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相声台词

2010年的相声台词

所有相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郭:谢谢大家!看见你们高兴我痛快呀。
于:也高兴。
郭:老老少少,楼上楼下,
于:对。
郭:一万多人,
于:哪儿有那么些人呀?
郭:连窑台儿吃涮肉的那帮。
于:咳,外边儿也算?
郭:来这么些人,好!没事多听听相声,有好处。开心。
于:哎,一乐。
郭:没有难过的事儿。天塌下来有武大郎盯着。
于:就他活着呢,那意思。
郭:咱么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呢?高高兴兴的。当然了,保不齐谁家里有点儿什么事儿,
于:那是。
郭:拿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抬杠拌嘴啦,孩子不听话啦,这保不齐。
于:都被不住。
郭:今天我媳妇还跟我打架来着呢。
于:啊?
郭:今天家里边儿闹点儿别扭。
于:闹家务事。
郭:吵嘴。“纲太”很不高兴。
于:对,哎?“纲太”是谁呀?
郭:我媳妇儿。
于:哈哈哈哈。您媳妇儿怎么会叫“纲太”呀?
郭:郭德纲的太太嘛。
于:哎呀。
郭:跟我吵,这个比你强,那个比你强。哎呀。你看我跟台上能耐大着呢啊,她跟我一搅我这脑子”嗡“一下子。我恨的没法儿没法儿的。
于:是。
郭:可是你说两口子怎么弄啊?我一扭头我就冲进房间,坐下来稳定住了想了想。
于:冷静一下。
郭:其实她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她也是为了我好,
于:那可不。
郭:我要发火也不应该,想了一刻钟,出去跟她好好说说,
于:解释一下。
郭:我决定,我冲水,站起来,系好了。
于:您那不是想了一刻钟,您是拉了一刻钟。
郭:讨厌啊。我坐那儿冷静了半天,我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于:肚子里舒服多了吧?
郭:不许瞎说。
于:谁瞎说了?
郭:后台对词儿有这个吗?
于:是啊,您想的时候冲水干吗呀?我就琢磨。
郭:我冲进房间坐错地儿了。
于:那叫冲错房间了。
郭:我的意思就是她也希望我好。
于:(于谦一直在笑)
郭:你再乐你出去啊!
于:(笑着说)谁乐了?
郭:不带这样的,我们家里闹别扭你还看着可乐,你什么人?
于:是,要不给您气成这样。
郭:我是真生气,当然她也是为了我好,她一直希望我出类拔萃,比别人强。这就是典型的望子成龙。
于:你们这关系不一般哪。
郭:那当然了。当然我水平有限,我的心是热的。
于:别客气了,不错!
郭:我跟你我比不了,人家于老师水平、觉悟、经验、方方面面都比咱强。
于:不能这么说。
郭:咱就普通老百姓,人家老于家书香门第,连他,带他媳妇儿,我们那嫂子,人家都大户人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家早晨起来我媳妇:“买早点去!扫地!擦地!中午谁接孩子?”我们家尽这个。
于:杂物事儿嘛。
郭:人家早晨起来,收拾利落了,香炉里点根香,那儿放着古筝的音乐,俩书台笔墨纸砚都预备好了,研得了磨,舔饱了笔,两口子画画。
于:好这个。
郭:他坐这边,嫂子坐对脸儿,一人桌子上搁一镜子,看一眼,画两笔,
于:自画像。
郭:嫂子那儿画一狐狸,
于:啊?
郭:于谦这儿画一大乌龟。
于:去!没听说啊!
郭:大才子嘛。
于:大才子照镜子画乌龟呀?
郭:你这是国宝的东西。
于:什么国宝呀?
郭:国宝,我承认。想当初宋徽宗赵佶画马最好,还有一大画家戴嵩画牛。
于:对。
郭:赵佶的马戴嵩的牛,嫂子那样的狐狸,你这样的王八。
于:没听说过!有搁一块儿说的吗这个?
郭:天下第一。关键是人家家里有这个条件,
于:什么条件?
郭:人家他那个父亲们,说实在的阿,
于:对,没有“们”这里头。父亲就一个!
郭:是啊?我夸你显得阔嘛。
于:显得阔我趁爸爸呀?那管什么呀?
郭:你超过别人,超过别人。
于:没有,这地方不用!
郭:他父亲老学究,留着胡子,看着就像个有学问的人。呵!
于:墩布啊是怎么着?下巴颏枕一墩布。
郭:散步连擦地在屋里头。
于:好吗,没听说过。
郭:人家那老爷子,我跟他爸爸我们相好,我跟他们老爷子就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
于:咱先说准谁是父亲啊!这么说含糊,知道吗?
郭:你让他先挑,
于:没有挑的,
郭:他来剩下的那个我来,他不乐意来的我来。
于:没有,他是长辈。
郭:干父子。
于:对。
郭:老头真好,打小疼我们俩人,我们俩坐屋里头,小孩儿,七八岁儿,我们俩坐屋里描红模子,字帖,
于:书法。
郭:蒙上纸我们俩这儿写,老头看看:“不行,不行!”唰唰,全撕了。这个多咱练出来啊?
于:太慢。
郭:这个有意义吗?干点儿别的。
于:什么呀?
郭:弄一簸箕土搁在这儿,“和泥儿,和泥儿玩儿。”
于:和泥?
郭:我说这个干不刺裂的怎么活啊?老头看看:“你躲开,你也躲开。”
于:干吗呀?
郭:“哗”。
于:哎哟,起来,什么老头儿啊这是?
郭:童心哪。
于:可惜了这岁数!
郭:“我这个胡子长我不方便蹲下啊,你们俩谁来?”我说谦哥你比我大,你来这个,谦哥下手“呱唧呱唧”弄一大泥饼子,BIA,摔地上,当间儿摔出一洞来,老头看看:“这叫什么?”谦说:“这叫窟窿。”我说:“这叫眼儿。”老头乐了:“窟窿眼儿。”
于:一样啊,这还掰吃什么呀?
