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漫妮到樊胜美,为什么说做“穷精致”女孩与原生家庭只差一碗毒鸡汤?

如题所述

《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在豪华游轮上穿着贴了胶的品牌高跟鞋,只为了能让鞋子多穿几年。这点小心思不知有没有触动到大家的共鸣点。人在穷的时候如果奢望高品质的生活,只好拼命的精打细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过得舒心如意。

这本身没有错。“穷精致”,指的就是在人穷的时候能活得精致,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不想随便妥协的骄傲。只要我们今天能买得起,消费后感到这钱花的很值,自然心情就会好,会有再去赚钱的动力。当然,想要做一个穷精致的人,前提首先是钱是自己的,钱花的理直气壮。

然而,有一种人却活得很可怜,手里的钱少却要被原生家庭无情的压榨,明明希望能过上虽穷但精致点的日子,却被家人贬低为爱慕虚荣,自己挣的钱做不了自己的主,想要替自己发声却不敢。活得就像是提线木偶,毫无尊严。

王漫妮虽然在大都市里挣钱不多,但是起码可以自给自足,在有限的范围内享受些许的精致生活,而在《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可就没有这么好命了。不仅要负担父母和哥哥的生活。连家里出了事情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摆平。

也许会有人不服气,认为两人不该拿来比较,毕竟王漫妮没有像樊胜美那样让人厌恶的哥哥。其实,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会受到自我认知的支配,潜意识下的惯性只起到辅助作用。她们俩都有想做一名“穷精致”女孩的共性,虽然王漫妮没有哥哥的拖累,但是她和樊胜美之间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却有着一碗“毒鸡汤”的差距。

这碗毒鸡汤就是:身为子女,必须始终孝从于父母。

孝、从于父母,不是盲目的,孝敬父母和有选择性的服从于父母之间,并不矛盾。从王漫妮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要扎根大城市的野心,更有一种独立又不盲目的坚定。

王漫妮过得省心吗?一点儿也不。从衣食住行到终身大事,她都要为自己操心,但是有一点她心中一直是清醒的,那就是从来不忘记自己当初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初心。不管父母如何苦口婆心,也不管在生病的时候自己如何孤苦无依,她一直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坚定的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从未动摇过。

而反观樊胜美,虽然同样拿着可怜的工资想要拼命活出个精致的样子,但是她的工资往往还没有在手心里热就被兄长剥削走了。就因为父母在她面前总爱说一句话:“那是你哥哥啊,你不能看着不管!”

孝道,也是需要有所取舍的,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满足父母对我们提出的所有愿望。而盲目的孝从,就叫做愚孝。当你心中的规划和梦想与父母的耳提面命相冲突的时候,当你违心的喝下“愚孝”这碗毒鸡汤的时候,你也就失去了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活。

为了“愚孝”,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到底划不划算?

已经28岁的李婷婷现在对未来的生活一片迷茫,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待在娘家生活多久,跟着父母和兄嫂一起挤在同一个屋檐下,她工作了7年的工资,根本没有攒下一文钱。

别人都说长兄如父,可是李婷婷却跟樊胜美一样有个不让人省心的哥哥。自打哥哥成家之后,手心朝上的掏空了父母的腰包,接着连妹妹的钱包也不放过。婷婷不是没想过出去单过,可是只要她一提,母亲就会嫌她没嫁人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用母亲的原话来说:“用来租房子的钱,贴补给你的父母和哥嫂不好吗?”

无语,婷婷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只能无语。她从小就比哥哥更听父母的话,任何委屈都不敢发表,因为在她的意识里,父母是生养自己的人,现在哥嫂生活拮据,作为妹妹在家里能帮点就多帮点,反正都是一家人。

婷婷是学广告设计的,这一行里的人大都穿得很时髦,她其实也是个讲究穿着的人,参加工作之后也逐渐的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只可惜她的这种想法总会被母亲和嫂子打压,认为她就是“穷讲究”,婷婷觉得,就算是穷点,活得精致点能让自己开心也没有什么不对。

