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浅谈生物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显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生物课堂教学也就突破不了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不落实,也就不可能有主动发展的机会。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落实是制约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瓶颈”。因此,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生物学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目前,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认知内驱力的作用,越来越强调以“了解和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的价值。他们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对生物学科的认知内驱力,即对生物知识感兴趣,有好奇心,对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感觉到奥秘无穷、富有探索性,对生物知识感到与人类的生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现代文明紧密相连,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感到会极大的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总之,当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自身的认知价值和特有的魅力,去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主动学习,让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呢?

1.1生物知识要密切联系社会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从“STS”的高度,让学生明确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生物教学置身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而不是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和接触到与生物学相关的真实的社会问题,将生物学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地位,使他们树立为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学好生物学的雄心壮志。在每一节生物课里,应尽可能的把社会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事引入课堂,并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讲“光合作用”时,让学生了解联合国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当今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人口增殖到2030年的估计数字及粮食要求数,预计尚需增加粮食产量30℅。让学生感到光合作用与人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探究光合作用机理的积极性。在“遗传和变异”的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知道染色体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等基本知识外,思维的触角更应延伸到遗传育种的研究、新植物品种的开发等对解决粮食短缺的重要作用。在植物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及所需的生活条件,更应指出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应向学生介绍由于对森林的滥砍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等。使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优生学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生态农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生物资源的问题等。总之,从世界到我国到地区的社会问题、社会热点都可以和学习特定内容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又可以使学生学会参与教学过程(参与自然和社会的考察及调查),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1.2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课堂里还应尽可能地寻找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会的结合点,渗透他们关心和苦恼并期求解决的问题。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它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要。”例如膳食的合理营养问题、烦人的“青春痘”问题、提高用脑效率问题、与性有关的困惑和烦恼问题、为朋友或亲人的疾病忧虑的问题等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和生物课的内容有关,应成为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素材。例如讲食物和营养一类的课,可以让学生计算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讨论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膳食标准,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不仅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1.3教学过程中要有科学史的分析

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分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且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探究的兴趣,并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奥秘无穷。例如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的确立,有长达293年的历史,许多学者的贡献。从1648年荷兰的范•赫尔蒙特柳树生长实验证明植物生长要以水为原料,到1772年约瑟夫•普里斯特著名的绿色植物放氧的实验,继之以塞尼比尔的绿色植物吸收CO2,到范•尼尔的紫硫细菌光合作用的研究得出生成的硫来自于H2S,因此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源于H2O。一直到1941年,由于原子能的研究而能够制造出同位素,以含18­­O的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才确证光合作用是从水光解开始的,放出的O2确实来源于水。让学生投入科学史的分析中,将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培养以及生物学和化学、物理学的相互关系的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细胞学说的建立历史及其发展,进化论的确立及其发展,发育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的曲折历史等还有许多具体发明、发现,都是课堂教学设计可运用的素材。这些内容既可以教师介绍或设计出简约的探究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来介绍,这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

1.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生命科学的新成就

生命科学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在探求生命本质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适当介绍生命科学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世界上新的生物科技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细胞膜的功能时,向学生介绍离子泵的研究进展;在学习显微镜时,向学生介绍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学习新陈代谢时,向学生介绍酶工程技术;在学习植物分类时,向学生介绍分子分类技术。另外脑科学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技术(分子农场,转基因技术、癌病的攻克等)、细胞融合、HGP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力,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好素材。只有学生充分认识了生物学科的真正价值,他们才会感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自觉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如果仅靠着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来维持,那么,学习内容稍一枯燥,理论性较强一些,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很难真正主动、持久、深入的进行下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物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之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2.1注意课堂导入,创造兴趣氛围

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好的课堂导入在新课一开始就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1)问题导入,如在讲光合作用时,设问“有人说:大米和面粉中的有机物分别由水稻和小麦的叶制造出来的,对吗?”经过学生议论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叶是怎样制造出有机物的呢?”再如讲伴性遗传时设问“通过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色盲,这是为什么呢?”用这些使学生觉得新奇而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情境导入,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人造生态系统——养着鱼的玻璃缸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出“这是一个人造生态系统,你们看这些生物能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下去吗?为什么?如果鱼缸中的水遭到营养物的有机污染,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的导言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较快的进入分析思维状态。再例如在学习人体的呼吸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然后设问“我们吸入的是含氧丰富的空气,呼出的却是含二氧化碳比较多的气体,那么,我们吸入的氧到哪儿去了?呼出的二氧化碳又从何而来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当学习内容枯燥或抽象时,若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减,同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也会产生怀疑。此时直观手段能起到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克服学习难点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如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幻灯、录像以及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变抽象为直观,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现象、生命过程等尽可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经常保持教学过程的新颖和变化,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知识从多途径刺激大脑,增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如讲授“花的形态和生理”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解剖观察桃花、油菜花等,然后让学生讨论,我再通过挂图总结,最后结合录像来学习花的生理。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遗传和变异等抽象内容时,则不仅要利用好常规直观手段,还要用好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模拟、动画等功能来展示微观生命世界。声图动画并茂,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生命发育过程,而且能创造良好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条件,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实践证明,直观情境的创设,能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是诱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3做好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是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科学兴趣等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尽可能采用探索实验的方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即可采取实验探索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来获取知识。实验采取两人一组,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新鲜洋葱根尖置于解离液中(问题:解离液有什么作用?),解离后进行漂洗(为什么要漂洗?)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机,染色过程中提出:我们所用染料是一种什么样的染色剂?在联系“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这个知识点获得答案后,进一步提示学生解决上一个问题,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浯的感觉。在观察临时装片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所做的实验现象较明显,有的却不成功,培养学生养成反思实验过程乃至一般学习过程的习惯。通过实验过程和提出问题建立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情感性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情感性是指通过强化师生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基本前提。

