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允许中学生恋爱?

你别说会影响学习!

谁说中学生不可以谈恋爱?我认为可以。之所以家长学校反对学生恋爱,我认为,主要是他们怕孩子们受到伤害。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期,想要跟异性交往,和中学阶段,恋爱的实质和结果。就不应该有反对的声音了,相反,中学阶段的恋情,每每回忆起来,还是充满青涩的浪漫的。 但是,如果你不能认真地看待中学阶段恋爱,而是一味的追求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攀比各自女友,我劝你还是别恋了,那将是潘多拉魔盒,不仅对你,也对你喜欢的人。 如果你恋爱了,需要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很腼腆,不敢跟自己喜欢的人说话。这不要紧,我给你提一个意见,大胆的跟对发对话,青春期的男女之间的神秘,很容易造成男孩女孩的相互迷恋,相互了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喜欢她就多跟她聊聊,起初,你可以多向她问学习上的问题,如果你们谈得来,很可能会成一个生活上无话不谈的挚友,这是最好的结局。 不要回避,没有几个在中学阶段的恋情会成为终身的爱情,中学阶段的男女双方的相互迷恋,往往都是不了解产生的。 我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对男女相互迷恋,学习上成绩开始下滑,老师索性把他们分在一起,作同桌。结果,没出一个星期,男孩女孩都发现了对方的优点,还有缺点,之间的神秘不复存在,两人都觉得自己原来相恋的梦中情人,其实跟他们的同学没有区别。甚至,他们成了好友,两个人双双取得好的成绩。 中学的早恋,我看来其实是面对生活的迷惑,想找一个倾诉的人,父母跟我们有代沟,我们只能找同龄人,而对异性的迷恋,更像是找到了一个心灵的港湾,其实做个挚友,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分手了,需要知道: 分手,失恋很正常啊,如果每个人一旦恋爱,就结婚,那就没有初恋的说法了。你们经过短暂的恋情,相互的了解,相互认识,这时候,你会慢慢发现,他并不是你要寻找的梦中情人,最初的激情过去,留下来理性的思考,其实他很可能并不适合你,这时候,分手其实是好事情。 其实你应该感到庆幸,经过恋爱的考验,事实证明他不是你的终身伴侣,这比你们都结婚了,再发现,然后离婚要好得多。其实恋爱阶段,并不总是情意绵绵,更多的是一次测验,两个人亲密接触后,会发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有可能是你们爱得更深,直到最后结婚,也有可能是你们提前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 很多小说上说什么热恋,呵呵,都是增加可读性的,其实恋爱并没有这么多激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5
现如今,走在大街上,穿着校服抱着吻着的学生,早已成了人们眼中的常景。而我国中学生行为守则中明文规定不准早恋,这相悖的“官方的政策”和“民间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总体上,我们的社会主流意识认为:早恋不是好事! 早恋的罪状,当然可以一抓一大把:中学生当以学习为主而谈恋爱会影响学习;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不宜谈恋爱;早恋引起学生怀孕、人流的事件屡见不鲜…… 理由非常充分,论据十分充足。 然而,早恋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笔者以为不然。 何谓早? 目前国人可以接受的最低的谈恋爱的年龄,似乎没有一个定论。以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谈恋爱是“合法”的,而中学生谈恋爱则变成“非法”。不过,在这里面,年龄并不起决定作用,一个十六岁的学生与一个十六岁的社会青年,在谈恋爱这个问题上,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是学生,你是学生你和他不一样,你当然不可以谈恋爱!”哦,我是学生,所以我不可以谈恋爱?那大学生就可以谈恋爱?“大学生可以谈恋爱,你是中学生就不可以!”就因为我是中学生所以我不可以谈恋爱?这中学生的身份怎么就成了我不能谈恋爱因由了? 其实,人们意识里的“早恋”应该换种说法,应该称为“中小学生恋爱”。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人在十五六岁时就已基本上发育成熟,就会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这种时候,谈恋爱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中学生(不含小学生)谈恋爱,应该说正当其时,实不为“早”。 中西差异 据笔者所知,欧美国家的大中小学里经常开有各种舞会,这些舞会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与异性相处的能力。很多情况下,这些舞会也成了学生们寻找男女朋友的理想场所。在西方国家,一个孩子如果到了十五六岁还没有异性朋友(恋爱关系的朋友),他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孩子会被父母带到心理医生处看病。 相比之下,中国的做法何其保守?! 差异根源 在此,笔者打算从传统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国人为何对“早恋”如此深恶痛疾。 中国自孔孟以来,就一直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对男女交往做出了极端苛刻的限制。这种压抑人性的传统延续几千年,早已对国人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余威仍非常巨大。反映在教育上,对中学生作出不准谈恋爱的规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方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大概意思就是指社会对个体的尊重,社会尊重个体的自由与意识。在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他们采取了与东方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个体高于社会;而中国(及大多数东方国家)则一向提倡个体服从社会,个体为了社会的大局可以磨灭自己的个性,在这样的观念下,人不再是人,人变成了一颗螺丝钉,成了社会这架大机器中了无生机的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个体自由的尊重,自然对个体的恋爱自由也不加以干涉。 综上所述,中西国家在“早恋”这一问题上所持不同态度实际上是受传统的影响。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传统,不过,在笔者看来,传统的影响是别的因素所不可代替的。 该不该早恋? 该不该早恋,这在西方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而在中国,这是个大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笔者的观点,不允许中学生谈恋爱实在是一种非人性的做法。 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便是社会对社会个体自由的尊重。古代社会限制男女交往,现在不再有这种情况了,所以我们说,这个社会进步了;古代社会要求妇女缠足,现在不用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笔者相信,到了某一天,我们可以说:“以前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那是社会倒退的表现,现在社会进步了,中学生谈恋爱不再受限制了。” 中学生谈恋爱也许会有诸多弊端,但是,在适合恋爱的年龄谈恋爱,对一个人的心理发育及人格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仅此一点,笔者认为我们的社会实不应该对中学生谈恋爱怀有如此大的成见。 随着全球化愈演愈烈及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世人的观念也一定会不断更新。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在谈及中学生谈恋爱时,我们不再把它当作一个问题,而把它当成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20-04-14
早恋一词早已被禁用,学生守则里也没提到谈恋爱这个,只是有的手册里可能有。青春期的恋爱不应该受干涉,未成年人也应该享有爱情的权利!
第3个回答  2019-06-09
不会影响学习,我认为中小学生是可以谈恋爱的,中国守则里的中小学生不满18岁不可谈恋爱我觉得是错误的学生也有权利谈恋爱
第4个回答  2019-01-18
恩,说出了中学生的心声呀!但你想过没有,大人们为什么要反对?没有事业何谈爱情!遇到真爱了怎么办?我想每一个人都不会反对真爱的出现,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放弃所有的一切去寻找真爱后果将是如何呢?江山、美人两全其美希望不是太大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