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的意思

如题所述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的意思是读过的旧书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这句诗来自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全诗: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十八岁的安敦,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其结果是“失解西归”。这首虽是宋朝苏东坡赠给安敦的诗,但内容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原诗旨在劝慰、鼓励安敦莫以中举为念,而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失解:参加贡举考试未中。苏轼这两句诗语气委婉,劝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日后定能科场得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7
苏东坡有《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就出在这里。“旧书”指的是经典,所以要“熟读深思”。《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28
苏东坡有《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就出在这里。“旧书”指的是经典,所以要“熟读深思”。《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

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这成语常跟另一成语“爱不释手”配合着,在读的时候“爱不释手”,读过了以后“百读不厌”。这是一种赞词和评语,传统上确乎是一个评价的标准。当然,“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地读下去。
第3个回答  2019-08-11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苏轼在诗中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的意思很明确:道理就在书中,不厌其烦地读下去,就会明白的。真可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