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代两广总督名录

我们家族有个叫陈彦章的,族谱上说他曾出任两广总督,可我在清朝的两广总督名录上找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明朝人

  明代的有以下几位
  明景泰三年(1452年),两广始设总督。

  韩雍
  韩雍(1422—1478)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永熙。正统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镇压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景泰中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劾宁王得罪,勒致仕。天顺间复官,历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广西大藤峡为中心瑶、壮各族起义,武装割据多年,抢掠财产和妇女,宪宗成化初以韩雍为右佥都御史前往镇压,俘杀首领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抚,朝命从其请,仍使以总督专理军事。后被劾,致仕。有《襄毅文集》。
  张瀚
  张瀚(1510—1593),字子文,明仁和(今杭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任庐州、大名知府。蒙古瓦剌俺答包围京城时,朝廷下诏派兵部郎中在畿辅一带征调民兵入卫京师,瀚立即查核户籍,规定30丁人,以其余29人供应军饷,征得80人,驰送真定交接兵部,受到称赞。以功迁陕西左布政使,擢右副御史,巡抚陕西。半年后入京任大理寺卿。进刑部右侍郎,不久改兵部,总督漕运。隆庆元年(1567)改督两广军务,以与巡抚政见不合,在平息曾一本骚扰战事中互不配合,被停俸在家候用。后出抚陕西,迁南京右都御史,改工部尚书。万历元年(1573)以张居正荐,代杨溥为吏部尚书,任满加太子少保。当时,张居正权势正盛,满朝官吏都唯命是从,而瀚虽受其荐,但仍不阿附居正,朝议多不合。后张居正唆使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思启弹劾,瀚辞归故里,把平生所见所闻著录成《松窗梦语》8卷,记载了明代经济、社会、文化、民情风俗等方面资料,对研究明代社会经济、商业贸易有重要参考价值。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懿

  谭纶(嘉靖年)
  谭纶(1520—1577),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人,明代中叶杰出的军事家,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史称“谭戚”。隆庆二年(1568)三月,谭纶因兵科给事中吴时来的推荐,由两广总督升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隆庆四年(1570)以后,先后任协理京营戎政和兵部尚书,直至万历五年(1577)去世。在前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对废弛至极的蓟辽边防进行了多方整顿,为巩固明朝北部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熊文灿
  文灿贵州永宁卫人, 徙家蕲水, 由进士历官至布政司, 崇祯元年以福建布政司就迁巡抚. 福建濒海多盗,郑芝龙为盗魁,颇愿受抚,当事谕降之.文灿至,善遇芝龙,使为己用.芝 龙屡败他盗,文灿以功擢总督两广军务,仍借芝龙力.最后,击海盗,刘香死,盗尽平,时 崇祯八年.文灿官闽广久,积赀无算,厚以珍宝结权要,谋久镇岭南.会帝疑刘香未死,且 不识文灿为人,遣中使假广西采办名,往观之.文灿厚有所赠遗,留饮十日,中使喜.
  朱治涧
  顺治四年(1665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栋部于顺治四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进至高明,留守肇庆的明两广总督朱治涧不战而逃。李成栋即命部将罗成耀留镇肇庆,自己领主力进攻梧州。梧州守将陈邦傅弃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栋占领梧州。二月间,明内阁首辅丁魁楚投降,被杀。

  丁魁楚
  丁魁楚(?-1647年),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四年(1631年)升任保定巡抚,崇祯七年任户部侍郎。崇祯九年官至河北巡抚,善事权要。明亡后,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兵部尚书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派军士在肇庆灵羊峡一带挖掘端砚老坑石头,制作精美砚台。清兵南下后,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妻妾三四百人分给营中将士随意轮奸至死。幼孙子为李成栋部将罗成曜收养
  朱英
  朱英,(1416-1484),字时杰,号诚奄,明桂阳(今汝城)县外沙村人。祖父攀麒,阳朔县主溥,父思谏,俱以朱英贵赠资政大夫。朱英五岁丧父,由母亲胡氏夫人日耕夜织,潜心教养。九岁就学于本村香明寺中。十三岁外出求学,十五岁取为县学生员,主习“毛诗”、“尚书”二经。朱英天资聪颖,读书刻苦专注,岁科试屡列高等,十九岁补廪生。二十二岁,到本村白石岩畔白石书斋修业,专习“易经”。正统九年(1444)湖广乡试中举人。
  正统十年(1445),与族兄津江朱海同登乙丑科进士,兄弟齐名,在京师,被人们视为双凤。随即分配在兵部观政。正统十二年(1447),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景泰三年(1452)调升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天顺六年(1462),升布政司参政。期间,曾代理布政使事务。成化元年(1465)改调陕西布政司右参政。成化五年(1469),升福建右布政使。成化七年(1471),迁陕西左布政使。成化十年(1474),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命巡抚甘肃。成化十一年(1475),五十九岁,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不久升右都御史,食从一品俸。成化二十年(1484),诏取回京,入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少保。成化二十一年(1485)七月十二日,卒于官,享年六十九岁。皇帝震悼,派中官为使,赐钱万贯,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遣礼部尚书周洪谟谕祭,缮部营葬。由其长子刑部郎中朱守孚奉柩还乡。次年十二月葬于外沙乡谢坡之阳。入祀本县县学乡贤祠,享四时祭祀。正德十四年(1519),邑人御史范辂具奏,追谥“恭简”。嘉靖元年(1522)巡抚秦金题奏敕立恭简祠于学宫之东祀之。两广不少地方立祠祀于郡县学。
  杜永
  沈犹龙
  沈犹龙(?~1645年),字云升,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金山区松隐)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由鄞县知县累官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刘大夏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明华容县人。与王恕、马文升一起,称为“弘治三君子”。宪宗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后迁郎中。孝宗弘治二年(1489),升广东右布政使,亲往谕导、平息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谋反一事。迁浙江左布政使,以副都御史督治河道。旋以户部侍郎迁右都御史,清理宣府兵饷,尽革积弊,边塞得宁。因病退。再起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

