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55岁,最近5个月身体消瘦了20斤,身体是不是有问题?

我母亲身体一直比较弱,患有胃病。去年患了胃下垂,后来治辽后,去医院复查,基本复位了。
(1)这几个月身体莫名其妙的消瘦,5个月身体消瘦了20斤,
(2)脸色有点苍白,身体有点发黄
(3)全身关节有些疼痛
(4)牙齿老化得快,牙根发黑。经常牙痛
(5)时常睡不好觉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上述五种问题,像他们这个年龄段,易发的身体问题还有哪些?
请详细解答,解答还有50积分的报酬!

根据你的描述,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嗯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你妈妈的症状.
1,胃病,一般老百姓说的胃病其实就是慢性胃炎或是胃溃疡,一般胃炎迁延不愈很容易患肿瘤!
2.体重减轻,还是最近几个月,肿瘤是首要考虑因素!当然楼下说的甲亢,糖尿病有可能,但是可能不大,还是肿瘤的因素多点。
3.身体发黄,也就是黄疸形成,病变累计到肝脏!脸色的问题很好解释,体虚,免疫力下降,睡眠不好,纳差.
4,全身关节酸痛,嗯这个不清楚是关节内疼痛还是关节肌肉疼痛,楼主没说清楚。不过这也是症状之一。
5.说到牙齿,楼主,让你担心的问题出现了,我不会为了什么分数,或是让你觉得没什么,实话实说,首先牙齿牙龈出血不?是不是也有牙齿松动?表面来说这是牙龈炎的表现,好继续下面
6睡眠质量差。
楼上说甲亢,好我继续问,楼主的妈妈眼球最近有没有突出?吃饭情况怎样?有没有呕吐什么的?
继续,糖尿病的问题,有没有夜尿增多,尿频等。还有就是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
回答我所上问题,那么就呼之欲出了,我个人也认为是糖尿病!
我把糖尿病早期症状给你,你就、自己看看
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1)口腔: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水肿、牙龈肿痛、牙齿扣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
(2)体重:体重缓慢减轻,且无明显的诱因;
(3)体力:疲乏、常有饥饿感、出汗、乏力、心悸、颤抖、低血糖;
(4)尿液;男性尿频、尿液多;
(5)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
(6)皮肤: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易愈合,或有反复发作的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
(7)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8)生殖:女性发生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羊水过多、或分娩巨大胎儿者。
信息来源:中国药学会网站专家
建议你学会自查糖尿症:
有的人自我感觉是健康的。比如说体重下降。糖尿病的症状大概是两大块。一块叫做三多一少,三多是什么意思呢?叫作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体重和体力下降叫做一少。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体力并不好,很多人这时候实际血糖已经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那么第二个就是有的人餐前低血糖,他没有什么口渴多饮多尿症状。但他就是饭前觉得非常饿,这顿饭等不到下顿饭。不吃点东西就觉得饿得心慌。有人这样说,他下班骑车的时候,路上必须得买点东西吃,否则就到不了家了。这很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迟缓了。胰岛素分泌迟缓和血糖高不同步了。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反而高了而造成这个症状。
还有一些属于并发症的。比如皮肤搔痒,容易长疖子,还有一种叫做胫前黑斑的表征。腿上一碰黑一块。很快消不掉,还没消掉,又一块,又是黑的。腿前面都是黑的。糖尿病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表现。还有是视力不好。远处近处都看不清楚,它并不见得是眼科并发症。而是因为血糖高了,眼睛受害了,病人总是看不清楚。当然也有一些并发症,像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还有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小孩得糖尿病就影响生长发育。有这些蛛丝马迹千万不要放弃,实际上只要有糖尿病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查不出来的。想要查一滴血就能查出来,千万不要耽误。任何一种病,包括爱滋病,都说早晚有一天能根治。糖尿病早晚有一天会被根治的,但不是现在。现在说它能根治,那是夸大其辞,或者就是巫医假药,就是骗人的。
祝你永远快乐!
首先,II型糖尿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以中老年人为多。

多次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都表明,II型糖尿病发病的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起,患病率逐渐增加,在老年期达到高峰。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相对来说,还是十分少见的。

II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特点是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也就是说与I型糖尿病比,不那么来势汹汹,症状不明显,不见得每个病人都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的表现,多数人也没有显著的消瘦,当然体力和体重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个特点就是病人往往不需要靠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也就是说他们不打胰岛素也不至于很快就发生酮症酸中毒而然危及生命。所以II型糖尿病又可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病人有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多数是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是因为发生了急性并发症或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较重,而不像I型糖尿病病人那样是为了维持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小动作”很多,其中有的还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防治腰酸背痛:前弯后仰及向左、向右旋转的腰部活动,能强腰健胃、预防和治疗腰酸背痛等病症。