郭:老爷子高兴啊,“好!第一节课结束了啊!”
于:就这个啊?
郭:光和泥儿没意思。
于:还干吗?
郭:“这回啊,我给你们崩个坑儿看看。”
于:崩坑?起来吧!干吗要褪裤子是吗?撒尿和泥,放屁崩坑?这是老头儿干的事儿吗?
郭:你爸爸童心未泯。
于:用不着啦。
郭:活泼,活泼。
于:让它泯了吧,这心。
郭:在屋里一块儿玩儿,老头站这儿,大长胡子,谦儿在那边扽着胡子,爷俩玩儿,我在当间儿跳。
于:我说我爸爸下巴颏怎么那么长呢?
郭:玩意儿嘛。
于:什么玩意儿啊?
郭:闲着没事儿,老头带着我们俩,“走!爬山去!孩儿们,与我爬山去者!”爬山,爬香山。这么大岁数他还跟着一块儿,精神好!红光满面。当然了,终归岁数在这儿呢,爬山他总是最后一个上去,第一个下来。
于:怎么那么快下来?
郭:没站稳呗。
于:啊?掉下来的?
郭:是个玩意儿,可乐。
于:拿他当玩意儿像话吗?
郭:我们都害怕赶紧跟下来了,老头儿坐这儿乐,“吾哈哈”,
于:摔美了。
郭:“太好玩了这个,你看这么些人看着我都乐,我很爽,我很爽。人活一世无非是让别人拿我找乐儿嘛,为社会做贡献。”
于:什么心态啊?
郭:老头高兴,童心未泯哪,我们坐这一边儿一个,老爷子,讲讲,让我们听听,为什么能那么高兴?“笑对人生,让大伙瞧着通过你高兴你也算为社会做贡献。知道吗?你看我!”又站起来了,一踩这胡子,“邦!”摔那儿了。这人都乐啊,老头也美,比自己看着到痛快。“看见了吗?都乐了吧?我再来一回!”
于:还来呀?就这把胡子踩不了几回知道吗?
郭:玩儿呗。
于:玩儿什么呀!
郭:我说:“老爷子,您这辈子就没有难过的事儿吗?”(捋胡子)
于:别捋了!
郭:这长。
于:长你绞绞好不好呢?
郭:“有!”
于:奥,一捋胡子才想起来。
郭:“想当初啊,文革那会儿啊,我下放到山区,天天跟山民一块儿待着,那段时间吃的住的条件都不好,那会儿算是受罪了。”
于:受苦了。
郭:“老爷子,您这吃过见过的主儿,沦落在那个地儿您就没有难过得时候吗?”
于:还能保持这心态?
郭:“没有,在那儿我也很快乐,寻找快乐。”
于:怎么找啊?
郭:我说您有什么特别快乐的事儿吗?“我给你们讲一个可乐的事儿吧,有一年冬天,十冬腊月,大雪纷飞,我们邻居老王家的大狗丢了,天天靠着它放羊,丢了。我们带着人给找,我带着七八个人进山给他找去,找三天,在山旮旯看见这狗了,晚上天都晚了,支上帐篷点上火,我们坐那儿看着这狗。”
于:看着?
郭:“实在没事儿干,我们过去打那狗玩儿,徕着耳朵抽它嘴巴,bia bia,我打了一宿,我很快乐。”
于:就这个啊?
郭:这没什么可快乐的。
于:可说是呢。
郭:还有别的快乐事儿吗?“第二年冬天,老李家那马丢了。”
于:老丢东西。
郭:“我给找马去,带着七八个人,半夜里围着山,找两天,在山旮旯找着了,支上帐篷点上火,围着马,没事儿干,我给这马来嘴巴子,我踢它,踢了一宿。我很快乐。”
于:这什么快乐方式啊? 郭:就一点儿难过的事儿都没有吗?
于:想想。
郭:“有。”什么难过事儿啊?“第三年,我丢了。”
于:打死你,我告诉你吧。
郭:不能这样说。
于:什么呀,那报仇的不都来了吗?
郭:也就是老王家和老李家。
于:两家还不够啊?
郭:我喜欢他父亲,真好!老头有意思。特别疼我。我小时候领着我出去玩儿,上街,“说,吃什么?”“吃糖葫芦。”
于:给买吗?
郭:“也没零钱,一会儿吧。”特别疼我。
于:奥。
郭:“吃什么说。”“吃那糖豆儿。”
于:糖豆儿。
郭:“没零钱嘛,没告诉你吗?要什么说宝贝儿,要什么说啊。”
于:还说哪?
郭:“我饿了,买个烧饼。”“没零钱嘛,跟大爷走,跟大爷走。”领着我一会儿进银行了。
于:干吗去了?
郭:掏出一存折来,“啪!”扔在柜台那儿。
于:这是真要买。
郭:“全取出来!”
于:霍!
郭:说实在的,要是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则罢了,干儿子,说实在能这样一般人做不到。
于:那是真疼你。
郭:“全取了!”人家接过来,16万!
于:那么些钱?
郭:那个年头,我们小时候,那个存折16万啊,还了得吗?这人家一看:“哟,大爷,取不了这么些个,您这个得提前预约,今天只能取5万。”
于:那也不少了。
郭:“取5万!”
于:是。
郭:“5万,宝贝儿再等会儿啊,取5万,都要一块一块的。”
于:零钱嘛。
郭:把服务员气的啊,给数吧,一会儿,跟山似的,
于:堆一堆。
郭:5万块钱,一块一块的,老头说:“来,咱们一块数!”一沓一沓数,都数够了,天也黑了,“存上吧!”
于:存上啦?没买东西啊?
