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是重点,棉花苗期病害综防要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这种病起源根茎交会处,最初出现红褐色病斑,遇到雨季,病斑上有红色粘稠状液体流出,导致幼苗枯死。棉花苗期管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量,所以管理十分重要,一般苗期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由于受生态条件、气象因素等影响,棉花苗期病虫具有种类多、发展快、危害重的特点,经常会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严重时大片死亡。防治时应当适时科学用药进行综合防治。


黄萎病因发生迅速、损失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被称为棉花“癌症”。防治该病应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通过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底肥、早揭膜、早炼苗、早培管等措施提高棉苗抗病炭疽病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导致成片死苗。棉籽开始萌动时即可受该病菌危害,常造成棉芽水渍状腐烂,出土前已经死亡,或者棉苗子叶上生黄褐色病斑,带有红褐色边缘;幼苗受害。


合理调整作物布局。重视发展棉花与小麦、油菜、玉米、大蒜等作物的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增加复种指数,丰富棉田天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利用套作生态控制蚜害。危害棉苗根部病害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3种;危害棉苗叶部的病害有轮纹斑病、角斑病、茎枯病等,一般以根部病害危害最重。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专业化防治面积分别达到20%以上和2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我国种植结构调整、全球气候变化、棉花大面积种植等原因,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生产趋势也逐渐复杂,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1、适当晚播 在冬前深耕的基础上,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并能很快达到16℃时播种为宜,一般地膜棉在4月25日左右播种,地温高可以缩短种子出苗时间,减少其养分在地下的消耗,有利于形成壮苗。
2、平衡施肥 培肥土壤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以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3、棉花出苗后,如遇低温或下雨后要及时深中耕,这样既有利于散墒降湿,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同时保住下层墒情,还可刺激棉苗根部萌生新根,促其根部下扎,提高其抗病能力。
第2个回答  2021-06-09
一、适当晚播在冬前深耕的基础上,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并能很快达到16℃时播种为宜,一般地膜棉在4月25日左右播种,地温高可以缩短种子出苗时间,减少其养分在地下的消耗,有利于形成壮苗。
二、平衡施肥培肥土壤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以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无法测土施肥的建议亩施有机肥不少于1500公斤,底肥可用以下几种配方肥:一般棉田可施35%(14-16-5)、30%(12-8-10)的复混肥;对于近些年施用磷肥多钾肥少的老棉田可选用40%(13-12-15)、45%(18-12-15)的复混肥;氮肥用量大的可选用45%(15-12-18)的复混肥。
三、选择包衣种子包衣种子的种衣剂中含有杀虫、杀菌、调节种子生长发育作用的多种成分,它既能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又能杀死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菌,可有效减少棉苗病害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21-06-09
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棉花炭疽病等苗期病害常以孢子和菌丝在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去除烂种子、病种子和杂种子,晴天时种子必须暴露1 ~ 2天,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一些病菌,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整齐度和苗壮,但减少病害。
第4个回答  2021-06-09
红腐病
染病棉苗的子叶边缘出现灰红色圆斑,湿润条件下产生一层粉红色孢子。

猝倒病
幼茎、幼叶呈现黄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病部变软腐烂,幼苗萎焉倒伏。猝倒病棉苗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炭蛆病
子叶上病斑黄褐色,边缘红褐色。严重时皮层腐烂,幼苗枯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