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俩白银啥意思?

如题所述

三十三俩白银的含义:据传清朝老百姓家庭一年的平均收入为33两白银左右,而那个年代家庭基本支出的平均额为每年36两白银。

要说收入与支出差距大倒也不至于,也就是总收入的10%左右,但老百姓发现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3两白银的差距。于是他们只能每天为生活奔波、疲于奔命赚钱,也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精力做出反抗清政府的事情来。

“33两白银”的精髓是收入与支出之间差距的分寸感。如果差距太大,老百姓心一横,反正活不下去了,索性反抗到底、推翻清朝政府;如果多干点活能弥补差距,那么大家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反思,同样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

“33两白银”是假的

36两白银既然是基本支出,那么收入不足部分就必须通过借贷弥补。清朝不是现代,金融体系非常不完善,全国老百姓到哪里去借那3两白银。与此同时,每年都差3两白银,即使不算利息,第二年的欠账金额变成了6两,第三年变成9两,哪个地主会做这种亏本买卖呢。

知道借债人永远还不上,只会越欠越多,而且面对的是整个村的所有农户,一年后地主家都会因收不回借出去的白银破产。此外清朝一个老百姓家庭要支出36两白银,还是最基本的开销,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古代向来有士农工商的分类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