郭:银行也纳闷:“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数数看数对不对。我自个儿的钱,我怕你们保管的不好。”
于:那也不能这么折腾啊。
郭:“我现在放心啦,领你送你回家吃饭去啊。”
于:好嘛,吃饭还得回家。
郭:真疼我啊,对我特别好!
于:哎,您也不识好歹。
郭:特别好,一边儿走一边儿还劝我呢。“常想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于:好话。
郭:“对钱,管得紧点儿,别跟你大妈学。”说你母亲。
于:怎么了?
郭:"别跟你大妈学,花钱不往心里去,没有这样的,那天找我要钱买衣裳,一要要一万块钱。”
于:买一万块钱衣裳?
郭:“转天又要钱,花钱。”
于:还花?
郭:第三天要六千。
于:哎呀。
郭:第四天五千块钱。
于:真是能花钱。
郭:第五天拿两千块钱。昨天又要了,给拿一千块钱。
于:太能花了!
郭:“有这样的吗?我是一分也没给啊!”
于:白费劲啦,没给您说这么热闹干吗啊?
郭:我一想想有道理,昨天我看大妈买菜那五毛钱特别的湿,我还纳闷呢“怎么钱这么湿啊?”“你大爷哭的太厉害啦!”
于:霍!钱狠子!
郭:对钱就这样。老头心很好,
于:还捧呢。
郭:很好,特别喜欢我,“别在家呆着,走吧,咱爷俩出去玩儿去!”“您说上哪儿去啊?去远了家里不让去。”“那不行,你得撒开手。这个孩子说实在的,我拿你当我亲儿子一样,于谦儿在我心里没位置。”
于:亲儿子都不行啦?
郭:“不行,我不喜欢他,哪天我要看见他爸爸我非抽他不可!”
于:你先等会儿吧!怎么还看见我爸爸?他不就是我爸爸吗?
郭:他是你父亲。
于:这不一样吗?
郭:那玩意儿能一样吗?
于:怎么不一样啊?
郭:你别问,问了心里也是病。
于:我这不问病才厉害呢!
郭:“走,走,跟大爷出去玩儿去!全世界我带着你去玩儿去。”
于:周游世界?
郭:“哪儿都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个地儿咱们出去一年。”
于:哎呀。
郭:“咱们先奔东走,东边哪都好玩儿,咱们走,咱们奔通县,通县奔燕郊,转道三河,打三河转道燕郊,燕郊到通县。通县到燕郊,燕郊到三河,三河燕郊。。。”
于:又踩着胡子了是怎么着?怎么跟这儿转悠啊?
郭:我最喜欢去那个地方。
于:什么呀!
郭:东边一定要去到了,然后再上西边,门头沟有的是机会。
于:好嘛!北京还出不去呢!
郭:那个年头老头就趁车,
于:是吗?
郭:开着车,“瓜棱瓜棱” 这车,那个年头不像现在似的,现在好多人都开着车,那会儿谁家有辆车那还了得?你爸爸开着车,带着我,爷俩出去玩儿去,高兴,饱览通县大好河山,看看燕郊的风土人情,品一品三河的珍馐美味。走到三河天降大雨,你爸爸乐了,“呵!真应了古人那句话了,”于:什么?
郭:“在家不行善,出门大雨灌。”
于:哎哟。
郭:“老天爷是很明智的!哎?你说他怎么知道我不是好人呢?”
于:呵!这没羞没臊劲儿大了!
郭:我说我哪知道?不管怎么说,“龙行有雨,虎行有风啊,我很高兴啊,吾哈哈哈。”
于:都和泥了,还高兴呢?
郭:捋这长胡子嘛。
于:捋什么呀?
郭:我说“大爷我饿了,我跟您说,我到燕郊我就饿了,这都三河燕郊来回四趟了。”
于:哎呀呵,没去别的地方。
郭:“别着急,咱这不等雷呢吗?”
于:啊? 干吗呀?
郭:“咱们等着下雨吗。雨雨雨雨中即景。”
于:什么雨中即景啊?
郭:“下车!”跟着下车。路边有一小吃店。
于:吃点儿饭。
郭:推门进去一瞧,小买卖家,不大,有四张桌子,经理坐那儿坐着,叼着烟,“霍,来了二位?快坐,快坐!伙计,给倒碗热水。下这么大雨还出来玩儿来?”老头乐了:“你不知道,我没上三河县来过,我们出来逛一逛。”
于:实话都告诉人家了。
郭:往那儿一坐,“有吃的吗?”“这小地儿,烩饼,焖饼,包子,面汤。您看您吃什么?”往这边儿一瞧啊,俩伙计,推着个大笸箩。
于:干吗呢?
郭:正摇元宵呢。你爸爸是大财主,吃过见过。
于:是。
郭:“白煤球怎么卖的?”
于:嘿!这财主白当了。
郭:“白煤球怎么卖的?”
于:白煤球?那叫元宵。
郭:伙计也看看他,“元宵,大爷。”“哦?好,好,有点儿意思。来,过来。”把我叫过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元宵。知道吗?”
于:啊?连元宵都没见过?
郭:“这怎么卖这玩意儿?就这么吃啊?”
于:生吃?
郭:“给我来个醋碟儿!"
于:沾醋吗那个?没有那么吃的!
郭:掌柜的坐那儿乐,“大爷您真开玩笑,您都会开车您没见过这个?我们自个儿弄的,馅儿也好,面也好,您来点儿尝尝?”“好啊,贵吗?”“您瞧,您吃几个也是您瞧得起我们。”
于:真会说话儿。
郭:“先尝后买。”“好!痛快!会说话!先尝后买,先尝一笸箩。”
于:对,霍!饭量还真不小。
郭:掌柜的看看他,“没那么尝的,给煮点儿吧,爷俩都冷了,给盛几个。”大碗,盛上来,一个里边儿五个。吃吧,我跟你爸爸,“嘡嘡”刚吃俩,你爸爸那碗吃完了。
于:饿了。
郭:把我这碗端过来,“孩子少吃,拽在心里难受啊.”
