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爱因斯坦逝世后没有举行任何葬礼?

如题所述

1955年4月18日深夜1点左右,举世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脑溢血破裂,撤手人寰。他的遗体在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附近的一座火葬场悄悄火化,在场的只有的他的亲人。骨灰被秘密埋藏。不筑坟墓,也不立纪念碑。


举世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去世后没有坟墓。这确实让人感到奇怪。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从小饱经苦难。1905年大学毕业后,在瑞士专利局找到一份工作,业余时间他在三个领域做出划时代的贡献:发表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四篇重要论文。1921年,他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他却淡泊名利,保持当年万学生的简朴生活方式,全然不顾别人说他是“吝啬鬼”。

爱因斯坦曾应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了爱因斯坦的“奢求”,他兴高采烈地喊道:“有了这些东西,我什么都不需要啦!”

后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都以拥有小汽车为时尚,爱因斯坦居然不要汽车。从宿舍到研究所有两公里路程,他坚持安步当车,直到生病住院。他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安逸与享乐与我无缘,我称这种生活为猪猡的追求。照亮我前进、并不断给我勇气的,是善、美、真……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都是空虚的。”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位科学巨匠都不改初衷固守简约,弥留之际他立下遗言:不发讣告,不搞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爱因斯坦去世后没有坟墓的原因。这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大的关系。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多年,但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因斯坦故居、爱因斯坦纪念馆之类的东西。不是说学校不想搞,而是他们充分尊重爱因斯坦意愿。

一位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竟然没有故居、纪念馆,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坟墓也没有,实在有点出人意料。在中国,一般普通人死后都有个规格大小不等的坟墓,以供后人祭拜。爱因斯坦竟然不建坟墓,实在叫中国人看不懂。

爱因斯坦的一生在科学和其他方面的贡献,至少可以使他获得7个诺贝尔物理奖和1个诺贝尔和平奖。

爱因斯坦虽然没有坟墓和纪念碑,但并不妨碍后人对他的敬仰和纪念,因为他的丰碑永远建在人们的心中。而这无形的丰碑,远胜于好多世间有形的纪念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8
因为大家都很惦记爱因斯坦的智慧,所以就比较低调地举行了葬礼。
第2个回答  2019-10-17
爱因斯坦在死爱因斯坦在死后没有葬礼,是因为遵循他生前的遗志。
第3个回答  2019-10-17
因为爱因斯坦这个人为人处事比较低调,所以没有举行葬礼
第4个回答  2019-10-17
这个是因为他自己到死都希望能为科学做贡献,尸体都被利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