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西方建筑史

简述一下西方建筑史 3000字左右

古代埃及建筑

  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

  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二、风格特点:

  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古代西亚建筑

  一、范围及时期

  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图像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王宫,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细。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损构造逻辑。

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

  古风时期: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纪念性建筑形成。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纪念性建筑成熟,古希腊本土建筑繁荣昌盛期。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

  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

  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多立克(Doric)柱式

  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后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特点是其比例较粗壮,开间较小,柱头为简洁的倒圆锥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格。

爱奥尼(Ionic)柱式

  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

  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当客体的和谐同人体的和谐相契合时,客体就是美的。

  建筑风格特征为庄重、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表现明朗和愉快的情绪……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

古典实例

  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及雅典娜雕像。群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活动的路线,布局自由活泼,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照顾山上、山下观赏,综合应用多立克和爱奥尼两种柱式。

  会堂与半圆形露天剧场。如麦迦洛波里斯剧场与会堂。

  希腊晚期出现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如雅典的奖杯亭和哈利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出现了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新手法。

  祭坛发展为独立的建筑物,如帕格玛卫城上的宙斯祭坛。

  广场普遍设敞廊。

古代罗马建筑

  一、建筑成就:

  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并大大推进了古希腊建筑成就,开拓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建筑型制、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广泛成就,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二、建筑技术:

  建筑材料除砖、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并发明了相应的支模、混凝土浇灌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结构方面在伊特鲁里亚和希腊的基础上发展了梁柱与拱券结构技术。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三、建筑艺术:

  (一)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二)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

  (三)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

  (四)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

  (五)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组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

  (六)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四、建筑空间创造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9
建筑史
  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也称建筑历史。参见考古。
  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 , 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本身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反映或影响 ,所以各国个文明圈之间对于建筑史的分类和描述有着不小的差异 。 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风格演变学 。 (Baustilkunde_de . Architectural style_en)
  中国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一般分为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根据时间又分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西方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筑,事实上是一脉延续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建筑。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和美国建筑史的研究是按照现代对于世界建筑风格变化的认识按文明圈划分门类,以时间先后列序并综合评价。 其中有欧洲及中近东建筑风格 , 远东建筑风格 ,非洲建筑 , 玛雅建筑 , 印度建筑等 。
  建筑史研究的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 , 建筑历史的研究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 , 从自我本位到相对中立的过程 。 其中以英国的建筑史典籍 弗莱撤建筑史为例 , 在第一版本中只列出了西方人是已久的从中近东初期文明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线 ,而到了第四版才出现的建筑之树中引入了当时已经开始研究的远东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的风格进入 ,但是只是作为相对于欧洲的历史性风格而言的非历史性风格出现 。 而到了1961年的第17版本 , 因为对东方的持续研究使得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东方风格的历史性 ,因此将建筑之树变成贯穿始末的两大部分,并且将非历史性风格更名为东方风格 , 将历史性风格更名为西方风格 ,取消了建筑之树。 进入了第19版后进一步将东西两大部分同时取消 , 而将各个文明圈内的建筑风格演变用时间分章节 ,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专门编写某一章节内的特定地区条目 。 这也是符合世界历史学研究的总进化过程的 。
  建筑风格的演进
  古埃及建筑
  古西亚建筑
  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罗马风建筑
  哥特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手法主义建筑
  巴洛克建筑
  洛可可建筑
第2个回答  2014-01-09
建筑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