于:霍!他就不怕拽心里吗?
郭:“掌柜的,还能再尝点儿吗?”
于:好嘛!还尝?
郭:掌柜的说“差不多了,你都这么尝我们卖谁去?”“哦?是啊,尝的这个要钱不要钱?”“不要钱。”“哦?汤要钱吗?”
于:喝汤。
郭:“汤不要钱。”“来碗汤。”
于:溜溜缝儿。
郭:“来碗汤。”大碗搁这儿,浆浆糊糊跟杏仁儿茶似的。我一瞧这不错啊,“掌柜的,我也来碗汤。”“给盛汤。”
于:白喝。
郭:我这碗刚撂下,你爸:“给我盛两碗。”
于:真能喝。
郭:喝一碗晾着一碗。这碗得了那碗也完了。
于:好嘛!
郭:我说掌柜的,我也来两碗。
于:真学啊?
郭:喝完了,你爸爸站起来了,拿盆,拿盆盛。
于:霍!
郭:我说我要盆,我也要盆,
于:哪儿那么些盆哪?
郭:喝,喝了有一个多小时,你爸爸站那儿,“掌柜的,掌柜的,嘿!嘿!”
于:不敢使劲儿说话了都。
郭:“汤,汤。”
于:再喝就喷出来了。
郭:“汤,汤。”“啊?啊?”“汤。”“要元宵啊?”“不,汤。”
于:你大点儿声儿。
郭:“汤没了!元宵满变锅贴了。”
于:霍!好嘛!
郭:“没看我们那厨子吗?勺儿都放下把铲子抄起来了。”
于:哈哈。
郭:“四个人挑水供不上你们俩人喝!”
于:灌水耗子哪?
郭:“啊?好好,我们歇会儿再喝。”
于:还喝呀?没完没了。
郭:掌柜的坐那儿乐了,“哎,也不知道你们心宽啊还是没羞没臊。”
于:啊哈。
郭:“真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就这还开车呢啊?这车是跟哪个点心铺讹来的啊?”“不是,你这没意思了啊,花得起钱,找钱吧!”
于:什么?给人钱了吗?
郭:掌柜的乐了,”不要紧的,这个下雨天儿也没事儿干,我拿你们度阴天了。我们这儿有规矩,聊会儿天吧,出个题,你要答上来了,一分钱不要。” 于:霍!
郭:“答不上来连汤,水钱都给我们。”
于:还有这好事儿?
郭:掌柜的坐的稳当,一丝不挂,一丝不苟。
于:您说准了,这词儿以后阿。
郭:挺稳当。“我出道题。”你爸爸说:“出啊!我最聪明。”“好,两道题,你选择一道。”
于:选择题。
郭:哎,“只要答对了,扭头走你的,没事儿。我这两道题,你可以选择第一道,也可以选择第二道,答对了就走你的。”
于:选吧。
郭:“我选第二道!你说!”“听着啊,第二道啊,这件事是发生在哪一年的?”
于:对,哪件事儿啊?
郭:“我选第一道!”“晚了,晚了。”“不是,你这叫诓人啊。”“谁诓你了?啊?喝了我们好几缸水,知道吗?”
于:第一道题说的是那事儿。
郭:“啊?也没你这样的。我再给你一个机会,我数到三向我道歉这事儿也完了,三!你没机会了!”
于:什么呀这是?
郭:掌柜的太聪明了,问得你爸爸哑口无言。这个事儿说实在的,(捋胡子)
于:别捋了就!
郭:“你这不算!你这叫玩儿人!我也出一题,你要答上来啊,我给你钱!听着啊!九个面,八张嘴,一个娘们,十九条半腿。”
于:这是什么呀?
郭:掌柜的一听傻了,这不知道这个。九个面,八张嘴,一个娘们,十九条半腿。这是什么呀?一指这桌子,就是这八仙桌子。
于:这怎么回事呢?
郭:九个面,八个神仙八个面,桌子面算一个,九个面。
于:奥。
郭:八张嘴,
于:这怎么回事?
郭:八仙,一人一张嘴。桌子没嘴。
于:是是。一个娘们?
郭:何仙姑啊。对不对?十九半条腿,
于:这怎么回事?
郭:你算,八仙几条腿?
于:八仙是二八一十六,十六条腿,
郭:桌子四条腿,
于:二十条腿。
郭:这里面还有一个铁拐李呢。
于:好嘛!这算半条啊?
郭:十九半条腿!没猜着吧?这里还一瘸子呢。经理打凳子上站起来了:“真没想到啊!白喝元宵汤没事儿啊,拿我开玩笑!伙计!把那菜刀递我!”
于:好嘛,要玩命!
郭:你爸爸一来我,噌就出去了。开开车门,“咣!”就进了车了,上车,油门儿都踩到底了,“赶紧跑!荒郊野外这容易出人命!”
于:跑吧!
郭:跑!二十分钟,我说您慢点儿吧,车太快,我的心都快出来了。你爸爸把速度慢下来,“我告诉你啊,这个东西就是得飞智!知道吗?落人手里咱俩算熟了。”一回头,呀!
于:怎么了?
郭:那老板站在窗户外面呢。敲这玻璃,“你们跑不了!”
于:啊?
郭:(跑车声音)半小时,油门儿都踩到底了,
于:赶紧跑吧!
郭:疯子一样,你爸爸这汗哗哗的,
于:吓的。
郭:擦汗,“哎呀!可吓死我了!这会儿我估计都过了三河县了。”
于:好嘛!
郭:“哎呀呀!”
于:怎么意思这是?
郭:这瘸子还跟在窗户外边儿呢,
于:这瘸子跑得够快的啊!
