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首有关于 “锦城”的诗句或者词。

想写一篇有关于锦城的古代文。
求几首诗句或词。
已有几首了。
求其他的。

已有的:
杜甫- 登楼 赠花卿 春夜喜雨 蜀相

登锦城散花楼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春夜喜雨》

上皇西巡南京歌(唐 李白)(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南京,非现在南京,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至德二年,收复两京,还都长安,遂将蜀郡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六):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成都(唐 肖遘):

月晓已闻花市合,平江偏见竹簏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浪淘沙(其五)(唐 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河传(唐 韦庄):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

惜良辰,翠娥争劝临邛酒。

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成都曲(唐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 游人爱向谁家宿?

海棠(唐 贾岛)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姿。

海棠二首(唐 吴融)

云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

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

蜀中赏海棠 唐 郑谷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海棠 宋 梅尧臣

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猛。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

朝看不足夜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张园海棠 陆游

西来始见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宫。

池台扫除凡木尽,天地眩转花光红。

庆云堕空不飞去,时有绛雪萦微风。

蜂蝶成团出无路,我亦狂走迷西东。

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

海棠歌 陆游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 张立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5
陆游诗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杜甫曾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名句

锦城是代指成都。这一名称,说来应是起于蜀汉时代,比“龟城”晚四五百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沟渠纵横,物产丰富,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物华天宝,古往今来誉为“天府之国”。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杨雄在《蜀都赋》中赋道:“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左思的《蜀都赋》也说:“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运送成都的绸缎到印度的。三国争雄时,刘备占据成都,他首先发展的就是蜀锦,故诸葛亮称:“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意思说刘备要战胜敌人,军需钱物唯一来自蜀锦。为发展蜀锦,刘备在今武侯祠一带专门设立有官办的管理锦织的地区。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有,从今南门大桥直走就是锦官城,李膺在《益州记》中也说:“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墙犹在”。这些历史记载都充分证明,当时刘备的确为发展蜀锦设有专址、官员。除此之,当时民间织造经营蜀锦之处也大量存在,如成都南门有个簇桥镇,就是今天的武侯区簇桥镇,当时便是民间制作,买卖交换蜀锦的地方。汉代盛况如何?据传说比锦官城还热闹,但是到清代已不如先前了。清代诗人黄云鹄在《簇桥行》一诗当中曾歌咏道:“簇桥丝好不救寒,簇桥田好夏苦干。簇桥距城二十里,民饥不敢鸣之官”。直到今日,簇桥还保留有昔日的丝厂丝店,足见三国时期成都织锦遍及之广。
“臣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些著名的诗句都提到了“锦官”城,留下了锦城是在刘备、诸葛亮于成都经营蜀汉政权时得名的记载。

锦缎是要到河里濯洗的,锦官城的人们赏南河濯洗锦缎,故成都人又把南河叫成了锦江。相传蜀汉时蜀女濯洗灿若云霞的蜀锦,每天到河岸人来人往。春暖花开之际,沿河两岸景色更是蔚然可观。说到这里,我们恐怕不难想象唐代大诗人杜甫“锦江”、“玉垒”句中的诗情画意了吧。如果说“锦江春色来天地”毕竟有些写意的话,那千古不移傲然屹立于都江堰的玉垒山便可作证,诗人这里确实是在赞美春色无边的蜀都锦城。

锦城之由来是因为织锦;锦江之由来则是因为濯锦。弄清了二者的由来,篇首关于锦城与锦江为何均冠同一个锦字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2个回答  2009-08-24
登锦城散花楼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送武士曹归蜀 白居易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
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送人游蜀 马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红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河传 韦庄
春晚,风暖。
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
惜良晨。

翠娥争劝临邛酒,
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
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第3个回答  2009-08-24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第4个回答  2009-08-24
李白-《蜀道难》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