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的教案

如题所述

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是研究物理规律的课,研究规律首先要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将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初学时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它们的不同。
学情分析:
这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在学生进行探索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提问,使学生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仅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知道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理念:
本节是物理规律课,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小车、二力平衡演示器材一套、挂图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提问   提问: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时怎样运动
提问: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在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呢 ?
回答问题。
二、新课引入   小聪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去拉静止的小车,在下列情况下,小车将怎样运动呢?
1. 小聪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车,小车将向____方向运动。   
2. 小聪比小明用力小,小聪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车将向_______方向运动。
3. 小聪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车,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 ,静止的小车将________。
从而引入二力平衡课题。   回答:右;
回答:右;
回答: 0 ;静止。
三、二力平衡   定义: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上题第 3 题中,小聪和小明对小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车原来静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现象到处可见,下图中的船舶和汽车有平衡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图9-32)。   回答:
1. 重力和支持力;
2. 重力和支持力。
3.重力和浮力。
请同学们找出平时生活当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 如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静止在地面的课桌等。   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只有两个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为零,就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外力的作用。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本p109活动1 探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介绍仪器和实验方法。
2、明确研究对象:小车。
3、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竖起方向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两个绳的拉力,研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力的平衡问题。
4、观察满足了什么条件木块静止,在什么条件下木块发生运动。
提示:通过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力的情况确定研究方向。
教师在讲述了上述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提示之后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在什么条件下互相平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课本p110 活动2 讨论二力平衡有关的问题:
一对平衡力的要素: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会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就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举例。
五、力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一)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熟透的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答:由静到动。
(3)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越快。  
答:由慢到快。
(5)水平滚动的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火车,由于受到摩擦力,越来越慢。   答:由快到慢。
(7)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答: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探究实验:课本p110 活动3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
1、由静到动; 2.快到慢; 3.改变了运动方向。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结论
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六、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