郭:你爸爸脸都红了,“我的亲娘啊!”(跑车声音)
于:还跑!
郭:跑!玩命跑!可了不得了,这车都快抖落散了,
于:哎呀!
郭:跑了一个小时。“哎呀,这算熬出来了。哎呀呵!
于:怎么老跟着啊?
郭:这瘸子外边儿瞧那窗户,“我帮你推一把,车陷泥里啦。”
于:好嘛!这半天干捣呢合着?
郭:人家伙计出来给推,“快把他们推走吧,这帮人太讨厌了!”
于:哎呀,遇上好心人了这是。
郭:我们走,我们往前开,一直往东下去,我们终于在一个大城市住下来了,
于:出了三河了?
郭:三河县里。
于:啊?进了三河了?
郭:终于进了三河了。
于:好嘛!
郭:找一小旅店,我一间,你爸爸一间,住吧,你爸爸那屋躺下了,我也躺下了,太潮了。在外边跟在家不一样。
于:是。
郭:你看你们家深宅大院住惯了,一到晚上,灯火通明,管事儿的满院儿跑,这姐姐们出来进去穿着旗袍儿,
于:我哪儿有那么些姐姐啊?
郭:在家里怎么都行。
于:什么呀!
郭:在家事事好,出外事事难。我们在外边没那个,我们屋里小灯泡儿,鹌鹑蛋那么大。
于:哎呀。
郭:看不见,伙计伙计!伙计进来了,“什么事儿?” 我说这灯泡太小了,(比划)没见过,没见过,没见过篮球能亮的。给你换这么大的吧,拿来仨灯泡,拧上一个,这俩备用。躺下我也睡不着觉啊,累,这一天多累啊,躺着,拿起一灯泡来,你说这玩意儿啊,谁研究的?哎,上面还写着,于:写什么?
郭:易碎品,请勿放在口内。
于:废话。
郭:吃错了药了,不让搁嘴里边儿,搁嘴里怎么的了?我不信。
于:非较这劲。
郭:我得试试。哼哼哼,哼哼,拿不出来啦!
于:啊?
郭:卡得真瓷实!这怎么办呢?急得我跟什么似的,把门开开,砸你爸爸那门,当当当,门一开你爸爸一瞧我:“太可乐了这个。呵哈哈哈。”
于:行了,这怎么老有这胡子啊?
郭:哎,哎,我的意思我这怎么办呢?你爸爸也着急啊,拿胡子,缠上这灯泡外边这块儿,呀,哎呀,坏了,掉了好几撮儿。
于:什么主意这是?
郭:赶紧喊人家酒店的,弄我们去啊,赶紧带着我,大伙儿都乐啊,我也言不得语不得,送我上旁边那屋,小卫生院,大夫有办法,先给你塞点儿毛巾,塞好了,大夫“乓!”碎了,
于:那还不碎?
郭:拿镊子往外夹。噗,吐了一地的血,我说这怎么回事?
于:扎的。
郭:大夫说:“你有病你知道吗?这么大岁数人了,这有什么可好奇的啊?”
于:就是。
郭:“不能干这个事儿知道吗?天儿不早快回去歇着去吧!”
于:赶紧走吧。
郭:赶紧回来漱漱口,躺下睡着了,睡到半夜三点“嘣嘣嘣”有人砸门,开门一看你爸爸,嘴里含一灯泡。
于:去你的吧!
于:写什么?
郭:易碎品,请勿放在口内。
于:废话。
郭:吃错了药了,不让搁嘴里边儿,搁嘴里怎么的了?我不信。
于:非较这劲。
郭:我得试试。哼哼哼,哼哼,拿不出来啦!
于:啊?
郭:卡得真瓷实!这怎么办呢?急得我跟什么似的,把门开开,砸你爸爸那门,当当当,门一开你爸爸一瞧我:“太可乐了这个。呵哈哈哈。”
于:行了,这怎么老有这胡子啊?
郭:哎,哎,我的意思我这怎么办呢?你爸爸也着急啊,拿胡子,缠上这灯泡外边这块儿,呀,哎呀,坏了,掉了好几撮儿。
于:什么主意这是?
郭:赶紧喊人家酒店的,弄我们去啊,赶紧带着我,大伙儿都乐啊,我也言不得语不得,送我上旁边那屋,小卫生院,大夫有办法,先给你塞点儿毛巾,塞好了,大夫“乓!”碎了,
于:那还不碎?
郭:拿镊子往外夹。噗,吐了一地的血,我说这怎么回事?
于:扎的。
郭:大夫说:“你有病你知道吗?这么大岁数人了,这有什么可好奇的啊?”
于:就是。
郭:“不能干这个事儿知道吗?天儿不早快回去歇着去吧!”
于:赶紧走吧。
郭:赶紧回来漱漱口,躺下睡着了,睡到半夜三点“嘣嘣嘣”有人砸门,开门一看你爸爸,嘴里含一灯泡。
于:去你的吧!
这是《东游记》的台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6
老郭说的都是经典传统剧场相声,时长都是在20分钟以上的,7,8分钟的那属于电视相声,老郭基本没有这么短的相声,除非是一些返场小段。给你几个小段子,自己可以选选。更多的相声台本可以登录德云社官网www.guodegang.org上面的资源共享栏查找,请笑纳,望好评采纳:
段子一
郭:感谢大家阿。能耐没有,就有把子力气。好坏搁一边,您听个新鲜。这么多个朋友来,有的因为没票,在门口还等了半天,无以为报,只能多说几个,表达我们的心情。
于:对。
郭:我们就是怕天太晚一会回去没车怎么办?
