到苏联战场上,而这种机枪、反坦克步枪都能轻易打穿的坦克在面对苏联军队,后果可想而知。

美国人为了羞辱日本,将豆丁战车放在自家坦克上

并且当时日本在中国建设了大量的所谓“炮楼”,这也让日本人又一次吃到了苦头。日本人当时盛行的炮楼,在面对没有强大火力的中国军队自然能守住,鼎盛时期往往一个小炮楼就能卡住中国一个交通要塞。

而中国军队要想拔掉日本炮楼,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士兵才能将其炸掉。可苏联人不同,不管是坦克还是重炮都不缺,“一炮一个小朋友”就是苏联军队当时打日本炮楼的真实描写。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胜利都是建立在庞大数量的士兵生命牺牲上换来的,我们可以为抗战胜利自傲,但绝对不能以抗日神剧那种场景为傲,这是对历史的侮辱!

第2个回答  2020-10-03
因为当时中国军队没有反坦克武器,没有直瞄炮,没有穿甲弹,没有火箭筒,没有反抗克枪,日本坦克只要能够防住重机枪扫射,就可以做到无敌。
第3个回答  2020-11-02
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军队武器落后,以中国军队的武器很难限制这个坦克。
第4个回答  2020-10-03
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装备比较薄弱。相比较来说,即使。坦克的皮再薄也属于机械化的战斗武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