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能领多少年

如题所述

灵活就业的人员在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时,缴纳社保费用累计年限达到十五年以上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按照政府有关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按月缴纳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不同,领取标准也不同。
1、缴费满15年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2、当地实行统账结合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原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的,退休后其月基本养老金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3、缴费不满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若不愿继续缴费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灵活就业人员的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其中曾在原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满10年(含视同缴费),且灵活就业2年以上的女性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选择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退休手续。
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3、另我区企业退休人员还可按月领取120元的冬季采暖费补贴。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与退休时社平工资的高低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指标。
相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可按自己选定缴费基数的20%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是按照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60%、50%来确定缴费基数的。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
相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累计缴费年限最低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可办理退休手续。缴费期间,若有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缴费累计满15年后停缴养老保险,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退休手续,其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原因是,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规定,缴费年限越长,基础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增资水平越高。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