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列句子。(6分)(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下列句子。(6分)(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断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这两个句子均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议论文《师说》。《师说》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词语释义】

益:更加、越发。

句读(dòu):断句。

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扩展资料:

《师说》大约是韩愈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年—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韩愈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韩愈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那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早灾,触怒权臣,被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817)从装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韩愈

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师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9
(1)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2)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第一个“圣”解释为圣人,第二个“圣”解释为圣明,“所以”解释为……原因,“其”解释为难道;第二句时注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调整,“或”解释为有的,“小学”解释为小的方面学习了。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7
(1)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2)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