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的,谢谢。

如题所述

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可能与饮食习惯、居住卫生条件有关。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多在10岁以前),成人之后的感染相对少见(但也存在)。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笔者还没有见到中国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过,估计不会比国外好太多。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陪伴您终生。

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答案是:有可能。确实有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仅为2-3%左右,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这里说所的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在发达国家,以前者为主,在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后者占主导地位。

三、怎样预防感染及复发?

如何预防感染及复发呢?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几点: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目前还有很多未知的方面,有研究甚至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出现了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一系列情况,那必须治疗。对于一个正常人,治还是不治,这是一个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有以下途径:

1、口味重:刺激性食物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2、共餐: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进餐时,没有专门的公筷,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

3、接吻:不可忽视接吻,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 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望情侣们慎重。

4、生吃: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其它: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穷,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日常生活要注意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可定期食用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卫之幽益生菌就可以,能够重建菌群生态、调理胃肠道机能、保有肠道好菌提高胃肠道的抵抗力,从而有效的抑制防止幽门螺杆菌在胃粘膜上皮的粘附与繁殖。

第2个回答  2020-04-16
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进行传染的,例如公用餐具,共同进餐,接吻等亲密行为,是有可能互相感染的,也可能是食用了被这种菌类污染的食物。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能够引起患者发生胃部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等。会使患者出现腹痛、口臭、腹泻、泛酸等症状。在确定这种菌类感染量较多时,需要积极地进行抗菌治疗。平时要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染。
第3个回答  2020-02-03
主要是通过进食时候,同时在一个碟子里,或者一个碗里吃饭,容易传染,因此要采取分餐制,能够避免传染。
第4个回答  2019-01-31
感染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从吞食活菌自愿者试验结果可见,感染先引起急性胃炎,未治疗或未彻底治疗,而发展为慢性胃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