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京东快递能走到最后的胜利吗?

京东快递事件对其发展有哪些影响?

今天的快递行业竞争确实非常激烈。京东快递他是京东商城自营。就是只送京东自己卖的东西。而其他的快递公司,属于那种纯粹的快递公司,就是帮大家来回邮寄货物的。京东快递我认为京东自营还是非常方便的。当天下单第二天就可以收到东西。虽然加了5块钱的运费。但是节省了不少时间和麻烦不需要漫长的等待。

并且京东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多沉多重的东西他都会亲自送上门,这也是他们对快递员有着非常明确严格的要求。而其他的有的快递公司。比如说前段时间我用的是某通的快递公司。经常收件。最开始的时候服务态度很好,会给你送上门,后来服务态度感觉有下降。提前给你打电话,让你在外面等着。他倒是节省时间了,我在外面傻呵呵站了半天。

快递员确实很辛苦,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因为毕竟风里来雨里去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是通过对比的话,你还是会感觉到,某些快递公司真的服务态度很一般,也可能是货比较多,比较忙乱。容易趾高气扬。而实际上对用户真正负责的公司才能够真正获得用户的支持。我们知道京东确实现在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情,确实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希望这段风波能够尽快过去吧。

任何一家快递公司,无论你是多大的规模,你必须要保证基本的服务标准不能降低。否则的话用户就会感觉不可信。就会导致客源流失。京东整体上给人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人员管理,还是其他方面来讲,都是非常正规的。当然了强中更有强中手,在这个竞争异常复杂的阶段,我希望京东能够挺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原标题: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适时推出强制性标准完善回收系统

推行“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收到一件快递,撕开胶带,打开纸箱,扔掉里面的填充物……这样的操作,想必是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但在这件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背后,却是目前难以解决的海量快递包装垃圾。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由此产生的包装垃圾,成为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之一。如何在快递业推行“绿色包装”,使之实现减量化、可循环,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小事”。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快递包装减量进行中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家菜鸟驿站里,除了五组智能快递柜,还放置了三个绿色回收台。同学们拿到快递后,可以选择现场拆包,把包装盒、包装袋、塑料填充物扔在回收箱内。来站点寄件的同学,可以对这些包装物进行二次利用。

据站点负责人葛均国介绍,这家驿站的日均包裹量在3000件左右。通过设置回收系统,如今站点包装物的二次利用率达到了40%左右。菜鸟网络方面表示,目前已在全国200个城市的驿站设立了约5000个绿色回收箱,为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菜鸟驿站只是一个缩影。快递物流行业的“绿色化”,遍布于包装、配送、回收各流程中。以快递包裹上的电子面单为例,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表示:“原本的四联手写快递单变成了现在的两联电子单,单子的面积、数量都降低了,用纸比原来节省至少40%。目前国内快递业的电子面单普及率超过90%。”

快递物流行业“绿色化”背后是无法不去面对的快递包装垃圾“围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截止至2019年3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8.6亿件,同比增长23.3%,业务收入完成596亿元,同比增长23%。

累计方面,2019年1-3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1.5亿件,同比增长22.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43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23.6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95亿件,同比增长30.3%;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2.9亿件,同比增长8.9%。

2018-2019年3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7月业务量增速为27.3%,5月业务收入增速为22.2%)

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相应地,过度包装和海量的快递包装垃圾接踵而至。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前者增量已占到后者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为85%至90%。

令人欣慰的是,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如今快递业的“绿色行动”蔚然成风:中国邮政推行胶带“瘦身计划”,在不影响快件包装效果的前提下,将胶带的宽度进行缩减。苏宁等电商平台推进生鲜领域冷链保温箱的循环使用,现场签收,即时回收。不少快递公司对包装填充物进行减量化设计,用大颗粒气体填充物代替小颗粒填充物……

挑战:总体回收率不到20%

尽管市场各方已经行动起来,但“绿色快递”仍然任重道远。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快递包装的总体回收率还不到20%。记者采访了解到,推行“绿色包装”,目前还存在以下难点:

1、嫌麻烦。去年以来,一些电商平台在配送方式上为用户提供了“绿色包装”选项。然而,使用可循环包装箱、即时回收的送货方式并不受打包和配送人员待见。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个性化”的绿色包装会增加打包人员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因为要即时回收,开箱取货也会耗时更久。而配送员和打包员的工资皆与单量挂钩,因此缺乏“绿色”动力。

北京市民任小姐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今年年初,任小姐在一家生鲜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些生鲜制品,考虑到双休日在家,不需要一次性包装,特意选了“需当场回收的环保保温箱”,结果第二天送上门的仍是一次性泡沫箱。她怀疑,部分电商的绿色包装只是“做做样子”。

2、价格贵。菜鸟绿色行动负责人牛智敬表示,无胶带纸箱和环保快递袋的市场价格,约为普通纸箱和快递袋价格的1.5倍到2倍,可降解胶带价格是普通胶带的5倍。有估算显示,如果国内500亿件快递全部采用绿色包装,增加的成本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

中通快递研究院院长朱逸表示,低成本的绿色耗材对推广绿色包装至关重要,“快递行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

3、合力难。除了成本问题,快递绿色包装的难点还在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发挥效果。

一些快递公司的人士也表示:“70%的包裹都是商家或消费者自己打包。”“快递公司只是转运寄递系统,我们并不能约束消费者或商家使用什么样的快递包装。拆除的快递包装回收循环,也需要多部门联合。”

展望:适时推出强制性标准

为了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

2017年,国家邮政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发布,绿色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9年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制定本市快递业绿色包装标准,促进快递包装物的减量化和循环使用。”

目前看来,绿色快递的有关标准主要仍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这与绿色包装的成熟程度低、相关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弱、管理难度大都有关。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唐艳菊说,针对绿色包装材料带来的成本增加、快递垃圾中的低价值塑料回收等难题,是否存在市场失灵,是否需要政府适度介入、怎么介入,需要进行全链条的成本分析。“希望尽快启动相关研究,开展基本数据的测算。”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择机推出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实现社区回收、第三方企业回收、电商物流企业回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系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9
我觉得是可以的,京东快递是京东旗下的直属快递,只为京东送东西,又不是单纯的只是快递公司,而且京东自营的快递还是可以的,送东西挺效率的。
第3个回答  2019-05-29
从目前来说,京东快递是可以继续发展的,能够走到最后的胜利,因为京东就是一个商城,它是以靠卖东西为主,如果说京东不用其他的快递而发展自身的快递,这个是无可厚非的,自身的商品靠自身来进行运输,这个是其他快递所不具备的。
第4个回答  2019-05-29
每一家的快递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京东快递能不能走到最后取得胜利谁也不敢保证。但是作为案外人还是希望京东快递能取得胜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