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生产的分区在哪里?

如题所述

1.北部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一部分。本区位于我国北部,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一般都在6℃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常低于-16℃,绝对最低气温低于-30℃。冬季低温时间长,生长季节短。因此,目前只宜栽培小苹果和新培育的中小苹果,面积不大,产量不多。

2.长城沿线区。主要包括辽宁西北部、长城沿线的张家口、晋北、陕北、宁夏银川以北和长城南部山区。其主要特点是,低温少雨,年平均气温在8-9℃,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4℃,绝对最低气温≥-30℃。土壤以漠钙土、淡栗钙土和褐色土为主,偏碱性,不太适宜苹果生长。有利的是,这里海拔较高(700-2000米),光照充足,夏季冷凉干燥。目前,主要栽培金帅、元帅系、国光等早、中熟品种和一些抗寒性强的晚熟品种,着色浓艳,糖分高,硬度大,极耐贮藏。但因局部地区霜冻较重,易造成产量低而不稳。冬春低温、干旱、风大,常导致幼树抽条。

3.渤海湾区。主要包括辽东半岛、辽西走廊、河北唐山地区和胶东半岛等。这里气候适宜,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9-12℃,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以上,生长期4-10月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光照也好,热量条件有利苹果生长发育。降水量适中,且多集中于夏季降落,秋季少雨,光照足,夜温较低,利于晚熟品种的着色和糖分积累,品质佳,耐贮藏。目前,本区是我国苹果栽培面积最大的老产区,现有面积2*9原资料不清楚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产量22.2亿斤,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是以晚熟品种为主的商品生产基地。

4.黄淮海及秦岭区。它包括的范围,北起太行山北段,南至淮河,东迄连云港,西抵陕西宝鸡。主要包括华北平原大部和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地区。种植面积470.2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43.6%,年产量16亿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4.1%,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苹果商品生产基地。本区的生态条件是,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2-15℃之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生长季节平均气温≥20℃,夏季平均气温24-27℃,年降水量550-940毫米,年日照时数约2500小时。有效积温高,生长季节较长,有利苹果早期丰产。但因成熟期较早,因而不便于贮存。

5.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晋中,宁夏引黄灌区、陕西延安以南及铜川市、咸阳以北地区和甘肃省的天水、兰州、庆阳、平凉,青海省的湟水流域等。本区年平均气温9-12℃,夏季平均气温19-22℃,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土壤多属黄绵土、垆土,生态环境极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是我国苹果生产的最适宜区。特别是夏季冷凉干燥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积累。目前,栽种的中、晚熟品种,果实鲜艳,果肉松脆,甜酸适口,硬度较大,耐贮藏,产量高,品质优。如国光亩产5000斤以上,元帅系亩产在3000斤以上,在全国性鉴定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然而,本区位于黄土区,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因而,果园建设必须注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局部地区还需做好防止春季霜冻。

6.甘新产区。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南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哈密等。本区地处我国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12℃,夏季平均气温24-28℃,年降水量约50-60毫米,气候干燥,土壤多为漠钙土、淡栗钙土,且盐碱含量高,不宜于苹果生长发育。目前,主栽的元帅系、金帅、国光等品种表现较差,惟有当地品种夏力业等表现较好。

7.西南高原区。主要包括以云贵高原为主体,北接四川的凉山、西昌,西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谷地和昌都地区,东连广西百色高山区。本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温度的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8-15℃,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7℃,6-8月平均气温仅为20℃,年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年降水量650-1100毫米。土壤以山地黄壤、红壤、紫色土居多。苹果树多种植在1600-2900米之间。由于夏季冷凉,夜温较低,月温差小,日温差大,紫外光强,因而,中晚熟品种的品质好,着色艳,糖分高。但因开花期早,常有春霜冻害,影响到产量低而不稳。

8.江南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东南沿海等地,主要包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南部,广东北部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和四川盆地等。本区气候温湿,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6-8月平均气温高达26-28℃,一月平均气温在3--5℃,年降雨量大都在1000毫米以上。特别是花期之际,正逢霉雨季节,对座果有很大妨碍。中晚熟果实发育成熟期,又遇到伏旱加高温,降低果实的含酸度,影响着色、日烧等。生态条件不太适宜。本区苹果生产多数是新发展起来的,面积不大,种植分散,多为早熟品种。在海拔600-800米以上的山丘上,也可栽种中、晚熟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