于:回不去了。
郭:(问台下)没事?真没事?好,坐火车阿?住这么远的,还有。您要是愿意听,我就愿意说。于谦阿,是我师哥。
于:恩,我们是师兄弟。
郭:合作三四年了。不敢说珠联璧合,但是,我一直认为这是特别好的一个捧哏演员。
于:哎哟,不敢当阿。
郭:真好。哪都好。阿,哪都好。
于:哈哈,谢谢谢谢。
郭:但是……
于:这就要干。
郭:人总是有缺点的嘛!
于:对。您就奔缺点来的嘛。
郭:先夸两句。
于:对,先给个甜枣吃。
郭:哪都好,就是花钱稍微的细致了一点。
于:过的细也不是毛病。
郭:是不是。老于家据说有个门风阿……
于:什么规矩?
郭:走道不捡东西就算丢!
于:我们家什么门风阿这是?
郭:晚上回家吃饭,吃完了饭,一推饭碗站起身来,他出去上班去。
于:上什么班阿?
郭:出去拣钱去。
于:我拿捡钱当上班。
郭:满处捡。一边捡一边恨,人们都学坏了,怎么就没人扔钱呢?去年还捡一块呢!
于:阿?那管什么啊?
郭:嗯?一瞧地上,有十块钱。
于:哦,有了。
郭: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
于:太难得了。
郭:老天爷阿,疼人啊!(跺脚)
于:怎么给踩上了?
郭:捡钱的规矩。先踩上,两边没人,蹲下系鞋带。平时光脚出去。
于:那还系什么鞋带阿。
郭:怕费鞋阿。哎,这钱往前头跑。
于:嚯?
郭:(跺脚)嗨,又走了。(再跺脚)呵,你看这事。(还跺脚)
于:还追它。
郭:怎么回事呢?有一绑架团伙黑上他了。那钱上打着眼,拴上一根渔线,一米来长。
于:就这么长?
郭:就这样。他要一抬头就看见这人了阿。
于:都没抬过头。
郭:没抬过没抬过。跟着。人家就这样(牵线):来,跟着……
于:您瞧绑我多省事了吧。
郭:他们家住劲松,一直跟到廊坊。
于:嚯!这叫自投罗网阿!
郭:一抬头,呼拉超,都捆上了。弄好了,一大帮人,有人说:扔车上扔车上!那头说:哎,费那劲!一晃10块钱:这呢!
于:阿?还跟着呢?
郭:说,家电话!给你媳妇打电话要钱。电话接通了:于谦在我们手上!
于:哦。
郭:你别报案,配合点。嫂子最疼她了!
于:是。
郭:哎哟你们别这样啊!你们也别打他也别骂他,我配合,不就要钱吗?好商量。我绝不报警。你说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头里边,你们要是超过100块钱呢,就撕票得了。
于:阿?
段子二
郭:为什么会这样?(中间缺两句)为什么会这样呢?按说不至于。其实他家里挺有钱,(拍胸脯)你说拿他父亲来说吧……
于:别拍你自己啊!
郭:有苍蝇……
于:哪有苍蝇,这月份。
郭:他们老爷子,按说挺有钱。他们家不缺吃不缺喝的,按理说不至于这样。他爸爸说实在的,那个工作那个身份很显赫。
于:哦。
郭:他这种做法和老爷子不相配。
于:是吗?
郭:他爸爸,盗墓的。
于:还不如我这个呢。
郭:盗墓的。考古嘛,知道哪有坟,国家没刨的,他爸爸就去,弄出文物来出去一卖。扛着那个洛阳铲阿,打家出去还唱呢:今天没有事啊~~~,也去捧捧地阿~~~
于:甭唱了。
郭:那回又去了。
于:是吗?
郭:河北省一农村,一坟,咣咣咣刨开了,里边有一幅骨头架子,这骨头架子腰里面一虎皮裙,地上有一个铁棍,写着:如意金箍棒,重三万六千斤。
于:这上面字都对。
郭:他爸爸纳闷阿,悟空的坟?
于:还挺熟阿!
郭:为什么阿?这是真的吗?大,嘟~~,大,嘟~~~,越长越大。
于:哦。
郭:拿不走了这个。小,小,小,小,嘟~~~,这么大,搁耳朵里了。
于:我爸爸就是孙猴阿?
郭:看西游记看得阿。
于:哦。
郭:刚搁好了,村长来了,带着四个人,带着红箍。你干什么的?这是悟空的坟阿!
于:哦。
郭:我不知道啊不知道啊。村长:那个如意金箍棒哪去了?你爸爸:我不知道啊!
于:不承认。
郭:阿,你这个嘴挺紧阿,了不起啊,你这个嘴还挺有尿的阿。掏出来吧,拿出来吧。你爸爸:我没看见阿!
于:这不能啊。
郭:你掏一百块钱这事了了。
于:阿?一百块钱就了了?
郭:我没有,我不知道啊,你们打死我也不知道啊!村长:你要找倒霉了阿,你可要找倒霉了!
于:怎么了?
郭:有辙你想去。大!死了。
段子三
郭:大伙爱听,我们爱说。
于:就是。
郭:说明人的爱好阿,是管不了的。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你看,后台,说相声那刘云天。
于:对。
郭:大个。他那爱好跟别人都不一样。
于:他有什么爱好阿?
郭:好吃。大饼卷着馒头就着米饭吃。
于:一气就吃三样主食。
郭:开场唱快板那高峰,好喝酒。
于:喜欢喝点。
郭:那回喝多了,拿筷子当鸡爪子吃一根半。
于:也搭着眼神不好。
郭:好这个嘛!于老师也有爱好。好养动物。
于:哦,对。喜欢宠物。
郭:养过一大狗。叫圣托纳,能长三百斤。
于:大型犬。
郭:跟驴似的。拉着出去玩去。跑累了往这一坐,他坐这狗坐这。一边高。谁看都纳闷,这谁家双胞胎阿?
