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屈辱史

列清年代
例如火烧圆明园——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第一种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第二种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第三种

1. 南京大屠杀
2. 中日21条
3. 中国输掉甲午战争
4. 中日《马关条约》
5. 中国放弃朝鲜
6.《辛丑条约》
7.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8. 鸦片战争
9. 七七事变
10. 凇沪会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0
万成彬,一位身经百战的新四军老战士,如今,他虽然已年过八旬,但他那颗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却永远年轻!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84岁老人胸前的奖章和荣誉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他被新四军三师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5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荣获抗美援朝二级英雄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奖章……

再让我们来探寻一下他非凡的革命征程。1919年12月,万成彬出生于原宿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给地主放猪、放羊、逃荒要饭中度过的,少年时代,他积极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在“地下共产党”的教育下,他的思想和人格逐步成熟。1941年5月,他被党组织秘密吸收为共产党员,同年6月,他参加新四军,成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五团三连的一名战士,从此他踏上了自己的革命征程,坚定了他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的信念。悠悠岁月,拂去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硝烟,但拂不去万成彬老人那刻骨铭心的记忆。

1942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万成彬所在的三连日夜兼程去新沂,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们悄悄进村刚住下,由于奸细告密,三连被多于数倍的敌人包围。危急时刻,生死关头,作为班长的万成彬服从连长的命令,率领全班用两挺机枪作掩护,向村西的敌人猛烈开火,并利用汽油筒里炸鞭炮的方法,虚张声势,吸引敌人,让部队从另一方向突破。结果,敌人果然中计,急忙调集重兵围堵,火力全都被牵引过来。万成彬左手重伤,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指挥全班奋勇作战,不但胜利地保证了全连的突围成功,而且全班损失很小。后被新四军三师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万成彬从此名扬全军。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企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万成彬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婚姻的“八”字仍无一撇,他顾不得个人的幸福,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从一名解放军军官上任为志愿军工兵十团二营营长,奔赴生死难测的朝鲜战场。战争中的架桥任务虽然不是与敌人直接交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冲锋陷阵更为重要。架桥与打仗不同,不但要同敌人斗勇,更要与敌人斗智。在朝鲜的金坪里山中有一条大河,水深浪急。这里是前方与后方、南方与北方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开始,万成彬他们辛苦多日架的木桥,经不住敌人的空袭,交通中断,食品、弹药运不过去,前方没有给养,战况急剧直下,上级首长心急如焚,万成彬更是重担在肩,他多次召开干部士兵会议,研究对策,架设三层大桥。宁愿自己多流汗,保证前方战友少流血。先是架距水面下20公分的隐形桥,比较隐蔽,敌机不易发现;接着,又在隐形桥附近架设水上桥,保证平时正常运行,为确保汛期水涨畅通无阻,他们又架起了高空桥,防止汛期洪水泛滥,此举保证了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供给。不仅如此,而且为志愿军工兵架桥部队提供了架桥的成功经验,为夺取整个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年,万成彬从湖南省解放军独立师后勤部副部长岗位上离休回到家乡宿迁,但他仍退而不休,他把自己的战斗历程和英雄模范事迹编写成演讲稿,教育后人不忘国耻,健康成长,努力争当国家的栋梁。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宿迁城乡,他给军人、工人、农民、学生作报告的场数难以计数,他把前辈爱国献身的精神“种子”播种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向上,争做“四有”新人,成为他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前进力量。
回答者:匿名 12-12 21:35

当我座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蓝天和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心里不由在想,今天美好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当今天老师让我们写“勿忘国耻”这篇文章时我才能够知道很多侵华战争的一些事例,我是对国家大事很少关心的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历史也很少了解的人,回到家翻看了一些历史事件的书,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直脸上就有一种很怕的表情,也许是被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吓住了。
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侵华战争的刚刚开始,紧接着就出现了更多让中国人气愤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3000万东北人民过这亡国奴的生活,时间长达14年之久。“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上海。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还做出了种种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国家,而且还有英,美,法,俄等国家的侵略,并且让我们签下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的战败,清政府代表于8月29日在长江面上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还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看是对中国的侵略。
在签定了这些条约的后几年里帝国主义侵略者又对我们中国作出了几件骇人听闻的残案,我来说几个例子:“海兰泡残案”是1900年7月,正当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京津地区之时,沙皇俄国乘机出动军机,侵入中国的东北地区,制造了这一起残案。帝国主义侵略把中国居民7000多人赶到海兰泡警察局,第二天又以送回国为名,把中国人分批赶到黑龙江边,许多老弱病残人被杀,沙俄军警用鞭抽,用刀砍,用枪击,甚至残无人道的把中国人的发辫绑在一起,连成一串,往江里推,残遭杀害的中国同胞有6、7千人之多,还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是震惊世界的残案,他是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占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后进行的,在这些时间中,日本灭绝人性的 烧杀抢掠“大竞赛”和“杀人竞赛”以此取乐。日本军大本营认为这是“耀扬国威”的“光荣”举动,日本在为期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杀害中国人民30万人,可想而知, 我们中国再当时的社会中被帝国主义侵略者踩在马蹄下,而不敢反抗。
不过几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帝国主义侵略抗争到底与1945年8月八年的抗争,中国人在抗争上面取得了很多的胜利。还发生了许多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1925年5月15日在上海的“五洲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五、六千人发动的“一二•九运动”,再抗战中的 战役中有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1940年8月20日的百团大战,着就是中国人民的 精神和动力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强对抗战更加坚定,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壮举——长征。红军从1934年10月向湘江以西转移,历经一年有余,历经十多个省,共二万五千里,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的经历是很漫长也是很艰苦的,但是我国的人民不怕任何的挫折。把帝国主义侵略者从我国禁里驱赶出去,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的人民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的荣誉着想,今天的中国,经历过40多年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建设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人人吃不饱,人人穿不暖,热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之所以生活的这么好,也是他们的功劳。
今年是我国抗争60周年,60年了。我们不可以忘记以前的抗争。我们也要在每年来宣传和学习英雄门的精神,用他们的精神来鼓励我们在学习上的认真努力。让我们记住以前的历史吧。不要忘记国耻!!!!!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南京大屠杀 9,18事变
7,7事变 鸦片战争
不等条约数以百计
================
第2个回答  2009-09-23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 南京大屠杀
2. 中日21条
3. 中国输掉甲午战争
4. 中日《马关条约》
5. 中国放弃朝鲜
6.《辛丑条约》
7.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8. 鸦片战争
9. 七七事变
10. 凇沪会战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第3个回答  2009-09-21
中国屈辱的历史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旅顺大屠杀
伪满洲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淞沪会战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野蛮轰炸
海南撞机事件
东海油气争端
钓鱼岛
第4个回答  2009-09-20
有好多哦!你可以上百度查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