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真的会实现无人物流吗?

如题所述

从整体趋势来说,机器人、智能化、无人化是整体社会发展的方向,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也不是没有可能。对于这一点,我们也不必担忧太多,首先技术掌控在人类手里,其次,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类的工作、劳动,但难以取代人类的思想和思考。所以我们可以在审慎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享受智能化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比如题主提到的无人物流方面,目前已有多个企业进行布局。以苏宁物流为例,它首先在仓储方面,就已经在上海、济南投产了AGV机器人仓,进行快递拣选,数据显示AGV机器人仓人均效率600件/小时,5倍于传统人工拣选。而苏宁新一代无人仓依托苏宁自主研发的“指南针”智能仓储控制系统,有效整合了无人叉车、AGV机器人、机械臂、自动包装机等众多“黑科技”,实现了整件商品从收货上架、到存储、补货、拣货、包装、贴标,最后分拣全流程的无人化。
此外,在无人配送方面,2018年,苏宁也已经推出了无人配送机器人“卧龙一号”,它可以乘坐电梯、主动避让障碍物,完成从户外到室内的无缝切换,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因为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因此它可以实现恶劣天气以及夜晚的24小时配送,可以做到了全天候的服务。
在5G大热的当下,苏宁最近也正式发布了其“5G卧龙”无人配送车。“5G卧龙”是在“卧龙一号”的升级版。相较于第一代“卧龙一号”,“5G卧龙”自动驾驶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速度更快,常规运营速度平均8公里/小时,最快可达15公里/小时;同时,可检测到100米外的障碍物,并能迅速做出应对判断。另外,结合5G的最新技术,“5G卧龙”利用5G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通过无人车身上360度环视摄像头,可以看到无人车的实时运行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如交通障碍,后台监控中心根据现场传输的实时画面,可做人工接管指令和远程操控指令,监控人员远程操控方向盘将无人车驶离障碍区域,再自动切换至无人驾驶进行配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无人物流”,就是快递全程无人运送的:包裹们从无人仓库出发,通过无人驾驶的重卡被迅速运输到分拨中心,然后运上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小车,登上电梯,送到客户手中。
运送流程
无人仓库,这是未来你的快递启程的地方。在位于上海奉贤的AGV机器人仓库几千平方米的范围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作人员,却有上百台AGV机器人。
看起来是“放大版”家用扫地机器人的AGV机器人,直径一米、高半米,可以承重800公斤的货品自如行走,可以轻松“扛”起200个电脑显示器。在这里,商品的拣选不再是人围着货架跑,而是等着机器人驮着货架排队“跑”过来,通过移动机器人搬运货架实现“货到人”拣选,打破了传统的“人到货”的拣选模式。
苏宁物流研究院副院长栾学锋介绍,这一高度自动化的“无人仓库”里,单件商品平均拣货时间为10秒,拣选准确率可达99.99%以上。一个AGV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让一个仓库中的劳动工人从50-70人,减少到只需要5人左右。目前,苏宁已经在上海、济南等城市启用“无人仓库”,下一步还将前往深圳、重庆等地加快机器人仓库建设。
出仓后,你的快递将来到一辆无人驾驶的重卡上,前往分拨中心,完成物流的干线运输。
记者在上海试乘“行龙一号”无人重卡时发现,这个高4米、身长12米、重40吨的“大家伙”,在没有司机控制的情况下一样运行平稳,在遇到障碍物时还能自动判断是停车还是避开。
“长期以来,困扰物流运输的一大难题是司机长途驾驶的疲劳问题,大货车本身存在视觉盲区也增加了风险。”智加科技技术副总裁付强说,苏宁物流与智加科技联合推出这一重型卡车,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以及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帮助,具备了超越人类的超强视力。
苏宁物流研发工程师王维介绍,无人重卡目前在高速场景下,可以在数百米外精确识别障碍物,还能迅速控制车辆进行紧急停车或者绕行避障。由于无人重卡应用的场景以高速公路内为主,相对乘用车使用场景较简单,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戴姆勒、特斯拉等多家公司都在布局该领域。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区实行人车分流,限制快递小车的进入,旨在解决快递运送“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小车将开始大展神威。
苏宁无人车“卧龙一号”身高不到一米,外形圆乎乎,头顶上有多线激光雷达,可以扫描出小区全景三维地图,再结合GPS导航的信息,搭载的人工智能芯片就能自主分析出目前所在位置以及目的地方位,自动上下电梯,还能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配送以及24小时配送,预计未来该款无人车将进驻1000个小区。
“物流的科技化、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栾学锋说,企业将打造“末端配送机器人-支线无人车调拨-干线无人重卡”的三级智慧物流运输体系,连同正在布局的无人仓、无人机,完成全流程无人化布局,实现无人物流技术应用的闭环。
第2个回答  2019-10-23
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短时间内国内还是不会采用机械代替人力的做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