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前,属当阳县双莲乡第十三联保,1945年日本投降后,从双莲乡分离为第三保。1949年解放后,划为宜昌县管辖,1950年土改运动中白河乡,1955年分为三个社,1956年2月并为红土乡高五社和高六社,1958年9月改为鸦鹊岭公社红土大队(管理区)4生产队,共14个小队。1961年将泉河以东5个小组划归当阳县管辖,余9个小队,以鸦双公路岗为界,岗西沿白河4个队,岗东沿泉河5个队。1961年4月后,逐步将数字名改为地方名,即改为三合大队。三合地处三大畈(即姚家畈、祁家畈、史家畈),所辖三大姓(即姚姓、祁姓、史姓);紧靠三条河(即白河、泉河、叉河)而取名。1962年分为11个组, 1980年分为12个组, 1984年9月将三合大队更名为三合村,2003年3月由于税费体制改革,合村并组,由12个组并为3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小组。
村委会驻地在村中心地带,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版图面积7.45平方公里,总数540户户,1612人,劳动力913人,党员53名,团员32名。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823亩,旱田677亩。多经园(柑桔面积)面积3000亩,养鱼面积450亩。2005年粮食总产2225吨,油料总产463吨,生猪出栏5800头,水产养殖鲜鱼510吨,柑桔总产650吨,全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568万元,人平纯收入4348元,村两委班子按照“栽好摇钱村,喂好禽和猪,养好池塘库,修好渠与路”的发展思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寻求发展,增收新路子,脚踏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奔小康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支部、村委会曾多次被县(区)、镇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单位、先进集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