于:阿?这不象话了阿。
郭:好这个嘛。后来狗丢了,他难过啊。街坊有这么一位大科学家,告诉他,你这养动物养宠物不能胡来,有规矩。和你这居住环境阿,你的性格阿,家庭人口阿,都有关系。
于:哦。
郭:包括你这面相都有关系。让我看看你这脸……养乌龟!
于:这位怎么看出来的这位?
郭:转过脸来……巴西龟!
于:哦,还看出巴西龟来了?
郭:嗯。出去上宠物市场一问,这么大一玩意跟烧饼似的,卖三百。
于:贵着呢。
郭:他舍不得。他一年洗澡才花二十五块钱。
于:我也太惨了吧。
郭:跑到水产市场,一瞧有卖王八的。差不多,墨阳差不多,就后背没花。这便宜阿,称一个吧,四十八块钱,这痛快了。这行。多了他花不起,三百多块钱,是吧。四十多块钱,这就不算事了。搁我这我也不心疼。
于:四十多块钱干嘛这么点啊?
郭:一毛一毛的。
于:好嘛!兜里搁点整钱好不好啊。
郭:拿着回家。人家宠物都有名字啊。给它起一名字。叫绿豆。于谦看绿豆。能看对了眼。
于:我呀?我看绿豆像话吗?
郭:美化它要到极致。
于:怎么美化阿?
郭:拿小刀在后背画花。在当中刻上于谦。
于:刻我名字干嘛阿?
郭:丢了好找阿!爬出去一看,哎哎哎,这王八叫于谦。
于:我找它干嘛阿。
郭:美化它,给它画口红。王八嘴小阿,口红抹手上,哎哎哎,咬上了。
于:嗨!那还不咬上!
郭:不撒嘴阿!疼得阿。一刀剁下脑袋来,舍不得。站到胡同口,喝!你怎么还不下来了!来警察:哎,扔铁饼那孙子!后场,后场!回来了。
于:咱先不说警察这眼神,这口头语可不对阿!
郭:同学,同学。
于:什么同学阿!
郭:一进胡同口大妈们都纳闷阿,这么热的天还拿暖水袋呢?
于:嗨!都这眼神阿!
郭:也不知谁告诉他的,你找个驴,找个驴,驴一叫唤这玩艺就掉下来了。
于:有这规矩。
郭:城里哪有驴阿?打一车奔大兴。一上车司机还问呢:大哥,这坤包哪买的?
于:好么。这眼神的全让我赶上了。
郭:大兴农村那真站一驴在那吃草。过去:哎呀我可找着你了。受累,叫一声吧!叫一声就掉了!叔!叔您受累。
于:干嘛还商量?
郭:未曾学艺先学礼,礼多人不怪嘛。
于:用不对地方啊!
郭:你叫阿,你怎么忘了,我给您提个醒啊,这样:阿~~~~阿~~~~~您瞧一叫唤,它就……我早知这样我就在家叫唤了!
于:嗨!我叫唤这王八撒嘴了?
郭:这事闹得这事闹得。搁在兜里回家了,到家门口,看门上,也不谁,给贴副对子。
于:写的什么啊?
郭:当王八不生气福如东海,戴绿帽有钱花寿比南山。
于:横批呢?
郭:忍者神龟!
于:去你的!
段子四
郭:您要没俩闲钱您买得起王八吗?
于:您说点别的怎么样?
郭:说点别的。马上快过年了,这几天呢,还下雪。出来进去的大伙多留神。脚底下滑,上岁数您留神,慢点走,别摔了。年下了,还办年货呢,提早准备。咱们家过年也就那么回事,跟人家老于家不能比。
于:三句话不离我啊这是。
郭:他爸爸有钱!他爸爸是干那个的。
于:您打算把这段再重说一遍是怎么着。
郭:不是,我还没夸夸你啊。老于家花钱,三大节花钱如尿裤一般。
于:没有这么比喻的!
郭:不往心里头去,不往心里头去。
于:不在乎。
郭:到年三十的时候,家里面,哎哟!弄得了,早就准备好了,一袋子一袋子的,十二点一听,铛!钟响。煮!赶紧,锅也开了,下阿!什么火勺阿,大豆腐,肠子,肺,剥蒜吃。
于:我们家三十晚上吃卤煮火勺阿?
郭:老北京嘛!
于:什么规矩阿这是。
郭:老北京人嘛。
于:那也不能吃这个阿!
郭:好这个嘛!这是吃,好吃什么的都有。这你到国外了,人家吃你也看不惯。
于:国外?
郭:嗯。人家倒杯红酒,蛋糕,就瓣蒜,这都有。
于:这没有这个。蛋糕就蒜?
郭:还有吃生肉的。弄牛扒切开了,呲~~出血,那玩意,一成熟的,怎么吃?
于:一成熟阿?
郭:其实说那个,当初咱们茹毛饮血,那会哈,回家都问问去,都问问去。
于:那问谁啊?
郭:问老人。咱们穿树叶那年头……
于:没有这么老的人。
郭:不就吃生肉吗?现在国外还有那个呢。
于:还有?
郭:有阿!吃人肉。食人族,也是三口人一家子过日子。早晨起来,媳妇在山洞里面规整,爸爸带着儿子:走,走,跟爸爸打猎去。
于:打猎去……
郭:孩子饿了:爸爸,我饿了。别闹,打着人你先吃。哎,这有一个。弯弓射箭……不行,这太柴。
于:瘦。
郭:太瘦了。塞牙,不要这个。孩子哭:阿,我饿。等会。你看那边。胖子,太胖,这个吃完了对身体不好。
于:还挺娇。
郭:孩子就哭了:饿死了饿死了。别闹!这这这边。哎,一看河边,有一美女,在那洗脸呢。
于:这好。
郭:孩子:爸爸!嗯,拿活的!
于:这怎么改拿活的了?
