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细心呀?

工作快一年了,因为不够细心,犯了好多好多的错误。其他人也一直提醒我,让我细心,但是根本就没有用。比如说有一项工作,拿过来,我做好了之后会检查一遍两遍三遍甚至四遍,但是该出错的还是出错了。最近我在填一个表,那个表我检查了四遍,结果交给其他人还是有一部分没有改到。因为那个表是一个多页表,前面还有一页被隐藏了,我完全没有看到。现在真的很烦。就感觉细心这个东西跟我无缘。最近很焦虑,晚上一直做噩梦,梦见被辞退之类的。

1.加强对工作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问题很容易,按理是绝对不应该出差错的,粗心的人还是出差错了;反之,有些事情比较难,按理说出差错的可能性性较大,但粗心的人这时反而倒不出差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较难的问题心理上比较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强烈,不易受其它兴奋灶的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在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微弱,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正因为这样,加强对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2.保持适度紧张情绪
我们常有这样的机会:每当进入考场时常暗示自己细心点,可是由于心情紧张,一些事后看来十分明显的错误、疏漏就像隐身人一样接踵而至,甚至看错了题目要求,忘做了某些题目。事后发现懊悔不迭,直怨当时粗心。
其实,这种粗心纯粹是由情绪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学家唐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到“U”型曲线关系。当情绪过分紧张,或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因此,保持适度的紧张情绪,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3.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心是可以“二用”的,这叫作注意的分配,例如,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等,都是“一心二用”的例证。但是,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即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十分熟练的。同时,同时时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关系,则同时进行这些活动是有困难的。因此,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学会这些活动是有困难的。因此,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学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细心这是一个人生来的本性,想要改变成细心的人,真的是有点难,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之前也是个不细心的人,但是之前因为一次不细心丢了钥匙,导致了全班人进不了教室上课,因此同学们因为没完成作业而受罚,从那以后同学们都骂我,我也因此学会了细心,不管做什么都要检查一次自己,看看哪里没做好,时间一久,我的确是变细心了,但是我去成了一个有强迫症的人,哎,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自己多监督自己才行,只有你经历过几次挫折后才会知道细心,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祝福你早日变的细心!

第2个回答  2019-05-28

我觉得多看一些影视作品的话就能让自己变的非常的细心,就像看那些侦探类型的剧,就会不自觉的模仿那个男主角,他在查案的过程当中,他所观察的一些细节。这个可能就是人类本能的一种模仿能力。

第3个回答  2019-05-28
细心这个东西还是要靠自己耐下性子来慢慢去做的,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肯定会犯错的,可能有些人吧,它会是天生的能够做到所有的东西都对,但是那是少部分人,大多数和我们一样的人,都是需要去不断的去锻炼自己的细心程度,然后以后才能做得更好,不要怀疑自己,如果我们用心去做,以后总能做好的,加油,我们都是这样一边努力,然后一边去修炼自己的
第4个回答  2019-05-28
你可以买一本书来训练的,很多能力都是慢慢培养的,细心其实不难,你要把心静下来,不能浮躁,浮躁就会出错的..。在做工作之前深深呼吸一下,把大脑和心思静下来,然后一步一步做你该做的,把字看清楚就行了,这个不是很难的怎么会出错呢?你可以经常训练自己看镜子观察自己的脸,或者看相似的图片找不同点,时间长了就会锻炼出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