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间很短暂,他总共传承了几代?

如题所述

隋朝皇帝有6位,隋文帝杨坚  --  隋炀帝杨广 --  隋恭帝杨侑 --  隋秦王杨浩 -- 隋世宗杨昭 --  隋越王杨侗。

1、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

2、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后率军南下消灭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3、杨侑[yòu] (605年-619年),即隋恭帝(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隋朝第三位皇帝。

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为太原太守,不久留镇京师。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

武德二年(619年),杨侑病死(一说遇害),终年十五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谥号恭皇帝。

4、隋秦王,即杨浩(605-618年)是中国隋朝皇帝。他是隋炀帝之侄,秦王杨俊之子,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立他为帝,在位半年,为宇文化及毒死,葬处不明。

5、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

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历任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等职。仁寿四年(604年),转任雍州牧,七月,杨昭的祖父隋文帝杨坚去世,其父杨广即位。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大业元年(605年)杨昭被立为皇太子。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生性谦和,言色平静,生活节俭朴素。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元德”。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他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6、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初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杨侗与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二年(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并被幽禁在含凉殿。王世充称帝后,封杨侗为潞国公。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缢杀杨侗,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皇泰帝)

扩展资料: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继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于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灭亡,国祚38年。

为了巩固统治,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隋朝皇帝有6位,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 隋世宗杨昭;隋越王杨侗。

1、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2、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后率军南下消灭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3、杨侑[yòu] (605年-619年),即隋恭帝(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隋朝第三位皇帝。

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为太原太守,不久留镇京师。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

武德二年(619年),杨侑病死(一说遇害),终年十五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谥号恭皇帝。

4、隋秦王,即杨浩(605-618年)是中国隋朝皇帝。他是隋炀帝之侄,秦王杨俊之子,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立他为帝,在位半年,为宇文化及毒死,葬处不明。

5、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

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历任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等职。仁寿四年(604年),转任雍州牧,七月,杨昭的祖父隋文帝杨坚去世,其父杨广即位。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大业元年(605年)杨昭被立为皇太子。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生性谦和,言色平静,生活节俭朴素。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元德”。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他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6、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初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杨侗与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二年(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并被幽禁在含凉殿。王世充称帝后,封杨侗为潞国公。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缢杀杨侗,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皇泰帝)

扩展资料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继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隋朝自灭南朝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后大业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浑 、伊吾 ,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

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虽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实际上只是荣誉。隋代尚书省的地位很高,《隋书·百官志》说“尚书省,事无不总”,反映了它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权力。

隋炀帝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参考资料:隋朝-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19-12-11
所谓的隋唐说的是隋末唐初的时代,最多算2代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0
正统皇帝只有三位,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就这三个人。
史家用皇帝来纪年,被史家用来纪年的隋朝皇帝就是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这三个人。隋炀帝死,隋恭帝在长安即位,而且在位两年。对于从隋炀帝死到唐高祖即位之间的这个时间段史家就是以隋恭帝来纪年的,隋恭帝当然是隋朝的第三位皇帝。而唐高祖李渊则是在隋恭帝在位两年后才称帝的的。
第4个回答  2019-09-20
正史列表三位: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随即转隋为唐. 至于其他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等所立越王侗, 正史皇帝世系不予承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