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招生广告,都这么有趣?

如题所述

想当年,营销君报考大学的时候,看到的招生广告还都是一板一眼的,厚厚的一本招生指南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各种大学的广告。
随着社交媒体的逐渐发达,大学的招生方式也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但在去年,这些招生广告还很正常,都是请的学长学姐们拍一些正经的宣传照片,邀请各位报考他们的学校:
如今,大学的招生广告早已不像当年,它们开始走起了奇怪的风格,比如这样:
▲椰树椰汁:明天来我司设计部上班
或者这样:
▲一眼望过去还以为是晋江网的广告
甚至还有写藏头诗的:
总之,现在的大学招生广告,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最让营销君感到有趣又好笑的,还是要属上海交大那一部“山东蓝翔风”的招生广告了。
◆◆◆◆◆
这画风很不上海交大!
广告一开始,就是这种奇怪的画风,旁白像是找了和山东蓝翔同款的播音员,其内容更是有趣:“本科技术哪家强,上海交大在闵行!”“美容美发、汽修、厨师、挖掘机等全球热门专业,我们都没有!”
这则招生广告并不长,但却把学生真正想知道的内容描述得非常详细。学校的硬件设施、专业?讲是讲了,但都不是重点,作为一个坐落于“包邮区”的大学,收发快递的便利性才是重点啊!
于是,上海交大的招生广告,几乎有三分之一都在介绍学校的快递……
而且,广告中关于上海交大的梗也很多,比如学校就是不砍每年都很臭的石楠花、离最近的地铁站相距20公里等等。是不是很“动心”?如果要想知道学校的招生热线?请上网自己搜。
对了,山东蓝翔的广告长这样,是不是觉得惊人地相似:
很多网友看完这则招生广告,都表示:“如果不是没考上600多分,我就报这所可爱的大学了(狗头)。”
但据营销君了解,这部招生广告并非上海交大官方制作,不过他们也在寻找该广告的制作人,学校官微甚至也转发了此广告的首发微博。
这只能说明,虽然该广告并非出自官方之手,但这种有点自黑的方式所产生的反差感,还是让网友们对上海交大增添了不少好感。
的确,经历高考就已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了,报考和选择大学的时候,把气氛弄得活跃一点、轻松一点效果反而会更好。
对于该广告的看法,网络上其实也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这种自黑的方式很新颖,比千篇一律的招生广告有趣多了;一派则认为该广告有损百年老校的形象,不应该提倡。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
有创意的不只是广告人
除了各大学校以外,就连消防队、警察这些平时用不着广告和文案的也纷纷发挥出了他们的创意,拍了一部又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短片。营销君看完真想说,当消防队做起广告来,那可真的没品牌和广告人什么事了。
营销君随便给大家看一则,来自去年江西消防队所拍摄的公益广告,剧情设定是架空的公元119年,两军对峙,定下了“提,拔,握,压”的暗号。
其实,这就是一部以有趣短片的形式,来科普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的公益广告。
品牌做人格化营销不算少见,海尔兄弟、支付宝等都有自己的人格化营销。中国消防也凭借一本正经地解说和反驳影视剧、广告里那些违反消防法的问题,收获了不少粉丝。
警察叔叔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在抖音上开号,拍摄一个比一个悬疑的小短片,以夸张的演技和有趣的剧情来科普民众的防范知识,同样很有意思。
营销君在上面提到的大学、消防队和警察,哪一个在生活中不是一副严肃的画风?
放在以前,民众可能对消防问题、普法知识都不那么重视,严肃的画风也让人看不下去。现在,这些科普知识都换了一种有趣的形式回到大家的视野中,想不注意都难了。
可以看出,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或传播信息的广告很可能是各类机构接下来要研究的重点。现在是大学招生广告开始变得有趣,以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新领域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答于 5 分钟前
成为第16位粉丝
想当年,营销君报考大学的时候,看到的招生广告还都是一板一眼的,厚厚的一本招生指南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各种大学的广告。
随着社交媒体的逐渐发达,大学的招生方式也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但在去年,这些招生广告还很正常,都是请的学长学姐们拍一些正经的宣传照片,邀请各位报考他们的学校:
如今,大学的招生广告早已不像当年,它们开始走起了奇怪的风格,比如这样:
▲椰树椰汁:明天来我司设计部上班
或者这样:
▲一眼望过去还以为是晋江网的广告
甚至还有写藏头诗的:
总之,现在的大学招生广告,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最让营销君感到有趣又好笑的,还是要属上海交大那一部“山东蓝翔风”的招生广告了。
◆◆◆◆◆
这画风很不上海交大!
广告一开始,就是这种奇怪的画风,旁白像是找了和山东蓝翔同款的播音员,其内容更是有趣:“本科技术哪家强,上海交大在闵行!”“美容美发、汽修、厨师、挖掘机等全球热门专业,我们都没有!”
这则招生广告并不长,但却把学生真正想知道的内容描述得非常详细。学校的硬件设施、专业?讲是讲了,但都不是重点,作为一个坐落于“包邮区”的大学,收发快递的便利性才是重点啊!
于是,上海交大的招生广告,几乎有三分之一都在介绍学校的快递……
而且,广告中关于上海交大的梗也很多,比如学校就是不砍每年都很臭的石楠花、离最近的地铁站相距20公里等等。是不是很“动心”?如果要想知道学校的招生热线?请上网自己搜。
对了,山东蓝翔的广告长这样,是不是觉得惊人地相似:
很多网友看完这则招生广告,都表示:“如果不是没考上600多分,我就报这所可爱的大学了(狗头)。”
但据营销君了解,这部招生广告并非上海交大官方制作,不过他们也在寻找该广告的制作人,学校官微甚至也转发了此广告的首发微博。
这只能说明,虽然该广告并非出自官方之手,但这种有点自黑的方式所产生的反差感,还是让网友们对上海交大增添了不少好感。
的确,经历高考就已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了,报考和选择大学的时候,把气氛弄得活跃一点、轻松一点效果反而会更好。
对于该广告的看法,网络上其实也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这种自黑的方式很新颖,比千篇一律的招生广告有趣多了;一派则认为该广告有损百年老校的形象,不应该提倡。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
有创意的不只是广告人
除了各大学校以外,就连消防队、警察这些平时用不着广告和文案的也纷纷发挥出了他们的创意,拍了一部又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短片。营销君看完真想说,当消防队做起广告来,那可真的没品牌和广告人什么事了。
营销君随便给大家看一则,来自去年江西消防队所拍摄的公益广告,剧情设定是架空的公元119年,两军对峙,定下了“提,拔,握,压”的暗号。
其实,这就是一部以有趣短片的形式,来科普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的公益广告。
品牌做人格化营销不算少见,海尔兄弟、支付宝等都有自己的人格化营销。中国消防也凭借一本正经地解说和反驳影视剧、广告里那些违反消防法的问题,收获了不少粉丝。
警察叔叔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在抖音上开号,拍摄一个比一个悬疑的小短片,以夸张的演技和有趣的剧情来科普民众的防范知识,同样很有意思。
营销君在上面提到的大学、消防队和警察,哪一个在生活中不是一副严肃的画风?
放在以前,民众可能对消防问题、普法知识都不那么重视,严肃的画风也让人看不下去。现在,这些科普知识都换了一种有趣的形式回到大家的视野中,想不注意都难了。
可以看出,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或传播信息的广告很可能是各类机构接下来要研究的重点。现在是大学招生广告开始变得有趣,以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新领域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答于 5 分钟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