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人道“对别人不能太好,要留三分”?

对人好七分,余下三分,留给自己,这也是聪明之人的做法。

朋友们交往,有的人特别热情,爱交朋友,对别人特别好,甚至于无所保留,当然开始时可能都挺开心的,可是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常人道,对别人不能太好,要留三分给自己,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聪明之人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对别人不能十分好,要留三分给自己呢,原因很多的。首先人和人之间是要有一点距离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一点距离也没有,一点自我没有,那么时间长了,不管是施方还是受方,都会受不了的,如果把自己全部奉献出来,自己时间长了会难以忍受的,而被帮助的人,也会受不了的,因为会伤自尊以及打破自身的宁静的,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关系交恶,弄巧成拙。这种原则也适用于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付出呵护太多,久了,孩子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和痛苦的,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其实,像两个人关系特别好,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特别好,引起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常见报道孩子长大后会反感父母的溺爱,甚至会痛恨父母的过分插手。其次,如果对别人太好,毫无保留,那么有时候也会很危险的,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是每个人都是像你一样善良的,也可能别人会利用你的善良,把你的一切都剥夺,到时候就会后悔了。并且万一有的人是隐藏的坏人,对他们毫无防备的太好,也可能会保护坏人了。所以,跟人交往一定要多长个心眼,不能全交出一片心,注意保护一下自己,也尊重别人。

人与人交往是要讲个度的,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人人都需要有自我,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对别人太好,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6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仁兄乐善好施,每天上班路过天桥都会给一个乞丐十文钱,后来这个乞丐的旁边又有一个乞丐乞讨,这位仁兄就把十文钱分开给这两个乞丐,原先的那个乞丐不干了,质问施舍者:为什么把我的钱给了另外一个人?!而现实中,演员孙某的资助风波,也很能说明问题,也就是你的倾囊相助,可能培养出的是白眼狼,他们认为你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本来就该是这样!这里面其实道理非常普通,那就是我们对于别人进行帮助要有度,不要因为帮助反而助长对方的惰性,久而久之认为你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
这个与人们常说的“一升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意思相近。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倾囊相助,有的为了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把多年积蓄都拿给了对方,到最后不但要不回来自己的钱,甚至对簿公堂成了仇人。因此对别人好,对别人帮助,都要适度,最好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与别人相处留三分,是给自己的空间,不是给别人的空间。不要到时候自己身心俱疲而没有休憩的港湾
第2个回答  2019-06-15
我是一个耿直善良的人,不管是对谁,领导也好,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我都是与人为善,一视同仁,满心满意地对待,全心全意地付出。

我一直傻傻地认为,我对别人的好,一定会换来别人对我的同等回报。可我错了,严重地错了,殊不知,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舞台,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环境不一样,观念不一样,定位不一样,创造的社会价值不一样,对周边的人的影响也不一样。

你对别人好,别人也许对你好,也许对你不好,这是别人的意愿,我们左右不了。

当你对别人好,别人也对你好时,你会有一种存在感和信任感,双方平等,互信互助,相处融洽,真诚友爱,并细心呵护和维持这种友好关系。

当你对别人好,而别人对你不好甚至伤害你时,你会有一种失落感和伤心感,你会觉得天空一片灰暗,人与人之间多么可怕,你开始怀疑“人之初,性本善”的初衷,你甚至不敢再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与其这样伤心难过,不如对人七分好,留三分爱自己。这样,不至于被别人伤害时痛苦不堪,伤心欲绝。

对人七分好,留三分爱自己,其实是给对方余地,给自己退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对别人的好太满了,太全了,反而不真实,不可靠,别人有压力,无以回报。所有的好都给别人了,拿什么爱自己呢?

对人七分好,留三分爱自己,其实是给对方距离,给自己美好。距离产生美。与爱人,情人,家人相处,都要注意把握分寸,太近了黏糊,太远了生疏,朦朦胧胧,若即若离,才会长长久久,曼妙无穷。

对人七分好,留三分爱自己,其实是给对方空间,给自己自由。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你给对方空间,自己也轻松,不用窥探对方的生活,不用揣测对方的想法,不用理会对方的对错,对方必然还你一片静地和自由。

