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军服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颜色款式等等.要资料.

同志们,,,需要的类别就是服装的颜色问题,我在写小说,可是,对于大唐军队的服饰问题有些概念不清晰,比如明光甲,除了铠甲部分,他总要穿些衣物吧,什么衣物?
比如皮甲士兵,里面穿什么,毕竟皮甲不是覆盖全身的,有没有规矩,还是随便,套上皮甲铠甲就成!
将军战时才穿戴盔甲,便装穿什么?不可以穿什么?颜色款式.类别等等.

  皇帝服饰--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俭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修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了隋炀帝即位,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南北朝时期将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

  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此图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

  隋唐五代服饰--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图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7
红黑色;
第2个回答  2009-09-22
额 能先告诉我写的是关于什么的吗?
第3个回答  2009-09-17
甲胄在晚唐时期确立了唐朝的基本固定制式,以两挡铠和明光甲为其代表。两挡铠分胸挡和背挡二部分,在肩和腰处用皮带扣住。明光甲是一种防护面大,制作精美的甲胄,以胸甲、披膊、腿甲和前挡构成。主要特点是在胸与背部装有金属圆护,经打磨后光如镜面的圆护可以反射阳光,在战场上能使对方因目眩而无法正视自己,故被称为“明光甲”。另外,为了防御刀斧等打击武器的攻击,还在肩部增加了兽头、虎吞等造型的护肩。
在历史上被誉为最坚固的甲胄。“步人甲”分头盔护项、披膊、身甲三部分。护项为三片披垂式,左右窄而后片宽,以甲片编缀而成。胸甲、前挡和腿甲则是一体式,为甲片编缀并用皮革包边,甲片总共1825块,重量达29公斤。
http://tieba.baidu.com/f?kz=210037093
这是元代的青花瓷《尉迟恭单骑救主图》,也不知穿戴规格是不是严谨。

也许建国初的大量连环画是作者搞过考证之后动笔的吧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C1%AC%BB%B7%BB%AD+%CD%DF%B8%DA%D5%AF&z=0

年画大概是按戏台上演员的服装画的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C4%EA%BB%AD+%C7%D8%C7%ED&z=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