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上海话中的“捣浆糊”普通话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原字不是“捣”而是“淘“「淘浆糊」——勒上海闲话里向,指格人「水平很马夫」,「是很差劲个」个意向。

          “淘浆糊”蕴涵多种含义,需要配合不同的表情、语气、场合,才能体味其褒贬。它有“和稀泥、装傻、糊弄、瞎混混、沟通关系、调和矛盾”等意思,主要用于比喻和形容那种不认真的态度,形象而传神。

  “淘浆糊”不仅是上海人的口头禅,更是上海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法宝”。“淘浆糊”表里都要“做到家”:除了要有小聪明,还得有“佯装”的表演本领与“皮厚”的本钱。“淘浆糊”的最高境界是上面不起泡,中间没疙瘩,下面不结底!  

        1935年汪仲贤写《上海俗语图说》时,在第108篇“一塌糊涂”中就提到了那个年代也有“浆糊”在“淘”。至于“淘浆糊”一词的来历,有说是出自人们搓麻将时的“诈和”,形容那些耍滑头蒙混过关的小计谋。但更多的人相信它的来历与“旧上海蹂躏雏妓”有关。据称,过去,宁波裁缝店做土布衣裳需要上浆,浆糊一干就要使用木棒,掺水淘开。是什么关联,将之引申到风月场上去?不敢想象。此词作为“下流文字”在解放后消沉了一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变身”流行于上海人口语中,九十年代中更进入书面语,在报刊上亮相。因上海的海纳百川,人际交流增多,新闻媒体的传播,“淘浆糊”一词逐渐走向全国。但外地人士因为不谙上海方言,常将“淘浆糊”误为“捣浆糊”。我也一度把“淘浆糊”一词趣味化地翻译成“paste maker”,这本身就是一次“淘浆糊”!    

       有意思的是,从“淘浆糊”还派生出一些“浆糊”类的新词,如“浆糊”、“浆糊桶”、“浆糊兄”、“浆糊师”等

  上海话“捣浆糊”的几种情景:

  1. ――干得不错啊
  ―― 哪里,捣捣浆糊而已(上海话又说:混chance )
  (表谦虚:“敷衍应付”)
  2. ―― 那人说到法律问题,好像还挺专业
  ―― 哼,他在瞎捣浆糊而已
   (表:“瞎说”)
  3. ―― 他周末带了客户到太仓玩儿
  ―― 是去捣浆糊啦
   (表“色情胡混”) 
  4. ―― 其实英语不难学
  ―― 捣浆糊!
  (表斥责,严重不同意:“胡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上海方言,意指某人打马虎眼,敷衍别人!也可形容某人善于做并不能解决实际情况、滥竽充数的事情!甚至用于形容一些善于人际交往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06
捣糨糊这个上海俚语相当有意思,
捣糨糊的意思分为:做事糊涂,不分前后,前言不搭后语,做事乱七八糟,不认真等.

比如某某说某某,你这样不是捣糨糊嘛?
意思就是你这样做事也太不认真了吧/太糟糕了吧.
第3个回答  2009-08-06
做事马虎,不认真
第4个回答  2019-10-29
其实捣浆糊普通话意思和 和稀泥 搅屎棍差不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