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冲突的本质

如题所述

1、阻碍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挡路石并不完全是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结构矛盾,而是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中美关系自特朗普上台后才开始急剧恶化,在他之前总统的任期内,中美关系发展态势是良好的。

特朗普政府象征着美国国内右翼势力、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主导后的美国社会,让中美两国民众看到了这些思潮是如何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美国的民族主义及反全球化思潮要求美国实行对华强硬态度,激化不必要的矛盾。

同时中美对抗的过程沉重打击了两国民众对美好未来的预期,使得“新冷战”思想盛行。在中美缺乏共同战略利益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不但不维护甚或扩大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反而倒行逆施,强调蝇头小利,使得中美矛盾在显微镜视角下被夸大。

这同时也体现了民族主义及反全球化思潮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对长期利益的计算。其中容易被忽略的,是在特朗普任期内的种种对抗行为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影响。民族主义一旦被激起,便难以被平复。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支持者到头来会发现,他们不过是在搬石头砸自己。

2、从地缘政治角度,中美地缘与美苏争霸有着很大的不同。冷战时苏联与欧洲陆上紧密毗邻,然而亚太地区并没有“铁幕”分割中美。东南亚国与国之间存在政治、文化、宗教上的巨大差异,与一体的欧洲有着本质的不同。

加上东南亚不受中美两国控制的独立意识强烈,中美任何一方都无法控制该地区,因此东南亚成为中美冲突的缓冲区。再者,美国通过多边协议组建北约对抗苏联,

而在东亚则是通过“轮辐系统”(Hub and Spoke System),即双边而非多边签订的同盟协议控制在东亚的盟友。美国在东亚的各盟友间互相保持独立,因此难以发挥与北约对等的均势效力。


扩展资料:

中美冲突的背景

战后国际秩序内的理念分歧一个很显然的结论是,此次中美贸易战已经远远超出贸易的范畴,而是演化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冲突。恰逢中美建交四十年之际,两国关系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人不安。

过去几十年间,中美之间即使有冲突或摩擦,但两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明确分工而产生的利益契合让双边关系基本上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两国国力的消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这种格局正在消失,冲突或紧张关系正在成为双边关系新常态。

但是如何理解这种冲突的本质,如何预期冲突的范围和程度,并非易事。目前对此的讨论中,有些聚焦于文明文化层面的冲突,有些认为意识形态的冲突将使得双边关系回到冷战时代,美国正在实施一个新的遏制中国的战略。

也有些把今天的态势与二战前国家间寻求力量平衡,争夺霸权相比较。这些解释尽管有各自的道理,都忽视了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中美两国的冲突是在战后自由主义秩序和原则框架内的大国角力。

这个秩序依然对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的行为产生重要制约作用,保证冲突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是目前全球层面安全稳定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这个秩序正在面临从未有过的危机和挑战,它对大国的制约能力正在下降,大国冲突的可能性在加剧。

对当前局势的全面解读需要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因素的交互影响。战后国际秩序仍在制约大国冲突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之后确实引发了对战后国际体系的担忧。但此后一年多的发展趋势来看,战后国际体系表现出非常强劲的约束力。

国际社会在自由贸易、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等各个议题方面都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认同。特朗普近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明显受到各方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