郭:你别管,别管,爸爸有用,别闹。过去,逮住了,捆起来搁肩膀上:走,跟爸爸回家。哎呀,爸爸我饿。别闹,回家把你妈炖了。
于:阿?没有这个!
段子五
郭:说一个于谦的实事吧。
于:离不开我了?
郭:台上也没别人,说别人不合适阿。
于:那就说我吧。
郭:说于谦吧。我认为我的很多社会经验阿,都是跟于老师这学的。
于:您干嘛这么客气阿。
郭:我这个人啊,也就一天到晚在家看看书什么的,也不爱出去。他一天到晚跟外边野。
于:什么叫野阿?
郭:那天我们一块演出去,我们那车坏了,他送我,我们俩开车走,夜里十一点半了。走。走着走着,嗯,他踩住刹车,往回倒,马路边站一大姐。挺冷的,穿的挺少的,小裙子,叼烟卷,在马路边这样。
于:这道多熟阿。
郭:对我说:你打车走吧。你走吧。我说你得送我啊。你去去,走走走走走。我一看,下车吧。阿,下车吧,人家不送咱。下车了,我在旁边看,他下车了,嗯哼~~~,来回溜了三圈。那女的说话了:别看了,就我一个了。
于:人家明白了。
郭:多少钱?
于:开始咬账吧。
郭:一百块钱。你要疯?你要疯阿?三十!
于:我还挺能还价。
郭:五十。
于:嗯。
郭:我是石富宽的徒弟!
于:说这个干嘛阿?说这个干嘛阿。
郭:提这个能减点嘛。行,那给老艺术家面子吧。这样吧,那上车,上车。俩人要上车。他先上车,这女的在那站着。车能走吗?嘎吱~~~车动不了了。下来了,走不了了。这车扔这吧,咱俩上哪去?对过,五十米,到我家里去。
于:哦,快到家了。
郭:行,那我跟你走,今晚上不回去了。明早晨出车。嗯,打一车吧。
于:打车?
郭:你要疯?
于:什么口头语阿。
郭:统共花多少钱?我再花十块钱打车?那不就在那马路边上嘛,五十米嘛,不打车。废话,不打车还行?啊,不打车,我走的了吗?
于:瘸子阿?
段子六
郭:还听吗?那个,后台来说阿,连老带少的人,可是不少。今天王文林先生没来,刑文昭先生来了,李文山没来。王文林先生大伙了解,剃一光头,后台的老先生,说话有口头语:有点意思啊。
于:就爱这么说。
郭:我们老观众都知道,有点意思啊,有点意思,他好说这个。他父亲是王常有先生。
于:那是老先生了。
郭:相声大师。
于:对。
郭:能耐真好。他父亲去世的时候王先生没赶上。没赶上,他正在外地演出。接到消息赶紧往回来。哭得跟泪人似的。孝子阿。
于:哦。
郭:到医院隔着玻璃,一看老爷子在那插着管子那正抢救呢。拍这玻璃。你说这玩意,他爸爸昏迷好几天了,一听见这声音,一回头,挥手。
于:哎哟。
郭:大夫说:这能治,让他进来,快点。
于:认人阿。
郭:也许他进来能让他爸爸复苏。
于:对对对。
郭:放进来了,一步站在床前面:爸爸,爸爸您怎么样啊?着急阿。老头跟他比划,要笔。
于:哦,要写。
郭:要纸。旁边有人带着,递过来。老头写了几个字,哗,递给王文林。王文林接在手里面要说话,他父亲去世了。一代相声名家,王常有,去世了。
于:没了。
郭:哭得跟泪人似的阿。外面亲友都进来把王文林掺出去,办后事吧。这忙和着,有人就把这纸打开了。一看他父亲写的……
于:什么啊?
郭:你踩我氧气管子了。
于:嗨!
段子七
郭:王文林有意思,咱们大伙都知道。真事。为什么老观众都知道他呢?有点意思啊,有点意思。什么事都有点意思。
于:对。
郭:其实有意思的事多了去了,看您会选择不会选择。听相声就很有意思。
于:对。
郭:也有人不好听相声的,出去玩去。玩去没事,选择点正当的。那个事……不合适。
于:对对对,您以后也别干这个。
郭:因为你们未必都是石富宽的徒弟。有那据说,我听说有上黑灯舞会跳舞去的。
于:怎么意思?
郭:黑灯舞会。一进去灯就黑了。
于:哦,关灯。
郭:净有这个。女的在里面跳,外面来一男的,哗,俩人搂着跳。也看不见是谁啊。俩人搂着,跳。犄角旮旯跳一会,一会灯一亮,呀,老公,是你呀。
于:两口子跳个什么劲。
郭:是啊。还有那个呢。女工来了跳舞,灯黑着。一会灯亮了,呀,厂长,是你呀?净这个事。还有那农村妇女来,灯一黑,搂着跳,犄角旮旯,一会灯一亮,呀,村长,是你呀?
于:全认识。
郭:还有那个,团里的女演员,跳舞去,一会灯一亮,呀,团长,是你啊。净这个。我们后台有一演员也好这个。李菁。
于:李菁喜欢这熄灯舞会?
郭:黑灯舞会,他好这个阿。
于:是吗?
郭:好这个阿。而且,说良心话,净吃错了药这孩子,弄个头套,弄的跟女的似的,跑黑灯舞会,~这多有意思阿~
于:嗨!
郭:跳。跳完了一开灯,~哎呀,怎么是你呀~~?
于:谁啊?
郭:那男的说话了:有点意思啊这个。
于:王文林啊!
第3个回答  2020-03-19
段"半辈",说于谦
让孩睡,自醒.
早9点,爸爸说"虚,都点声,让孩睡,别叫"
晚10点"嘘,让孩睡.别叫"
转午五点"叫夫吧,脸都绿,都着苍蝇"
于谦接"睡死都"
第4个回答  2010-06-01
买个郭德纲相声全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