工作了一年后,她每个月都有8千块钱的工资,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工资算是一般。她本来计划每月省出5千块钱攒在手里,年末的时候能出门旅游见识一下世面。但是母亲毫不客气的提出让女儿把省下来的这笔钱上交,理由是婷婷吃住都在家里,家里的花销太大拉不开栓需要这笔钱贴补一下。

婷婷不敢反驳,每月就拿这有限的3千块钱买化妆品和衣服,尽可能的让自己活得精致一点,但就是这样,也被母亲和嫂子嘲笑是爱慕虚荣。哥嫂挣的钱加在一起还没有婷婷挣的多,也未见平日里给母亲一分,而婷婷交给母亲的钱都花去哪里了呢?

答案在婷婷工作了6年后谜底揭晓,父母拿着婷婷每个月上交的钱,攒下了三十万块钱,拿着这笔钱给嫂子买了辆车作为代步工具。婷婷还是听到父母和哥哥在厨房小声咬耳朵才知道的。她很生气。

本来她是看着小侄子出生,不忍心家里生活水平太差,想着自己住在娘家就算拿出钱来贴补一下也是应该的,可是没曾想的是,母亲却这么偏心,一口气把她挣的钱全部拿去给嫂子买车,自己明明每天也要早起挤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好不好?

她忍不住私下责怪母亲:“妈,你这样做有没有考虑我的心情?为啥我不能穷精致,嫂子却能买30万的车?”母亲却觉得女儿没资格说这样的话:“你那叫虚荣,你嫂子不一样,她能为李家生下男孩,就是我们家的功臣,买辆车算什么。况且,你是姑娘,迟早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的。”

婷婷感到一口气憋到嗓子眼儿,气得肺都要炸了。她这时候总算明白,自己就算再对父母孝顺,在他们眼里自己只是个被利用挣钱的工具。自己这几年来为家里做出的贡献,始终没有父母眼里的“男尊女卑”“传宗接代”这些思想重要。

冷静下来之后,婷婷开始思索:盲目听从父母的话,在这个家里,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到底划不划算?没攒下一分钱不说,还被所有人视作理所应当,她咽不下这口气。

婷婷想明白之后,离开了家,搬出去单过了。当然,她每月也再不会义务的拿钱“贴补”家里。所谓的贴补,不过是帮着父母去变相的偏心罢了。她才不要继续做这样的傻事,任凭母亲跳脚也拿她无可奈何。这一回,婷婷打算不论是钱还是自己的心,都要自己做主。

孝而不愚,对每个子女来说都是永恒的命题。

不管你是独生子女,还是拥有手足,你要记住你最该负责任的那个人,其实是你自己。就像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辈子一样,我们也不必把别人的人生像座大山一样强行扛在自己身上。

做个有智慧、有针对性的孝顺子女,其实也需要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定力,不能人云亦云。也许你的原生家庭情况的确和别人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万变不离其宗——你需要分辨清楚主次关系。

首先你必须自己生存的好才有能力去照顾他人,你的生活水平对你来说也很重要。降低自己生活标准去委曲求全的满足他人,这种牺牲暂且不论值与不值,只是当你自己还没活得爽利的时候,你的牺牲就显得有些打肿脸充胖子。

力不从心的孝,与不情不愿的孝一样,都是打着孝顺子女的标签,喝下愚孝的毒鸡汤后,在不甘心和心疼自己的挣扎中自我催眠。

与其这样,不如干脆的像王漫妮一样,一开始就定义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盲目,不退缩,简简单单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就好。哪怕穷一点,也要活出精致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因为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相差的只是一步,只要人们走出了一步,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发生翻天的变化。
第2个回答  2021-01-25
毒鸡汤认为,精致的女孩子没有错,让女孩子没办法精致的原生家庭才是错误的根源,这就让一些贫穷的女孩子选择了“穷精致”。
第3个回答  2021-01-24
因为那碗“毒鸡汤”把这些女孩以亲情的名义裹挟着向原生家庭妥协,丢掉了她们本来可以走向的精致生活,她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被原生家庭吸血,无法从亲情的漩涡中挣脱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