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产生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3
一、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源于对偶婚,产生于西方,并自文明时代起成为婚姻制度的标志。
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与私有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女性因经济地位从属而需对男性绝对服从。
三、古代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尽管存在对纳妾的误解,但古代中国实际上并未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
四、自秦朝统一中国起,一夫一妻制便得到执行,尤其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这一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五、古代中国的纳妾制度受到严格规定,妾的地位低于妻子,且家庭中的继承权等问题受到明确规定。
六、关于平妻的说法多源于虚构,实际上古代中国并无普遍认可的平妻制度。
七、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只有一人因特定情况(如父辈无子嗣)而过继给其他家族时,才允许娶平妻。
八、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中,普遍实行的是 一夫一妻多妾制,而非一夫多妻制。
九、1545年至1573年,罗马天主教大主教会议在意大利特兰特正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法。
十、早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已确立一夫一妻制的“神圣婚姻”,尽管当时仍存在自由离婚和女奴占有习俗。
十一、基督教教义支持一夫一妻制,认为神所创造的最初人类是一夫一妻。因此,在神前宣誓的婚姻是神圣且不可离婚的。
十二、一夫一妻制自产生后,即成为基督教国家婚姻制度的根本,并对全球婚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三、尽管一夫一妻制在基督教国家得到广泛实行,但在一些非基督教国家,一夫多妻制仍然存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