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朴园在家庭里是一个顽迷专制的家长,在生产上又是一个懂得榨取,压迫的欺骗工人的方法,口里衔着雪茄烟的资本家。

周朴园是这两代悲剧故事的始作俑者,但不是缔造者,他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和在其指导之下建立起来的封建大家庭制度。

扩展资料:

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中,作者通过两个修女的对话透露了故事的整个结局:十年后,周公馆成了某教堂附设的医院(照应了剧中不断提及的周公馆将要变卖、搬家的情节),同时写了一位老人来到医院看望两个疯女人的场景。这个老人就是周朴园,而楼上楼下的两个疯女人就是蘩漪和侍萍。

周朴园这个曾经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在若干年后也同样独裁地左右儿女的婚姻,而四凤步了她母亲的后尘,同样爱上了富家的少爷,而周冲自以为逃离了和蘩漪的畸形关系,其实却是踏进了更禁忌的深渊。

这种恶性循环,倒不如说是命运的回环往复。就连周冲,这个剧中最无辜最理想的小少爷,也在作者的安排下,在暴风雨中被推上了悲剧的祭坛。这将近于凛然的残酷美学,成为了《雷雨》中最沉重的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朴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总之 他这个人物是个比较复杂的,就三十年后的周朴园来说,主要是自私 冷酷 虚伪 无情 金钱至上 的资本家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538862.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1
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本家,是半封建半殖民
周朴园剧照地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作为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他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较早地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甚至接受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以其留学的经历和后来的经济地位而言,他本应发展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式的人物,但他却转化为一个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在他的身上,人们更多地嗅到了一种封建遗老的气息。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得出来”。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极凶狠狡诈的伪君子。他行为放荡,道德沦丧。年轻时玩弄女拥侍萍,并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赶娶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当“死去”多年的侍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在为人称道的“喝药”一场戏里,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在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下,周家有如一口大棺材,是个可以闷死人的地方,这个家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杂交的产物,以强烈、浓厚的封建性为特征。周朴园妄图辩护的正是那种封建大家庭的秩序。

参考资料:百度

第3个回答  2021-03-27
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虚伪、自私、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可见他的自私残酷;他对“死去”的侍萍是“于心不忍”地供起“遗照”来“纪念”,可见他的虚伪;对待他面前的鲁妈,他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可见他的阴险狡诈、冷酷无情。
第4个回答  2020-06-13
周朴园是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现实的人。别为一个男人沉迷,他不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