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史

请写出每一次政变是什么时候,统治者是谁?

绳纹时代(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
使用绳纹式陶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与大陆分离,变成列岛。人们驯养狗以捕获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增加了猎物捕获量。除捕鱼外,人们也采集七叶树籽、橡实、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人们努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从而有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又因为开始食用熟食而扩大了食物范围。这样,人类可以长期定居一地,建造竖穴住居。竖穴住居以广场为中心,几家聚居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但这类食物不能被长期保存,而且也很难把剩余产品积累于某个人手中,当时尚处于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因此未发现反映特定人们的财富与权力的遗址和遗物。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因此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齿等习惯。人们还祈求自然丰盈。到这一时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现企图突破狩猎、捕捞和采集经济的趋势,最近在福冈县的板付遗址发现绳纹晚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遗址。

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
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根据陶器的形式,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从九州扩展到京畿一带(东日本尚处于绳纹时代末期),中期波及到东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类似于大陆文化。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鲜的移民的影响。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后期,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社会分工。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性的地区集团。此时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仍处在绳纹文化阶段。

古坟时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5世纪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古坟只埋葬部族首长,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关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从五世纪中期起,畿内强大部族间的内战激化。有些强大的部族与出现倭五王的百舌鸟古坟群和古市古坟群有关。到六世纪,继体天皇系统的新兴势力统一畿内东部各部族,确立了大王的地位。以筑紫君磐井为首的北九州势力,曾希望获得与此类似的地位而进行反抗,但在其获得这种地位之前,这种反抗即已溃败。在内战过程中,各地首长授予部族成员以修造小古坟的权利,以此增强战斗力。因此,原来只是首长墓的古坟,到5世纪后半叶便向小古坟群(群集坟)演变。这种倾向到6世纪进一步发展。日本全国各地修造的古坟超过十万个。古坟的主体部分也采用横穴式石室。石室内埋葬数代家族成员,并以武器为中心,陪葬有须惠器、土师器等死后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坟群的出现,逐渐减弱了古坟作为统治者的建筑物的性质。因此,从6世纪末到7世纪初,倭王权在畿内尽力建造寺院,同时限制修筑小古坟群,大王和强大的豪族则葬于模仿中国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坟。这样,古坟时代临近结束,而所谓大化《薄葬令》更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倾向,留下来的只不过是高松冢古坟等贵族阶层的古坟,坟丘小但很华丽。关东和东北地方古坟时代结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纪前半叶仍修造前方后圆坟。

飞鸟时代(公元600年至公元700年)
飞鸟时代指向奈良县的飞鸟地方(现在的明日香村)有朝廷的时代。争着支撑支撑这个时候,佛教传来,朝廷佛教的苏我传统性的神道的物部霸权。苏我增强朝廷血缘性的联系扩大了势力。587年作为物部的家长的物部守屋被杀死的话苏我在朝廷虽然排列但是放入了手没有的权力。并且592年苏我和有姻亲关系的女性的推古天皇即位了。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政治。圣德太子决定首位位十二楼和十七条宪法,造就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送了使节和留学生到隋。这个时候隋的皇帝是能传递作为炀帝,对这个时候日本发送的国书不谦逊震怒了。推古天皇生活的间苏我的势力被按住,世情稳定。她628年驾崩的话,围绕接班人苏我入鹿杀害作为圣德太子的儿子的山脊背兄长王的话打算毁灭苏我把中兄长王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做为中心同谋被推进了。并且根据皇非常天皇的时代的大化的革新苏我被毁灭了
。因为660年友好国的百济被毁灭了,为了百济复兴向朝鲜送二万的军队,和唐朝,新绫罗的军队在白村水湾发生了战争。败这个的日本制作了为了大宰府防卫把水城做成的等防卫策略。670年庚马年户籍被做成了。这用日本最初的户口,现在也留有着一部。天智天皇672年驾崩的话,那个孩子弘文天皇即位了。可是,作为天智天皇的弟弟的大海人王子由于壬申的紊乱在岐阜县打倒弘文天皇的话,作为天武天皇即位了。天武天皇制作制定身分的八色的姓,根据这个制定了身分。这个时候在日本锻造了所说的富本钱的独自的货币,不过,对经济观念缺乏,不太扩大。在701年(大宝一年)时大宝律令制作,日本的官职能决定了。并且,710年根据元明天皇皇宫被迁移到平地上平城京的飞鸟时代结束了。