主体性教学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情感性教学环境不仅是优化认知过程的“催化剂”,而且“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从这一意义上看,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过程,不如说是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否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氛围,一般用以下4个指标来衡量:(1)师生皆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无情感障碍;(2)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反应,无抵触情绪;(3)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无强制感;(4)师生之间的情感互相促进,不是消极制约。教学中教师应对照以上指标,不断强化师生情感交流,以期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感氛围。

为了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必须注意:(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以同样态度尊重教师,才可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教学民主。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知识接受分歧,教师应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因势利导地组织讨论,在讨论的气氛中将分歧和难点、重点一一化解,教师决不能搞“一言堂“,否则,将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3)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渲染课堂气氛。(4)以美激情。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态、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以融洽师生情感。(5)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要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怀,通过各种表情动作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注视、赞美的目光等,都能使学生深切的体验到教师对他的爱,从而激发出学生爱师的情感,创设师生互爱的富于人情味的教学情境。

4、教师活动应具激励性

所谓教师活动的激励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愿望与需要,然而参与意识的水平和参与的主动性程度是大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活动的激励性,要立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学习与发展,内在动力的形成。为此,教学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式。(1)成功激励。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他认为学生所有指向学习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其认知内驱力即学习的认知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与学习成功有关。因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使其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更多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要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给学生以成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2)评价激励。就是通过实施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教学评价在正确判断教学状态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种促进和鼓舞,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迈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学评价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意志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同时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优生,要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对差生,要激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自卑情绪的,要亮化其闪光点;对在学习中受到暂时挫折的,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总之,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克服消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当教师通过激励措施,使学生树立了一定要学好生物学的信心时,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觉行动,学习活动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素质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1
1、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目前,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认知内驱力的作用,越来越强调以“了解和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的价值。他们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对生物学科的认知内驱力,即对生物知识感兴趣,有好奇心,对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感觉到奥秘无穷、富有探索性,对生物知识感到与人类的生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现代文明紧密相连,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感到会极大的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总之,当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自身的认知价值和特有的魅力,去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主动学习,让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呢?
1.1生物知识要密切联系社会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从“STS”的高度,让学生明确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生物教学置身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而不是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和接触到与生物学相关的真实的社会问题,将生物学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地位,使他们树立为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学好生物学的雄心壮志。在每一节生物课里,应尽可能的把社会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事引入课堂,并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讲“光合作用”时,让学生了解联合国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当今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人口增殖到2030年的估计数字及粮食要求数,预计尚需增加粮食产量30℅。让学生感到光合作用与人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探究光合作用机理的积极性。在“遗传和变异”的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知道染色体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等基本知识外,思维的触角更应延伸到遗传育种的研究、新植物品种的开发等对解决粮食短缺的重要作用。在植物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及所需的生活条件,更应指出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应向学生介绍由于对森林的滥砍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等。使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优生学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生态农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生物资源的问题等。总之,从世界到我国到地区的社会问题、社会热点都可以和学习特定内容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又可以使学生学会参与教学过程(参与自然和社会的考察及调查),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1.2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课堂里还应尽可能地寻找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会的结合点,渗透他们关心和苦恼并期求解决的问题。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它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要。”例如膳食的合理营养问题、烦人的“青春痘”问题、提高用脑效率问题、与性有关的困惑和烦恼问题、为朋友或亲人的疾病忧虑的问题等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和生物课的内容有关,应成为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素材。例如讲食物和营养一类的课,可以让学生计算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讨论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膳食标准,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不仅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1.3教学过程中要有科学史的分析
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分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且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探究的兴趣,并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奥秘无穷。例如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的确立,有长达293年的历史,许多学者的贡献。从1648年荷兰的范•赫尔蒙特柳树生长实验证明植物生长要以水为原料,到1772年约瑟夫•普里斯特著名的绿色植物放氧的实验,继之以塞尼比尔的绿色植物吸收CO2,到范•尼尔的紫硫细菌光合作用的研究得出生成的硫来自于H2S,因此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源于H2O。一直到1941年,由于原子能的研究而能够制造出同位素,以含18­­O的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才确证光合作用是从水光解开始的,放出的O2确实来源于水。让学生投入科学史的分析中,将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培养以及生物学和化学、物理学的相互关系的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细胞学说的建立历史及其发展,进化论的确立及其发展,发育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的曲折历史等还有许多具体发明、发现,都是课堂教学设计可运用的素材。这些内容既可以教师介绍或设计出简约的探究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来介绍,这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
1.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生命科学的新成就
生命科学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在探求生命本质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适当介绍生命科学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世界上新的生物科技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细胞膜的功能时,向学生介绍离子泵的研究进展;在学习显微镜时,向学生介绍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学习新陈代谢时,向学生介绍酶工程技术;在学习植物分类时,向学生介绍分子分类技术。另外脑科学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技术(分子农场,转基因技术、癌病的攻克等)、细胞融合、HGP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力,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好素材。只有学生充分认识了生物学科的真正价值,他们才会感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自觉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如果仅靠着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来维持,那么,学习内容稍一枯燥,理论性较强一些,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很难真正主动、持久、深入的进行下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物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之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2.1注意课堂导入
创造兴趣氛围