防治肩周炎:双手做由前向上、向后向上的顺、逆时针方向旋转臂膀的活动,既能强健肩关节及周围组织,又能防治肩周炎。

防治颈椎病:先做低头、抬头运动;然后做转动颈脖的运动,转头时尽量使头部与肩近似水平,能防治颈椎炎。

防治高血压、心脏病:起床前先在坐起后停半分钟,双腿垂于床沿停半分钟,站起后再停半分钟,接着展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能防治高血压、心脏病。

防治便秘:经常旋转按揉腹部、提肛能促进直肠蠕动,保持大便畅通,这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些血压偏高而患便秘的老年人,不妨一试。

防治胃肠道疾病:经常按揉足三里(膝盖下四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按摩涌泉穴(足掌心)及五趾下凹陷处,可增强脾肾和胃肠消化功能,还可防治脚抽筋及胃肠道疾病。

防治糖尿病:日本流行一种捏揉大拇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捏揉左手大拇指的两个关节(不捏揉右手大拇指),每天1-2次,每次3分钟,此法无副作用。

防治失眠、头痛等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都聚合于头部,经常梳头对治疗眩晕、失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头一次,每次2-3分钟,用力适中,头皮各方向全部梳理一遍。对防治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眼病,每天用木梳(最好用牛、羊角梳)反复梳头后用梳齿轻轻叩打头皮3-5分钟,最后再梳理一遍,若能结合头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打,则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2
  你好,我是梁医生。   根据你的描述,不知道你母亲这几个月食欲如何?如果不好,是一直不好还是最近差很多?如果饮食和以前差不多,这个年龄段,5个月身体消瘦了20斤,首先要考虑到3种疾病,糖尿病、甲亢以及是否有肿瘤的可能性。   分析:   1、糖尿病:   有很多人在糖尿病的初期,往往没有感觉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而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恶化,初步发生时可发现口渴多饮,多食善饥或食欲减退,进而感觉头昏头痛,容易疲倦,嗜眠,全身无力感,体温不隐,面色萎黄,频尿或夜间多尿,尿味异常,尿液表面呈油状,体重突然减轻,血糖高,尿糖高等症状。你看看你母亲是否有这些表现?   2、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根据你描述,只有消瘦一点符合。   3、肿瘤:   很多人忌讳谈这点,但是在大医院,如果病人几个月身体莫名其妙的消瘦,专家教授一定会考虑肿瘤的可能性。 一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真的有肿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如果没有,可以进一步查找原因。建议去正规的大医院找教授看,他们见过的疾病多,经验丰富,检查有针对性,其实费用算下来不比小医院高太多,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病人是从小医院一路看上来,检查都不知道重复做了多少(因为小医院设备不太好,有些检查效果不好,需要到大医院重做)。在这里我不是说小医院不好,当然,如果是小病,小医院看就行。如果是诊断不清楚或者疑难杂症或者大病,还是先到大医院看比较好。   总之,你母亲的情况需要尽快去正规大医院找教授看看,根据你的描述,建议去内分泌科、血液科看看,一般大医院的专家教授挂号费也就7-9元。   祝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2
建议:首先带着你的母亲去医院查检一下,确认具体的症状如何!
进了医院,医生难免会要求你去开一些药片的,很有可能是要求你买些贵重的药片!我听说安利里纽崔莱,还有倍力健都很管用的。我认识的有些人也正在服用,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是它们是天然的成分,不含药物的。吃了总归是有好处,没坏处的。是药三分毒嘛,服用多了当然是不好的。
你不妨去购买一些来试试看哦!
祝你的母亲健康长寿哦……
第3个回答  2010-05-12
1,患者近几个月是否在饮食习惯方面有改变?例如变得不太愿意吃肉?
2,仔细摸一下患者左锁骨上的颈窝,看看那个地方能不能摸到豌豆大小的硬疙瘩。
如果上面两条中有任何一条相符,建议患者尽早到当地正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普通外科去接受详细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长期从事外科工作的经验。

第4个回答  2010-05-12
是糖尿病,而且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当时我们邻居阿姨也是这样,一模一样。
先带她去医院做一下检查,测一下血糖。如果指数很高,就先打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然后通过药物控制。
要注意饮食了,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就行,饮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例如蔬菜,豆制品等,做菜少放盐,适当多喝水。

不要太害怕,糖尿病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先把血糖控制住,以后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来调控。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多多关心妈妈,多多提醒她让她改掉不好的一些习惯,祝天下所有妈妈健康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