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84年)
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此时贵族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镜利用孝谦上皇复位诛藤原仲麻吕,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公元1185年)
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分为三个时期。前期(794-967年)为律令制松懈但继续运用时期。中期(968-1068年)为摄关政治确立与全盛时期。后期(1069-1185年)为院政与平氏政权时期

中世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
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说、1183年说、1192年说(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说。

南北朝时代(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

室町时代(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

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68年至公元1600年)

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至公元1868年)

近代、现代
明治(公元1868年至公元1911年)

大正(公元1911年至公元1926年)

昭和(公元1926年至公元1989年)

平成(公元1989年至今)

给点分啦。

参考资料: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1
日本鬼子
第2个回答  2009-08-11
我只知道日本先是战国织田信长 武田信玄很多家 争斗 后来有丰臣秀吉死后 德川家康和石天三成的变革!
第3个回答  2009-08-11
我只知道本能寺之变,织田被他的部将所杀
第4个回答  2009-08-11
日本历史简明年表
约公元前150000年——前陶文化遗迹
约公元前7000-250年——绳纹文化
约公元前250年——弥生文化出现
公元前660年——神话传说中神武天皇即位

约公元后300-645年——大和时代

552或538年——佛教由朝鲜传入
593-622年——圣德太子摄政
607年——第一次遣使中国
645年——大化改新
702年——大宝律令颁布

710-784年——奈良时代

752年——奈良东大寺大佛供养
781-806年——桓武天皇统治、大宝制度的恢复

794-1185年——平安时代(平安朝)

805年——天台宗传入
806年——真言宗传入
838年——第12次(最后一次)遣使中国

858-1160年——藤原时代

995-1024年——藤原道长的极盛时期
约 995 -1011年 ——清少纳言撰写《枕草子》
约 1002-1019年——紫式部撰写《源氏物语》
1086-1129年——“白河院政”
1159-1160年——平治之乱;平清盛当权
1175——法然上人建立净土宗
1180-1185年——源平战争

1185-1333年——镰仓时代(镰仓幕府)

1192年——赐源赖朝以将军称号
1203年——北条时政被任为“执政”(将军的摄政)
1232年——北条氏颁布“贞永式目”(镰仓法典)
1274、1281——蒙古两次入侵
1334年——后醍醐中兴(建武中兴)

1338-1573——足利时代(室町时代、室町幕府足利幕府)

(镰仓时代后期到足利时代前期,1336-1392年有南北两系天皇。被称为南北朝)

1368-1394年——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1408)
1449-1473年——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
1467-1477年——应仁·文明之乱
1542或1543年——葡萄牙人到达种子岛,西洋火器传入
1549年——传教士沙勿略(1506-1552)到达日本

1568-1600年——安土桃山时代(织丰时代)

(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俗称战国时代)

1568年——织田信长占领京都
1582年——明智光秀暗杀信长
1586年——丰臣秀吉修建大坂城
1590年——丰臣秀吉势力极盛
1592年——秀吉第一次侵略朝鲜
1595年——全国“检地”
1598年——秀吉死,从朝鲜撤军
1600年——德川家康关原之战胜利

1600-1868年——德川时代(德川幕府、江户时代、江户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取得将军称号
1614-1615年——占领大坂城堡
1622-1623年——基督徒被迫害的高峰
1637-1638年——岛原起义
1639年——发布锁国令
1641年——荷兰商馆迁到长崎出岛
1688-1704年——元禄时期
1716-1745年——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1648-1754)实行享保改革
1787-1793年——宽政改革的创始人松平定信极盛时期
1804年——尼古拉-雷扎诺夫到长崎
1837年——盐平八郎在大坂领导米骚动
1841-1843年——水野忠邦进行天保改革
1853年——黑船来袭,佩里准将到达浦贺
1866-1867年——德川庆喜任末代将军(第15代)
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

1868-1912年——明治时代

参考资料:http://ask.koubei.com/question/1307011301009.html

第5个回答  2009-08-11
日本简史
日本国起源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古代
绳文时代 1万年前 - 公元前3世纪前后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 - 公元4世纪
古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 - 9世纪末期 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奈良时代 公元710年 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
平安时代 8世纪末 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成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
室町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遥遥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
战国时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制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近现代(19世纪后期至今)
明治时代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萨摩、长州两藩武士的带领下,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及日俄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昭和时代
与明治时代取得的历史性进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没。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