对人七分好,留三分爱自己,于人于己都好,何乐而不为呢?
第3个回答  2019-05-24
有些人你对他再好也没有意义,养不熟的人跟喂不熟的狗差不多。尽管你不苛求回报,但是被反咬一口总是会伤心的。
人与人的距离有多少,一层肚皮。人与友的距离有多少,一寸真心。人与天的距离有多少,一米阳光。人与地的距离有多少,一个脚步。人与愁的距离有多少,一点牵挂。人与乐的距离有多少,一次放下。人与生的距离有多少,一声哭啼。人与死的距离有多少,一串叹息。言之美,美在真;人之美,美在善。心怀善念,处处阳光;人有肚量,事事和谐。人与人,不必事事究尽,处处紧逼;事与事,不必处处透明,不留余地。清醒,是一种理智;糊涂,是一种智慧。
相遇是缘分,相守靠人心,不怕钟情,就怕无情,不怕重情,就怕伤情,卑微的不过感情,最冷的不过人心,其实每一份关爱,都是一份人情,每一滴热泪,都是一片痴情,人与人之间多份善待,感情里就会少些飘零,心与心之间多份包容,生命里就会充满温情,然而世间,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候成美丽的风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掏心掏肺的互诉心声,途中路过的,都是美丽风景,永远驻留心中的,才是动人真情! 人别太善良,也别太大方,时间久了,你身边的人就会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应该的。即使有一天你撑不住了,累了,也没有人会心疼你,同情你。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都是你愿意做的。太过迁就别人,别人就会变本加厉的为难你;太过忍让别人,别人就会得寸进尺的伤害你。心眼也别太好了,不要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因为,有的人不会想你的感受,你的难处,你的种种不易,甚至连一句温暖的话都没有!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有些人,不经意间就让你看清了心;有些事,无意识里就让你懂得了情。表面热情似火的,未必是真心真意;脸上冰冷漠然的,也许是实心实意。很多结论,要等到事实的验证;很多感情,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谁在需要时,不顾一切伸出了手;谁在困难时,毫不在意转过了头。经历一些事,看清一些人,读懂一些情。真正的感情:不是嘴上说的有多好,而是行动上有多少!
没心没肺,活得不累,掏心掏肺,白白受罪。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有些事,不能强求;有些缘,不能强结;有些人,不能强留;有些路,不能强走;有些理,不能强通;有些观念,不能强为。有些人,与己无关,大可一笑而过;
第4个回答  2019-06-15
俗话说得好:饭吃七分饱,对人七分好。对身边的人,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还是亲人,我们尽量要对他们好。但是,对人,百分之百的好,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不管对方对你怎样,我们都要给自己留有一点“私人定制的好”。也就是说,对身边的人,我们只要保持七分好即可,剩下的三分好,还是留给自己,陪着自己慢慢变老吧。

比如,对身边的同事,我们对他们七分好,就是最好了。身边的同事,只要对你没有恶意,我们对他们好一点,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其实,就是尽到了本分,履行完了职责,不给单位,不给他人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这就是这一种好了,这种好,说多不好,说少也不对,但起码,可以获得五分好的肯定。那么,我们再分出两分还给同事,陪他们散散心说说话,帮忙同事做点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就有了七分好了。

剩下的三分好,我们还是留给自己吧。因为,我们也要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奋斗,我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剩下的三分好,我们要好好地享受工作成就带给我们的享受;我们要懂得分享自己努力工作得到的成果;我们还要懂得享受单位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这些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不愿,也不想都给别人,这样的好,我们大可问心无愧地接受、享受。

比如,对身边的朋友,我们只要对他们七分好,就足矣了。身边的朋友,有的,曾经青梅竹马,有的,曾经患难之交,还有的,甚至是红(蓝)颜知己。身边的朋友,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吃喝玩乐,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打诨插科,我们还可以嘻嘻哈哈地说说对方的小隐私,等等。也许,有了这些,就够了,对朋友过分的好,十分地好,就等于介入了对方的家庭,百分之百地成了对方家庭的一员,这样的好,不是好,而是一种“过分”。所以,和朋友一起,好,也应该留有余地。

那么,剩下的三分好,我们就该留给自己了。业余的时候,我们要懂得一个人享受属于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读读书、喝喝茶、听听那些曾经老去的歌曲,就是一分留给自己的好;走走路,运动运动,适当地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是一分留给自己的好;默默地从事着一种自己喜欢的爱好,或者书法,或者写作,或者养花种草,其实,也是一分留给自己的好。人生,因为群居而学会了享受生活,人生,也因为独处而学会了思考。

再比如,对身边的亲人,我们也只要对他们七分好。也许,说到这一点,很多人会反对:什么,对身边的亲人,你也只要七分好,你是不是个没有良心的人啊?其实,不是这样的,曾经有个关于鸡蛋的故事,就很深刻地讲清了这个道理:有个年轻人,每天都能得到一个善人送给他的两个熟鸡蛋,他天天等着,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可有一天,善人看到这个人旁边有个乞丐,就把两个熟鸡蛋分一个给了这个乞丐,结果,这个年轻人生气了:“你怎么回事?这明明是我的鸡蛋,你怎么分给了这个乞丐?”善人摇摇头说道:“不,年轻人,你错了,你要明白,这两个鸡蛋,其实,都是我的。”

所以,对身边的亲人要好,这是肯定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亲人的需要,对孩子,则发展成了溺爱,以后很难自食其力;而其他的亲人可能就会得寸进尺,当有一天你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时候,你就会受到他们的指责,甚至攻击。所以,对身边的亲人,我们要懂得留有分寸的好,要懂得能力范围之内的好。

而剩下的三分好,一定要留给自己,让自己每天开心一点,快乐一点,健康一点。我们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上进的事业心,才能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才能成为亲人信赖的对象,这样的三分好,再加上留给亲人的七分好,一家人,十分地好,岂不是其乐融融吗?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