  吴桂芳
  〔明〕(公元?年至公元一五七八年)字子宝,新建人。生年不详,卒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扬州知府御倭有功。屡迁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群盗李亚元等连岁为患,倭寇继至,桂芳次第讨平之。累官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桂芳文章通达,诗亦宏敞。著有《师暇裒言》十二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王泮

  清代的有以下

  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迁回驻广州。
  光绪三十一年起,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

  历任总督
  日期为由农历换算后的格里历日期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李率泰 (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王国光 (1656年3月16日 - 1658年7月10日)
  李栖凤 (1658年7月10日 - 1661年11月2日)

  广东总督(专辖广东,顺治18年至康熙4年)
  李栖凤 (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卢兴祖 (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广东广西总督(康熙4年至雍正元年)
  卢兴祖 (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周有德 (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金光祖 (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吴兴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石琳 (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郭世隆 (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赵弘灿 (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杨琳 (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
  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
  孔毓珣 (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

  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
  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
  郝玉麟 (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 (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年2月25日)
  鄂弥达 (1732年3月21日 - 1735年1月5日
  代理: 1732年3月21日 - 10月17日

  两广总督(雍正12年至光绪31年)
  鄂弥达 (1735年1月5日 - 1738年8月30日)
  马尔泰 (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庆复 (署任,1741年5月28日 - 1743年1月28日)
  策楞 (署任,1743年1月28日 - 7月17日)
  那苏图 (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策楞 (二次,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尹继善(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硕色 (1748年11月24日 - 1750年2月9日)
  陈大受 (1750年2月9日 - 1751年11月14日)
  阿里衮 (1751年11月14日 - 1753年2月24日)
  班第(代理,1753年2月24日 - 10月16日)
  策楞 (三次,1753年10月16日 - 1754年5月3日)
  杨应琚 (1754年5月3日 - 1757年8月31日)
  鹤年(1757年8月31日 - 1758年1月14日)
  李侍尧署任
  陈宏谋 (1758年1月14日 - 1758年5月27日)
  李侍尧 (一次,1758年5月27日 - 1761年5月27日)
  苏昌 (1761年5月27日 - 1764年7月22日)
  李侍尧 (二次,1764年7月22日 - 1777年2月25日)
  杨廷璋 (署任,1765年7月22日 - 1767年4月24日)
  杨景素 (1777年2月25日 - 1778年3月19日)
  桂林 (1778年3月19日 - 1780年1月11日)
  巴延三 (1780年1月11日 - 1784年2月20日)
  舒常 (1784年2月20日 - 1785年2月26日)
  孙士毅 (代理,1785年2月26日 - 9月1日)
  富勒浑 (1785年9月1日 - 1786年5月23日)
  孙士毅 (二次,1786年5月23日 - 1789年2月19日)
  福康安 (1789年2月19日 - 1793年9月14日)
  长麟 (一次,1793年9月14日 - 1796年7月5日)
  朱圭 (1796年7月5日 - 9月29日)
  吉庆 (1796年9月29日 - 1802年12月17日)
  长麟 (二次,1802年12月17日 - 1803年1月26日)
  由瑚图礼署任
  倭什布 (1803年1月26日 - 1805年1月30日)
  那彦 (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
  吴熊光 (1805年12月12日 - 1809年1月6日)
  永保 (1809年1月6日 - 2月20日)
  百龄 (1809年2月20日 - 1811年2月16日)
  松筠 (1811年2月16日 - 11月5日)
  蒋攸铦 (1811年11月5日 - 1817年10月22日
  阮元 (1817年10月22日 - 1826年6月22日)
  李鸿宾 (1826年6月22日 - 1832年9月14日
  卢坤 (1832年9月14日 - 1835年10月15日
  邓廷桢 (1835年10月15日 - 1840年1月21日)
  林则徐 (1840年1月21日 - 10月3日)
  琦善 (署任,1840年9月28日 - 12月4日)
