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清君侧”啊?

如题所述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本应是正义之举,但总是成为叛乱发动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

读音:qīng jūn cè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驱逐君主身侧的恶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佞臣。

扩展资料:

历史事件:

1、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清君侧是西汉初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年间。御史大夫晁错向皇帝上书,建议削藩,为汉景帝所采纳。而当时的各藩国中,以吴、楚的实力最强,吴王刘濞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只好将晁错杀掉,但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2、唐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755年),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叛乱后称帝,757年,被其子谋杀。

3、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帖木儿也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

4、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削藩建议,着手进行削藩。而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他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清君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清君侧,指的是不在皇帝身边的人,主动来到皇帝身边,用武力清除那些蒙蔽君主、扰乱朝纲的权臣和小人。
从字面分析,清君侧是正义行为。如果一个皇帝由于本身能力有限或者昏庸,被权臣小人所蒙蔽甚至控制,那么对于朝廷乃至天下都是危险的。中国古代和近代为此走向衰落甚至败亡的不在少数。为了整肃朝纲,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清除这些人没有错。
但如果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其中有问题。一个皇帝如果昏庸到忠奸不分,轻易就被小人蒙蔽甚至控制,弄得朝政乌七八糟,像晚年的齐桓公唐玄宗那样,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皇帝该完了,甚至这个国家也该改朝换代了。这样的君主还有帮扶和拯救的必要吗?而且,即便是清了君侧,这个皇帝以后就不昏庸了?就不亲小人远贤臣了?
所以,历史上的清君侧往往只是外戚大员企图谋朝篡位的一种口号,用以获得支持和招兵买马招降纳叛,壮大实力。等到他们真的打进皇宫,十有八九自己就坐在龙椅上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