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如何简写?

如题所述

1、宝贝更善于懂得表达爱

我家宝贝是一个比较文静内向的小男生,他很懂事,懂得节俭,不盲从向我们要任何东西。对于我们给予的爱,他也懂得回报,以前是那种无声的,现在有时也更善于表达了。

2、宝宝的绘画能力逐步提高

也许老师在学校教的比较多,宝宝没事的时候也能拿着画笔画一画,比如,他告诉我,画大树的时候,先画一条线,是个大大的树干,再画树叶什么的`平时喜欢让我给他看幼儿画报动画版,每期都有教小朋友画画的知识,比如郁金香、乒乓球拍、孔雀开屏等等。

3、宝贝的思考能力逐步提升

我们家娃自幼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细到家里桌上多出一个什么东西,他的玩具箱里少了一个什么玩具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平时出去,他经常会一边走一边告诉我看到的景色,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

4、宝贝的认知能力逐渐加强

对宝贝的教育,我们一致认为不能拔苗助长,一切从兴趣入手,想学的时候加以引导。以前家里一直贴着数字表,他从来看都不看一眼,因为没兴趣。

这些数字以前教了不知多少遍,他仍是不知道,现在轻松地就记住了对于数,以前一直没这个概念,现在也会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8

事件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他主观意见,但第一步的工作,必须保持事件的原始记录,其原始记录应尽量客观、具体、直接引用。 

记录者不应该在原始事件中追求可理解的完整性,不应该对行为人的动机、目的、感觉进行臆想,而应该只追求可直观的完整性,即感知的过程和事件。

观察分析

像XX这样的孩子第一天入园时没有哭闹,因为家长之前可能对XX说过幼儿园的很多好处,使得许诺对幼儿园的向往才会出现第一天上幼儿园就表现和别的幼儿不同(不哭不闹),不过这个现象只是暂时的,毕竟幼儿园和家里不一样,都有一定的时间约束,比如按时上课、游戏、吃饭、睡觉等,在这些约束下。

XX对幼儿园的印象可能就没有像家长讲的那么好,再过后的几天就会像别的幼儿一样需要一段的适应期。像景皓这样的孩子虽然哭声不大,但是他不玩玩具、不和老师做游戏等,不参加幼儿园的任何活动,并且哭声不大,有时情绪很好,有时暗自流泪,总是在抽泣。

我们往往对这样的孩子无能为力,说什么他也不接受,他们哭闹的时间可能长一点。但是每个幼儿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多多配合,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做孩子喜欢的人,这样幼儿就会比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产生的哭闹现象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采取的措施

1、让家长明白“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坚持送她到园,放下她就走,逗留只会增加她对家长的依赖感,哭得更厉害。

2、近段时间不必对孩子提起一些影响孩子情绪的话。比如: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老师批评你了吗?或是说“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你”,“不听话就不来接你”,这无形中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地方,加重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

3、对胆小内向的孩子,我们在园应多去安慰她,可以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蹲下来同他们轻声说,甚至亲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

4、请幼儿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让孩子在精神上有一个依托,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得到缓解。

5、为幼儿准备好品种多、数量多已消毒好的适合小班幼儿的玩具、图书,让幼儿一来幼儿园就能尽情地玩,产生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6、另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红花或是漂亮的小贴画,便于奖励那些表现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天天上幼儿园。7、活动时应多采取一些顺口的儿歌引导孩子,比如:手指歌。

孩子们的入园情况虽然不同,但是只要我们多给他们一点爱,多去关注、多去关心,我想他们会慢慢适应,会慢慢让你越来越喜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