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疸?有哪几种?分别应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是种正常现象。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9
黄疸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
(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
(3)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由于胆红素等胆类物质在体内潴留,可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过缓.胆石症,肿瘤等压迫胆道导致的黄疸属于这类
第2个回答  2020-08-23
根据发病机理,黄疸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
(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
(3)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由于胆红素等胆类物质在体内潴留,可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过缓.胆石症,肿瘤等压迫胆道导致的黄疸属于这类
第3个回答  2020-10-09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直接百度的

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去医院看哦!!!

目前的治疗主要是蓝光、茵栀黄、益生菌

茵栀黄国家已经不推荐了,因为拉肚子太厉害

益生菌品牌很多,要挑选专门针对黄疸的,不要挑那种烂大街的针对腹泻消化不好的普通益生菌。我知道的舒黄健是针对针对黄疸的益生菌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