  琦善 (1840年12月4日 - 1841年2月26日)
  祁□ (1841年2月26日 - 1844年3月19日)
  耆英 (1844年3月19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 (署任,1848年2月3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 (正式,1848年7月4日 - 1852年9月7日)
  叶名琛 (1852年9月7日 - 1858年1月26日)
  黄宗汉 (1858年1月26日 - 1859年5月4日)
  王庆云 (1859年5月4日 - 10月7日)
  柏贵 (署任,1859年5月4日 - 21日
  劳崇光 (署任,1859年5月21日 - 10月7日)
  劳崇光 (正式,1859年10月7日 - 1862年10月17日)
  刘长佑 (从没到任,1862年10月17日 - 1863年2月14日)
  晏端书 (署任,1863年2月14日 - 7月6日)
  毛鸿宾 (1863年7月6日 - 1865年3月7日)
  吴棠 (代理,1865年3月7日 - 13日)
  瑞麟 (1865年3月13日 - 1874年10月17日)
  代理: 1865年3月13日 - 1866年9月25日
  英翰 (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9月2日)
  张兆栋 (署任,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3月31日)
  刘坤一 (1875年9月2日 - 1879年12月27日)
  裕宽 (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 - 1879年12月27日)
  张树声 (一次,1879年12月27日 - 1882年4月19日)
  裕宽 (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 - 1880年5月20日)
  裕宽 (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 - 5月6日)
  曾国荃 (1882年5月6日 - 1883年7月13日)
  张树声 (二次,1883年7月13日 - 1884年5月22日)
  张之洞 (1884年5月22日 - 1889年8月8日)
  李瀚章 (1889年8月8日 - 1895年4月13日)
  谭钟麟 (1895年4月16日 - 1899年12月19日)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衔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
  德寿 (代李鸿章,1899年12月19日 - 1900年5月24日)
  李鸿章 (1900年5月24日 - 7月9日)
  德寿 (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 - 9月16日)
  鹿传霖 (1900年9月16日 - 26日)
  陶模 (1900年9月26日 - 1902年7月2日)
  德寿 (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 - 1903年4月18日)
  岑春煊 (1903年4月18日 - 1905年7月23日)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光绪31年至宣统3年)
  岑春煊 (一次,1905年7月23日 - 1906年9月11日)
  周馥 (1906年9月11日 - 1907年5月28日)
  岑春煊 (二次,1907年5月28日 - 8月12日)
  张人骏 (1907年8月12日 - 1909年6月28日)
  袁树勋 (代理,1909年6月28日 - 1910年10月29日)
  增祺 (广州将军代张鸣岐兼署,1910年10月29日 - 1911年4月14日)
  张鸣岐 (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0
明清历任两广总督
(明)
韩雍
张瀚
谭纶(嘉靖年)
熊文灿
朱治涧
丁魁楚
朱英
杜永
沈犹龙
刘大夏
王泮
(清)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李率泰 (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王国光 (1656年3月16日 - 1658年7月10日)
李栖凤 (1658年7月10日 - 1661年11月2日)
广东总督(专辖广东,顺治18年至康熙4年)
李栖凤 (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卢兴祖 (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广东广西总督(康熙4年至雍正元年)
卢兴祖 (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周有德 (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金光祖 (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吴兴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石琳 (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郭世隆 (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赵弘灿 (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杨琳 (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
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
孔毓珣 (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
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
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
郝玉麟 (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 (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年2月25日)
鄂弥达 (1732年3月21日 - 1735年1月5日
代理: 1732年3月21日 - 10月17日
两广总督(雍正12年至光绪31年)
鄂弥达 (1735年1月5日 - 1738年8月30日)
马尔泰 (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庆服(署任,1741年5月28日 - 1743年1月28日)
