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开始君王自称朕,那他之前的君王怎么自称?

如题所述

“孤家寡人”这个成语现在多用于形容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的人,能用这个词形容的人真的是非常可怜了。不过这个词在古代可不是这么用的,在古代的时候“孤家寡人”可是古代皇帝或者君王的自称,很少有人敢用。

秦始皇之前,夏商周的皇帝都是用“孤”或者“寡”自称。

大家还记得封神榜中昏庸的君主的自称么?没错,正是“寡人”。后来的唐代剧中,皇帝的自称都是“朕”。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朕”也成为了皇帝的自称了。 据资料显示,“朕”是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开始用的,自那以后,“朕”就开始作为皇帝的自称了。不过“朕”这个字一直以来就是用于自称,只不过不限于皇帝,所有人都可以用“朕”自称。具体可参考“朕,我也。”——《说文》。平头百姓平日和邻居交谈时可能会用很多个“朕”。

 

秦之前,人人可自称为朕。

秦之后,朕只为皇帝所用。这个则是和李斯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李斯建议将这个字作为皇帝专有的。其实蛮有道理,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平头百姓怎能和皇帝自称一样?所以自那以后,朕这个字只为皇帝所用。

 

那么“朕”这个字是怎么被李斯看中的呢?

这个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有研究历史的专家表示,把“朕”字拆开就可以得到解释了。“朕”拆开时候是“月”和“关”,“月”是月亮?“关”很普通啊?这两个字感觉也没有特殊含义啊?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一头雾水呢?其实呢,不是拆现代的朕字而是拆象形字“朕”。

 

大家都知道古代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象形字和这个字本身含义有很大联系。譬如手这个字,刚开始是画的很像手的图案,后来经过演变有了现在的模样。看着现在的“手”字,不识字的可能不知道这是手,但是如果看看最初的象形文字,很多人可能一眼就能认出来。

“朕”的象形文字,左边是一个舟,右边是一个灷(zhuàn),是与舟和火有关。舟在当时很重要,在那个时代是财富的象征,火是身份权利的象征。两个字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难怪会选用这个“朕”字。

大家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专家的解释很合理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之前的君王都自称为孤、寡人,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才将自称改为朕。
第2个回答  2021-02-03
秦始皇之前的君王,他们用来自称的有“孤”和“寡人”两种称呼,嬴政成为皇帝以后,又规定了“朕”这个字只能皇帝用来自称,这些加起来,就形成了两千年来统治者自我称呼的方式了。
第3个回答  2021-02-02
最早称三皇五帝,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时期的诸侯也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第4个回答  2021-02-01
秦始皇称孤道寡之前,他前面的天子王公们,多是自称寡人,或者其他谦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