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好的课堂导入在新课一开始就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1)问题导入,如在讲光合作用时,设问“有人说:大米和面粉中的有机物分别由水稻和小麦的叶制造出来的,对吗?”经过学生议论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叶是怎样制造出有机物的呢?”再如讲伴性遗传时设问“通过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色盲,这是为什么呢?”用这些使学生觉得新奇而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情境导入,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人造生态系统——养着鱼的玻璃缸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出“这是一个人造生态系统,你们看这些生物能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下去吗?为什么?如果鱼缸中的水遭到营养物的有机污染,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的导言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较快的进入分析思维状态。再例如在学习人体的呼吸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然后设问“我们吸入的是含氧丰富的空气,呼出的却是含二氧化碳比较多的气体,那么,我们吸入的氧到哪儿去了?呼出的二氧化碳又从何而来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当学习内容枯燥或抽象时,若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减,同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也会产生怀疑。此时直观手段能起到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克服学习难点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如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幻灯、录像以及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变抽象为直观,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现象、生命过程等尽可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经常保持教学过程的新颖和变化,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知识从多途径刺激大脑,增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如讲授“花的形态和生理”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解剖观察桃花、油菜花等,然后让学生讨论,我再通过挂图总结,最后结合录像来学习花的生理。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遗传和变异等抽象内容时,则不仅要利用好常规直观手段,还要用好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模拟、动画等功能来展示微观生命世界。声图动画并茂,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生命发育过程,而且能创造良好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条件,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实践证明,直观情境的创设,能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是诱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3做好实验
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是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科学兴趣等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尽可能采用探索实验的方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即可采取实验探索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来获取知识。实验采取两人一组,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新鲜洋葱根尖置于解离液中(问题:解离液有什么作用?),解离后进行漂洗(为什么要漂洗?)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机,染色过程中提出:我们所用染料是一种什么样的染色剂?在联系“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这个知识点获得答案后,进一步提示学生解决上一个问题,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浯的感觉。在观察临时装片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所做的实验现象较明显,有的却不成功,培养学生养成反思实验过程乃至一般学习过程的习惯。通过实验过程和提出问题建立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情感性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情感性是指通过强化师生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基本前提。

主体性教学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情感性教学环境不仅是优化认知过程的“催化剂”,而且“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从这一意义上看,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过程,不如说是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否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氛围,一般用以下4个指标来衡量:
(1)师生皆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无情感障碍;
(2)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反应,无抵触情绪;
(3)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无强制感;
(4)师生之间的情感互相促进,不是消极制约。
教学中教师应对照以上指标,不断强化师生情感交流,以期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感氛围。

为了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必须注意:
(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以同样态度尊重教师,才可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学民主。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知识接受分歧,教师应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因势利导地组织讨论,在讨论的气氛中将分歧和难点、重点一一化解,教师决不能搞“一言堂“,否则,将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渲染课堂气氛。
(4)以美激情。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态、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以融洽师生情感。
(5)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要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怀,通过各种表情动作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注视、赞美的目光等,都能使学生深切的体验到教师对他的爱,从而激发出学生爱师的情感,创设师生互爱的富于人情味的教学情境。
4、教师活动应具激励性

所谓教师活动的激励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愿望与需要,然而参与意识的水平和参与的主动性程度是大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活动的激励性,要立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学习与发展,内在动力的形成。为此,教学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1)成功激励。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他认为学生所有指向学习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其认知内驱力即学习的认知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与学习成功有关。因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使其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更多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要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给学生以成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2)评价激励。就是通过实施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教学评价在正确判断教学状态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种促进和鼓舞,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迈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学评价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意志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同时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优生,要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对差生,要激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自卑情绪的,要亮化其闪光点;对在学习中受到暂时挫折的,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总之,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克服消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当教师通过激励措施,使学生树立了一定要学好生物学的信心时,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觉行动,学习活动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素质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10-06-10
多从现实着手
从最常见的生物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辅助生活小实验,如发酵酸奶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