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人们“住”的变化

住房条件的变化

从生存空间到生活空间。

农村住房几十年来完成了从窑洞、土坯房、砖瓦房到小别墅的变迁;城市住房完成了从平房到筒子楼、楼房,再到高档住宅小区的华丽转型。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住房要求越来越高。在静宁农村,产业的发展让村民手里有钱了,房子修得越来越漂亮,村头路尾一栋栋别墅随处可见。

现在,常年在外打工挣钱的年轻人也不用外出了,在家里也不愁没活干。只要是在建筑行业打过工的,谁家修房都会叫他们去干活,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件中提到:文革的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历史证明“文革”的论点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论点对中国当时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改革开放40年:住的变化从生存空间到生活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9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8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住方面大有改善!从落后的农村跳出到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渐渐的住上了水泥房子!之后!一栋栋小楼和院落拔地而起!我们的住方面越来越好!高楼大厦不断地建成!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第3个回答  2009-10-10
从破破烂烂的小瓦房到高耸入云的大高楼:从泥泞不堪的小土路到平坦宽阔的柏油路:……n多,楼主想要干什么呢?
唉,认输了!

参考资料:本人大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