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夺冠引发国内热潮,背后凸显了怎样的隐性价值

如题所述

  中国女排的夺冠应该称得上是个意外之喜,奥运会之前有多少人能想到这群姑娘能创造神奇?即使这支队伍的掌舵者是那个无所不能的郎平。十二名队员中,九个人是九零后,张常宁、袁心玥和龚翔宇甚至都是九五后,这样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想要最终站上冠军领奖台,确实难度极大。
  其实回顾中国女排的整个夺冠历程,简直就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奥运征程的缩影。小组赛首战便负于并非传统强队的荷兰队,接下来还遭到塞尔维亚女排的横扫,最终仅以五战两胜的成绩勉强从小组出线,不过淘汰赛第一场就要面对强大的东道主巴西女排。
  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的交手记录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世界大赛中几乎逢巴西必输,更何况这次她们还占据东道主的优势。不过,奇迹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上演。连闯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三关之后,中国女排登上了里约之巅。这个美好的收尾,似乎让之前一切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
  
  中国女排有多火?看看决赛现场的马拉卡纳体育馆,和在我们自己家门口没什么区别嘛。放眼望去,一片红色。视线转回到国内,中央电视台采用一套和五套并机直播的方式,保证全国球迷都能看到比赛直播。在一个周日的上午,女排几乎成了中国唯一的主题。
  据禹唐的收视数据统计显示,综合央视一套和五套两个频道,女排决赛的收视率高达7.99,市场份额为48.8%。即便是晚间黄金时段的重播收视率也能达到2.7,女排的关注度之高让人惊叹。晚上的新闻联播更是用了将近七分钟的时间报道女排夺冠,这种待遇恐怕只有国足冲进世界杯能够与之一战。
  女排夺冠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同样反响热烈,比赛刚刚结束的那段时间里,微博甚至还出现了短暂宕机的情况。在比赛当天9点到14点这五个小时内,女排夺冠相关微博的互动量超过5500万次,相关视频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达到1.85亿次。主教练郎平在赛后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金牌,这条微博在五个小时内的互动量也超过了55万次。此外,众多跨界明星也在微博上排队送祝福,盛况空前。这就是女排的力量,总能制造惊喜,却从不让人感到意外。
  女排夺冠,都谁赚了?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国内的主转播机构中央电视台了。据透露,央视对女排决赛进行了单独的广告招商。而从实际的转播情况来看,比赛间歇的广告数量确实有所增加。网上还流传着一份广告招商价目表,根据时长不同分为五档,即便是最短的五秒广告,价格也超过了200万,时间最长的1分钟广告标价甚至超过了1400万元。当然,实际的售卖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比赛为央视带来的广告收入非常可观。
  
  另一家收获满满的企业就要数中国女排的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光明乳业了。今年年初,光明乳业与中国女排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而里约奥运会无疑是第一项大考。显然,光明乳业的这步棋赌对了。本次奥运会,光明乳业主推的是高端酸奶品牌莫斯利安,通过在央视的广告投放,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应。女排夺冠后,莫斯利安也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有网友就表示,整个奥运会下来,已经被莫斯利安的广告语“坚信光明力量,见证女排奇迹”洗脑了。因为全国人民确实见证了女排的奇迹,开句玩笑,或许真是光明赐予的力量?
  据悉,今早A股开市,光明乳业立即涨停,半小时内成交量超6亿,是上周五全天成交量的近四倍。其实国内的乳制品行业在奥运营销上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各家都不惜重金抢夺资源,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光明恐怕要成为“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了。
  
  另外,女排的球衣赞助商阿迪达斯也是赢家之一。今年已经是阿迪达斯赞助女排的第十二个年头了,早在雅典奥运会之后,阿迪达斯就以十倍于之前赞助商美津浓的出价,拿下了中国女排这块金字招牌。本次里约奥运会,中国各支运动队的运动服赞助商基本以国内品牌为主,阿迪达斯的老对手耐克则掌控了篮球、足球、田径、网球等几个影响力比较大的运动队,而阿迪达斯只有女排。不过现在它可以自豪地说,有一个女排就够了,十二年的等待,阿迪达斯终于可以享受胜利果实了。
  除了光明乳业和阿迪达斯,汽车品牌中华V3也成为女排登顶的受益者。二者结合于去年女排夺得女排世界杯之后,里约奥运会同样是中华V3要面对的第一次世界大赛,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希望这种美好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女排夺冠了,排球联赛会好么?
  
  虽然我们的排球联赛职业化程度并不高,但是这也是输出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窗口。排球不同于篮球、足球甚至乒乓球、羽毛球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它的人才储备目前还是要靠专业的人才选拔。
  中国女排一直都是赞助商眼里的宠儿,但是女排联赛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上赛季的排球联赛就经历了无冠名权的“裸奔”尴尬。按道理来讲,女排比赛在国内一直都是备受推崇的,虽然联赛的整体水平无法与国家队比赛相提并论,但也不至于无人问津。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职业化运作,尤其是当下,足球、篮球联赛都开始大踏步推进职业化改革,相比之下,排球自然毫无优势。
  而就在上个月,体育之窗成为了中国排球联赛的商务运营推广合作伙伴,这也就预示着排球联赛将向职业化迈进一大步。相信借着女排奥运夺冠的红利,排球联赛的职业化道路会更加顺畅。不过对于联赛推广商而言,过渡期总是痛苦的,想要扩大影响力,提高球队吸引力是最基础的一环。然而欧洲的排球联赛运作得很成熟,对球星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就连我们奥运会上最闪耀的明星朱婷下赛季也要去土耳其联赛征战了。因此想救活中国排球联赛这潭“死水”,除了强心针,还得有营养液。
  
  说到女排,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自然是女排精神。其实“女排精神”并不是个专属名词,只不过这支队伍把体育精神的内涵完美的展现出来并加以传承。就像主教练郎平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们就是永远不放弃,追求每一分。 不去设计结果,认真打好每一分,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特别是到关键的时候要敢出手,依靠我们团队的作风和配合,在比赛中能够画一个圆。”多么质朴的表达,但是要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
  里约奥运散场,一切重回起点。女排带来的感动并不是四年一个周期,希望这种精神可以深层次地影响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体育产业。奥运的篇章未完,女排的故事待续,就从当下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