策楞 (署任,1743年1月28日 - 7月17日)
那苏图 (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策楞 (二次,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尹继善(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硕色 (1748年11月24日 - 1750年2月9日)
陈大受 (1750年2月9日 - 1751年11月14日)
阿里衮 (1751年11月14日 - 1753年2月24日)
班第(代理,1753年2月24日 - 10月16日)
策楞 (三次,1753年10月16日 - 1754年5月3日)
杨应琚 (1754年5月3日 - 1757年8月31日)
鹤年(1757年8月31日 - 1758年1月14日)
李侍尧署任
陈宏谋 (1758年1月14日 - 1758年5月27日)
李侍尧 (一次,1758年5月27日 - 1761年5月27日)
苏昌 (1761年5月27日 - 1764年7月22日)
李侍尧 (二次,1764年7月22日 - 1777年2月25日)
杨廷璋 (署任,1765年7月22日 - 1767年4月24日)
杨景素 (1777年2月25日 - 1778年3月19日)
桂林 (1778年3月19日 - 1780年1月11日)
巴延三 (1780年1月11日 - 1784年2月20日)
舒常 (1784年2月20日 - 1785年2月26日)
孙士毅 (代理,1785年2月26日 - 9月1日)
富勒浑 (1785年9月1日 - 1786年5月23日)
孙士毅 (二次,1786年5月23日 - 1789年2月19日)
福康安 (1789年2月19日 - 1793年9月14日)
长麟 (一次,1793年9月14日 - 1796年7月5日)
朱珪 (1796年7月5日 - 9月29日)
吉庆 (1796年9月29日 - 1802年12月17日)
长麟 (二次,1802年12月17日 - 1803年1月26日)
瑚图礼署任
倭什布 (1803年1月26日 - 1805年1月30日)
那彦 (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
吴熊光 (1805年12月12日 - 1809年1月6日)
永保 (1809年1月6日 - 2月20日)
百龄 (1809年2月20日 - 1811年2月16日)
松筠 (1811年2月16日 - 11月5日)
蒋攸铦 (1811年11月5日 - 1817年10月22日
阮元 (1817年10月22日 - 1826年6月22日)
两广总督林则徐 李鸿宾 (1826年6月22日 - 1832年9月14日
卢坤 (1832年9月14日 - 1835年10月15日
邓廷桢 (1835年10月15日 - 1840年1月21日)
林则徐 (1840年1月21日 - 10月3日)
琦善 (署任,1840年9月28日 - 12月4日)
琦善 (1840年12月4日 - 1841年2月26日)
祁 (1841年2月26日 - 1844年3月19日)
耆英 (1844年3月19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 (署任,1848年2月3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正式,1848年7月4日 - 1852年9月7日)
叶名琛 (1852年9月7日 - 1858年1月26日)
黄宗汉 (1858年1月26日 - 1859年5月4日)
王庆云 (1859年5月4日 - 10月7日)
柏贵 (署任,1859年5月4日 - 21日
劳崇光 (署任,1859年5月21日 - 10月7日)
劳崇光 (正式,1859年10月7日 - 1862年10月17日)
刘长佑 (从没到任,1862年10月17日 - 1863年2月14日)
晏端书 (署任,1863年2月14日 - 7月6日)
毛鸿宾 (1863年7月6日 - 1865年3月7日)
吴棠 (代理,1865年3月7日 - 13日)
瑞麟 (代理,1865年3月13日 - 1874年10月17日)
英翰 (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9月2日)
张兆栋 (署任,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3月31日)
刘坤一 (1875年9月2日 - 1879年12月27日)
裕宽 (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 - 1879年12月27日)
张树声 (一次,1879年12月27日 - 1882年4月19日)
裕宽 (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 - 1880年5月20日)
裕宽 (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 - 5月6日)
曾国荃 (1882年5月6日 - 1883年7月13日)
两广总督张之洞 张树声 (二次,1883年7月13日 - 1884年5月22日)
张之洞 (1884年5月22日 - 1889年8月8日)
李瀚章 (1889年8月8日 - 1895年4月13日)
谭钟麟 (1895年4月16日 - 1899年12月19日)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衔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
德寿 (代李鸿章,1899年12月19日 - 1900年5月24日)
李鸿章 (1900年5月24日 - 7月9日)
德寿 (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 - 9月16日)
鹿传霖 (1900年9月16日 - 26日)
陶模 (1900年9月26日 - 1902年7月2日)
德寿 (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 - 1903年4月18日)
岑春煊 (1903年4月18日 - 1905年7月23日)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光绪31年至宣统3年)
岑春煊 (一次,1905年7月23日 - 1906年9月11日)
周馥 (1906年9月11日 - 1907年5月28日)
岑春煊 (二次,1907年5月28日 - 8月12日)
张人骏 (1907年8月12日 - 1909年6月28日)
袁树勋 (代理,1909年6月28日 - 1910年10月29日)
增祺 (广州将军代张鸣岐兼署,1910年10月29日 - 1911年4月14日)
张鸣岐 (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两广总督自明朝起设置,均未见 陈彦章 ;估计即使有,也应是行代理之类的权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