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迟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导致语迟的5个原因
  1.大人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很多妈妈喜欢和宝宝说叠音,如“吃饭饭”“看车车”,以为这种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宝宝容易听懂。其实,这样做弊端很多,既影响宝宝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人为延长了宝宝从叠词过渡到说简单句的时间。
  2.大人包办代替剥夺了宝宝开口的权利
  宝宝能听、但还不会说的时候,喜欢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指着奶瓶表示要喝奶,指着玩具表示想要这个玩具玩。大人通常都很明白宝宝的意图,于是抢着为他服务。时间长了,宝宝有了依赖性,就懒得开口表达需要了,反正你总是能猜出他的心意。
  3.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
  有一种父母恰恰相反,什么都逼着宝宝开口说,一旦宝宝说错了,就反复予以纠正。例如,宝宝一开始喊爷爷为“呀呀”,就一个劲地纠正宝宝,非要他说对不可。这种做法只能让宝宝对说话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不高兴说话,宁可用肢体语言来交流。
  4.语言学习环境混乱复杂
  很多家庭有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宝宝,家里存在多种方言;有的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教宝宝学英语,使宝宝生活在普通话+英语+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这让宝宝无所适从,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严重时还会造成失语。
  5.大人沉默寡言
  宝宝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照顾人的影响。如果照顾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能给宝宝提供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宝宝受到的语言刺激少、模仿成人说话的机会少,语言发展自然缓慢。
  语言发展迟缓,俗称“语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水平。
  老人常说贵人语迟,很多人也认为反正宝宝早晚会说话的,语迟不是问题。儿童的语言发展确实有一个基本过程,宝宝比同龄人发展晚一两个月倒是不必担心,但如果晚了半年以上,那就要警惕了。
  宝宝语言能力发展路线图
  发展心理学认为:
  宝宝在三四个月时会发出单音,如“ba”“da”;
  8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串音节,如“ba ba ba”“da da da”;
  12个月左右开始说叠词,如“爸爸”“妈妈”;
  14~18个月进入单词句阶段,开始说“苹果”“汽车”等单个名词;
  18~20个月左右进入电报句阶段,将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如“妈妈鞋鞋”;
  24个月时,宝宝开始说有主谓语的简单句了,如“宝宝饿了”;
  3岁左右,开始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如“老师给我洗手”。
  应对语迟的教养策略
  用成人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不管宝宝说得怎样,你都该用成人的语言和他交流,不要老是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时,你和他面对面,让他观察到你的口形;一定要注意语速慢、吐字清晰,让宝宝听得清楚。通过正确的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进入简单句阶段,进而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给宝宝相对专一的语言环境
  在语言学习初期,三岁以下的小宝宝需要相对专一的语言环境,集中学习好一种语言。大人最好用普通话交流,帮助宝宝打好母语基础。和宝宝说话时,尽量不要中外文夹杂着说,宝宝三岁以后再考虑学外语比较好。
  为宝宝创设说话机会

  不要剥夺宝宝开口的权利。比如,宝宝想要抱的时候,鼓励他自己开口说出来,哪怕他只说出一个“抱”字,这会让宝宝开始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多和宝宝说话,多为他创造说话的机会,如和宝宝说话的时候,时不时让他来回答一句,让他有机会想说、多说、会说。
  不嘲笑、不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
  宝宝刚开始说话时难免口齿不清,出现各种错误。大人不要老是嘲笑他,故意模仿他的错误发音,这会打击宝宝开口说话的积极性;也不要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使他不堪重负,甚至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9~24个月是宝宝发音、模仿、理解词语含义的关键期,2~4岁是宝宝真正掌握语言、学会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这时再逐步纠正宝宝的发音错误,但仍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味强求。
  多种方式让宝宝多听多说
  儿歌、绕口令、讲故事等学习形式生动有趣,深受宝宝喜欢,是语言训练的好素材。平时适当播放高质量的儿歌、绕口令等,为宝宝提供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他多听多说,在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语言的发展。对于3岁左右的宝宝,要有意识地让他跟唱,有效锻炼他的口才,增进记忆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如果3岁时孩子的发音仍不清晰,甚至别人听不懂,那就有问题了。造成孩子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孩子有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软腭或舌系带过短,影响正常发音。这可通过早期发现和医疗处理矫正。其二,后天环境不良,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语言教育差,孩子的不良语言习惯未被及时纠正,也会有语言发育迟缓和发音不表、口吃等问题出现。 对于无先天畸形的孩子,如果存在发音不清、口吃等问题,家长要及早着手进行纠正。因为越早纠正,越容易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语言时)便有一个发童清楚、条理性强、语法规范的基础。如果到孩子有一定语言能力,并形成习惯以后,再矫正错误就比较困难了。 纠正语言问题时,家长不要训斥或讥讽孩子,要耐心地做示范,也可让孩子听广播和电视里播音员的发声,并鼓励孩子模仿正确发音。发现孩子在模仿不良发音,如模仿口吃者及方言等时,要及时制止,并把正确的发音告诉孩子。否则,到学龄甚至成年后再矫正不正确发音,就很难成功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9

第3个回答  2020-12-28

孩子说话晚是什么原因?贵人语迟吗?还是心理上的自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